春夜喜雨 教学设计 (4)

文档属性

名称 春夜喜雨 教学设计 (4)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08 19:13: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春夜喜雨
教学设计
1新设计
1、积累有关春天的诗句。2、指导学生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3、在练习中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
学习古诗的兴趣。
2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作品、创作背景等相关知识,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朗读品味诗歌,感受诗歌艺术手法的魅力。
3、熟读背诵这首诗,培养积累、运用诗文的良好习惯。
3学情分析
七年级古诗教学处于小学与初中知识的融合期,要在小学重视诵读积累的基础上进行深一步的学习,包括了解作者作品的相关知识和作品创作背景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作品的艺术特色等。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了一些诗词大家的基本情况,但对诗词的创作背景比较陌生,影响到对诗词内容的和作者感情的理解。本节课教学在作者及作品、创作背景的介绍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从重点词句入手体会作者思想感情,更深一步理解诗文,并尝试在生活中运用。
4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作者作品,领略诗歌意境,体会作者深沉含蓄的思想感情。培养积累诗文的良好习惯。
难点:对本诗意境的理解。体会作者深沉含蓄的思想感情。
5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谈话激趣 ,提问引入,板题释题
1、从“一年之计在于春”谈到诵春的佳作,提问:“你知道哪些和春天有关的诗句?”
2、引入本节课内容,板题、释题。
活动2【讲授】了解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和作品创作背景,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品读诗歌,巩固有关律诗的知识,感受诗歌艺术手法的魅力。
3、熟读背诵这首诗,培养积累诗文的良好习惯。
活动3【活动】检查预习
1、认读易读错的字
乃(
)潜(
)润(

俱(
)重(
 )锦(

2、提问有关作者的知识
杜甫(712--770)字
,

诗人。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
”,世称“
”。也因曾经做过工部员外郎的官职,因而世人又称他为“
”。其作品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此被称为“
”,他亦被称为“
”。与李白并称为“
”,有《杜工部诗集》。代表作有《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组诗“三吏”“三别”等。
活动4【讲授】品味赏析,朗读体会
1、教师讲解写作背景和思想基础
这首诗是诗人晚年(上元二年春,759年)定居成都西郊浣花溪畔杜甫草堂时所写。
(1)安史之乱前夕,杜甫离开长安回陕西蒲城探亲,却不料爆发安史之乱,他一家人就过流亡生活,如今终于在成都定居,这首诗就反映饱经战患流离之苦的杜甫获得安稳后的喜悦心情和渴望安宁的情怀。(2)中国自古以农兴国,每一个关心人民疾苦的人,无不对各个时节的天气变化给予密切注意,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农民收成的歉与丰,杜甫是一位人民诗人,这首诗也显示出他的这种深湛淳朴的思想感情。
作者获得安宁,又看到喜人的春雨,联想到国家的安宁,百姓的丰收,怎能不喜?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诗人是怎样通过诗的语言形式来表达他的思想感情的。
2、初读感知
(1)听诗文范读。
(2)初步感知:这是一首咏诗,体裁为。题目中哪一个字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3、巩固有关律诗的知识,指导朗读技巧
律诗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四联,本首诗是五言律诗,五言有“二二一”节奏,也有“二一二”节奏,这首诗押的是平水韵中的庚韵,韵脚为:“生、声、明、城”。朗读时韵脚要读得响亮而稍长,读出诗歌的韵味。
4、按音节节奏练习诵读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5、诗文赏析
逐联诵读,在理解重点字词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艺术手法的魅力。
⑴分析首联:
哪个字是诗人对眼前这场春雨的总的评价?好在何处?
明确:是“好”字。因为它“知”时节。还好在什么地方?当春乃发生。
俗话说:“春雨贵如油”,春天正是农作物发育生长的时节,人们是多么盼望雨水从天而降啊,而雨神也好象懂得人们的心思一样,不早不晚,就在这个时节洋洋洒洒下起来了,这真是好雨。雨本无知,可是作者用“知”这个字,用拟人修辞,把无知变有知,这个“知”字用得多么传神啊!
“当春乃发生”什么意思?到了春天就应时而生。
⑵第二联承接上文,这一联就点明了题目中哪个字?
“夜”,进一步表现雨的“好”,那么雨还“好”在何处?
好在悄悄地进入夜中,细细地滋润万物。一个“潜”字写得悄然无声,“潜”是什么意思?什么修辞?本联是从什么角度来写的呢?无声,是从听的角度。这里的一个“潜”字和一个“细”字,历来受到诗评家的高度赞誉,可以看得出来,这两个字是经过精心锤炼的。有时侯,春雨也会伴随冷风,有时候就是伴随狂风,雨夹带着雪,这样的雨当然不会润物了,只会损物,也不会使人“喜”,我们可以看出,老杜笔下的春雨是真正的润物的好雨。那么雨是不是有意让人说它好呢?并不是这样,如果是有意让人说它“好”,那么它就会在白天来,造一点声势,让人看得见、听得清,正是因为春雨有意“润物”却无意让人说它“好”,所以它才悄悄的来,细细地下,不发出一点声音,既不妨碍人们的工作、劳动,连人们的睡眠也不影响,这是多么“好”的雨啊。有什么功能?润物功能,这就把“好”字落在了实处。更进一步,不光润物,还品德高尚。
⑶“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这两句和“喜雨”这个主题有关系吗?
当然有关系。雨这样好,当然希望它能下透彻,倘若只下一小会,那“润物”也很不彻底,诗人正是抓住这一点,写下了第三联,只有十个字,便画出了一幅色彩鲜明、形象生动的春江夜雨图。只不过换了一个写雨的角度罢了,上联是从听觉来写雨的润物功能,而本联则从什么角度来写?是从视觉来表现雨意浓厚,从哪里可以看出雨意浓厚呢?野径云俱黑,
本来是夜晚,云黑怎能看得见,当然是船火的照耀下才看见的,所以,作者用“俱黑”对“独明”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在一片漆黑之中,只有那一星火光是明亮的,此外就什么都看不清了,小路辨不清楚,连江面也看不清,天空里全是黑沉沉的乌云,作者既是以火见云黑,更是以火反衬云的黑。
⑷“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晓”是什么意思,就是早晨,到早晨了吗?还没有,那么这两句就只能是诗人的想象了。诗人想象明天早晨将会是什么样的?花团锦簇,万紫千红,这一联不写雨了,写花的美丽了,还和喜雨主题有关系吗?是不是诗人离题了?你如何理解?
明确:这一联表面上写花,实际上还是写雨过天晴的好,由于雨的滋润,花才这样美丽;而写花也并不局限于花,只是用花来代表被雨滋润着的万物。
这一联你认为作者哪个字用得贴切,生动?
明确:上句用了一个“湿”字,表现花朵带雨的姿态,下句再用一个“重”字,刻画了水珠沾在花瓣上颤动欲滴的情景,同时,这个“重”字又与第二联中的“细”互相照应,因为花重乃细雨滋润所致,如果是骤雨,只能是花红满地,落英缤纷了。整个锦官城都是花的海洋一般,展开联想吧,田地里的禾苗呢?山上的树木呢?所有的大自然的一切不都是欣欣向荣吗?
活动5【活动】合作交流探究
1、疏通诗意。
2、理解填空我能行!
3、合作交流。
活动6【活动】总结巩固
1、细雨“喜”在何处?
2、本诗的艺术特点有哪些?
3、你能背出这首诗吗?
4、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怎样概括?
活动7【练习】随机拓展练习
1、你还知道哪些和“雨”有关的诗句
2、你能借用古人的诗句来赞美下面事物吗?
庐山
柳树:
小草:
春雨:
3、在横线上填上适当的动物或植物名。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出墙来。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少一人。
枯—老树昏—,小桥流水人家。
儿童急走追——,飞入——无处寻。
4、下列诗句写的是哪个季节?(选择性练习)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5、给下列古诗填上表示颜色的词。(选择性练习)
遥望洞庭山水(),()银盘里一()螺。
日出江花()胜火,春来江水()如()。
千里莺啼()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接天莲叶无穷(),映日荷花别样()。
6、积累应用(选择性练习)
(1)、当我们回忆母爱时,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里的诗句“。”
(2)、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3)、有时候,我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楚,这就是宋代诗人苏轼的《》中的诗句“”。
(4)、即将告别母校的老师和同学。我们自然会想到送别诗“海内存知己,”和“劝君更尽一杯酒,”的诗句。
(5)、李白送别孟浩然时写下了“孤帆远影碧空尽,”,表达了离别之情。送别好友汪伦时,他还写下了“,”的诗句。
活动8【作业】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2.搜集积累有关描写春雨的诗句,并与同学交流.
3、课外阅读杜甫的其他作品,进一步了解诗人及作品特点
活动9【活动】教师导学寄语
学习古诗要学会: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
、多诵读、悟诗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