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园不值 教学设计 (2)

文档属性

名称 游园不值 教学设计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08 19:22: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游园不值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利用各种方法学习诗句,体会感情,体验作者的创作过程,感受诗文的意境。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热爱生活的情感。
2学情分析
七年的的学生学习诗歌的热情不是很高,要想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都能够参与到学习中去。
3重点难点
在朗读的基础上理解内容与体会诗歌境。
体会作者情感的变化。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游园不值
同学们古诗是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的一颗闪亮的明珠,每首古诗都是一幅绚丽多彩的画,一曲婉转动听的歌,一直绵延不绝。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一首叶绍翁的描写春天的古诗《游园不值》。诗人在春暖花开的时节去朋友园中赏春,可是天公不作美,柴门紧锁,失望之际,诗人无意间望见了伸出墙外的一枝红杏,心中有所感悟写下了《游园不值》这首诗,今天我们一同来欣赏它。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活动2【讲授】游园不值
1、初读(借助拼音,读通诗句,划节拍。)
2、学习古诗的方法。
(1)、知诗人,解诗题。
(2)、抓字眼,晓诗意。
(3)、入诗境,悟诗情。
3、知诗人,解诗题。
(1)、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认识作者。
教师明确:叶绍翁
,南宋中期诗人,字嗣宗,号靖逸,处州龙泉人。祖籍建安(今福建建瓯),本姓李,后嗣于龙泉(今属浙江丽水)叶氏。生卒年不详。曾任朝廷小官。其学出自叶适,他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真德秀交往甚密,与葛天民互相酬唱。有《四朝闻见录》五卷,诗多散佚,仅《江湖小集》中存《靖逸小板》一卷。21教育网
(2)同桌合作,根据注释解诗题。
教师明确:“不值”,没有遇到。诗人指游园却没有进园门。
4、抓字眼,晓诗意。
(小组合作,根据注释了解诗意。)
(1)学生做“小扣”动作;
教师板书“木屐”“苍苔”“柴门”
小结:这首诗前两句写诗人小扣柴门,而“不开”,想到“怜屐齿应苍苔”此时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失望之际,诗人无意间看见了伸出墙外的一枝红杏,想到“满园春”,此时诗人的心情又是怎样的?整首诗应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呢?21cnjy.com
(2)品读(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5、入诗境,悟诗情。
明白了诗意,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
(1)、“怜苍苔”主人仅仅是喜欢苍苔吗?对,主人不仅仅是怜苍苔,也是怜春天。老师也希望你们热爱春天,爱春天的一草一木。21·cn·jy·com
(2)、“小扣”?(作者不仅扣出了对主人的尊敬,也扣出了对春天的热爱。老师也希望你们做个有礼貌的孩子。)www.21-cn-jy.com
(3)、“一枝红杏”而不是“数枝”?(一枝红杏就代表春天来了,这是一种以小见大,以偏概全的写作方法。)2·1·c·n·j·y
(4)、诗人虽然没有看见满园春色,但仍是满腔喜悦。请同学们给这个园子起个美丽的名字;此刻,你就是这枝红杏,你伸出了墙有什么感觉?看见了什么?再回头望望园子里,你又看见了什么?【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小结:是啊,心有多大,园子就有多大,心有多美,园子就有多美。听了你们的描述,老师也仿佛置身于那桃红柳绿、姹紫嫣红美景中了。21·世纪
教育网
(三)体会“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的深刻意蕴
刚才,我们和诗人叶绍翁一样,插上了想象的翅膀,联想了满园的春色。同学们,是什么唤起了我们对满园春色的联想?www-2-1-cnjy-com
再指导读《游园不值》最后两句。
其实,这两句诗,诗人含蓄地告诉了我们,一切新生事物,是任何力量都阻挡不了的。
(四)小结:
师总结:今天我们赏析了古代诗人笔下描写春光的佳句,使得我们大家顿时觉得我们的生活中春意盎然!作者看花虽然进不了门,但他感受到春天的美好。2-1-c-n-j-y
活动3【练习】游园不值
(五)
课外延伸:春色是多少古代文人墨客笔下不息的主题,请大家拿出课前搜集的古诗共同欣赏。
活动4【作业】游园不值
(六)作业:
1、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题诗作画。
2、背诵、默写《游园不值》。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