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堂课 课件+教案 (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堂课 课件+教案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08 19:43:40

文档简介

第一堂课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体会作品中人物的情感。
2.整体把握课文,分析人物形象,了解人物描写的方法。
3.理解小说的主题,领会小说所表现的强烈爱国主义情感。
2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处于世界观、思想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并且开始逐步放宽视野,提高思想境界,有公民意识和民族意识。北师大版的《第一堂课》是老舍先生作品的一个选段,写的是在国家危亡,国土沦陷时,沦为亡国奴的人们的悲痛情感,表现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感人肺腑。学习这一课可以激发中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他们的国家和民族意识,对新时代下的中学生如何去爱国有极大的教育意义。
3重点难点
重点:1.整体把握课文,分析人物形象,了解人物描写的方法。
2.理解小说的主题,领会小说所表现的强烈爱国主义情感。
难点:1.体会作品中人物的情感。
2.整体把握课文,分析人物形象,了解人物描写的方法。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第一堂课
在《最后一课》中,我们学习到了两位平凡的人物——哈默尔先生和小弗朗茨,他们在国土沦陷时表现出的强烈爱国主义情感深深地拨动了我们的心弦。而我们中华民族在国家存亡的危机时刻,祁瑞宣老师也上了一堂课,这一堂课是什么内容,表现出的情感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老舍先生的《第一堂课》。
活动2【讲授】第一堂课
一、走进作者
二、了解作品
三、检查生词
四、设疑自探
这节课我们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大家先一起读一下。(读毕)给大家2分钟的时间快速阅读本篇课文,边读边思考,看看你能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2分钟后)请同学们提出你认为有价值的问题。经过引导和梳理、归纳,问题有1.怎样理解第一堂课?2.文章中人物的情感状态怎样?3.祁瑞宣的人物形象和描写方法?4.小说的主题 。然后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跳读,以圈点批注的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时间3分钟
五、解疑合探
下面同学们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在组内交流你的答案,并且讨论你没有解决的问题。组长做好分工和记录。时间5分钟。(讨论完毕后)随机挑小组口头展示本组讨论的结果,然后其它小组进行评论和补充。
活动3【活动】第一堂课
一、拓展延伸
话题讨论——谈谈你对爱国的理解,作为一名中学生该怎样以实际行动去爱国。
二、学科代表总结发言
活动4【作业】第一堂课
1.将《最后一课》与《第一堂课》进行宏观比较。(从作家、背景、中心感情、描写方法、写作手法等)
2.摘抄有关爱国的格言名句。
课件11张PPT。第一堂课老舍老舍(1899—1966)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小说家、戏剧家。抗战爆发后,投入主要精力组织广大文艺工作者参加抗日宣传活动,并坚持创作,写有多部以抗日为题材的作品。解放后历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称号。“文革”开始时因受迫害而死。
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
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这篇文章选自《四世同堂》,小说在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平沦陷的时代背景下,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为主线,形象、真切地描绘了以小羊圈胡同住户为代表的各个阶层、各色人等的荣辱浮沉、生丝存亡。作品记叙了北平沦陷后的畸形世态中,日寇铁蹄下广大平民的悲惨遭遇,那一派古老、宁静生活被打破后的不安、惶惑与震撼,狠狠地鞭挞了附敌作恶者的丑恶灵魂,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的残暴罪行,更反映出百姓们面对敌人奋起反抗的英勇无畏,讴歌、弘扬了中国人民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贞高尚的民族气节。
管辖发颤绊装聋卖傻咳嗽耻辱迷迷糊糊chànsouchǐrǔ利落luo堵塞sèxiábàn1.体会作品中人物的情感。
2.整体把握课文,分析人物形象,了解人物描写的方法。
3.理解小说的主题,领会小说所表现的强烈爱国主义情感。
学习目标设疑自探 请同学们快速阅读课文,想一想,可以提出哪些有价值的问题?时间2分钟。解疑合探要求:
1、小组长认真负责,确保人人参与。
2、激情投入,体验合作学习的快乐。
3、①时间5分钟。
②作好记录。
结束后,随机在小组内抽1人,代表全组进行展示。展示后再由其它小组的代表进行说明。请学科代表总结发言作业 1.将《最后一课》与《第一堂课》进行宏观比较。(从作家、背景、中心感情、描写方法、写作手法等)
2.摘抄有关爱国的格言名句。作业 1.将《最后一课》与《第一堂课》进行宏观比较。(从作家、背景、中心感情、描写方法、写作手法等)
2.摘抄有关爱国的格言名句。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