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过零丁洋 教学设计 (2)

文档属性

名称 6.过零丁洋 教学设计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08 20:05: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过零丁洋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抒发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感受文天祥为正义而献身的崇高气节。
2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古代诗歌的学习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能够通过自己的阅读、品析,感悟诗歌意境,体会诗文中所蕴含的情感。对于诗歌的朗诵也有一定的基础,只是平时缺乏专门的训练,在朗诵的技巧和表现力上有很大的不足。
3重点难点
1.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这首诗。
2.理解诗歌内容,感受文天祥宁死不屈的高尚情操。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歌曲导入,营造气氛。
(师生同唱歌曲《精忠报国》。营造爱国氛围)
一曲《精忠报国》唱出了岳飞的拳拳爱国之心;一首《过零丁洋》更是写尽了文天祥的赤胆忠心。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用心聆听他的爱国心曲。
活动2【导入】二、预习成果,学生展示。
1.学生1介绍作者的相关知识。
2.学生2介绍相关的背景知识。
3.教师补充相关的资料。
(《过零丁洋》作于1279年,即文天祥被元军所俘的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当时,元军统帅张弘范逼迫文天祥写信,招降宋朝正在海上坚持抵抗的将领张世杰,文天祥坚决拒绝,并写了这首诗作为回答。这首诗为作者誓死明志而作,是一首大义凛然的正气歌,饱含着作者的爱国主义激情。)
活动3【活动】三、朗读诗歌,整体感知。
1.教师指导朗读。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这是首七言律诗,韵脚拉长。最后两句节奏要放慢,声音要大,要重读。)
2.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注意读出诗的节奏。)
3.指名朗读诗歌,学生评价读得怎么样。
4.齐读诗歌。
活动4【活动】四、疏通文意,品味诗味。
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理解诗歌内容。(同桌互相翻译给对方听,划出不懂的地方,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检查学生的疏通情况。
布置学生再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
1.首联回顾了那些经历?
2.那一联将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效果?
3.颈联中的“惶恐”和“零丁”有双层含义,请谈谈有哪两层含义。颈联曾被人们视为这首诗的千古奇对,你们能说说它奇在哪里吗?
4.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生思考,师生交流,然后明确:
1.一是读经书入仕途(状元出身);二是起兵抗元,战斗了四年。
2.颔联: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用了比喻。将国家与个人比作柳絮与浮萍,国家没了,自己无依无靠,很形象地写出了自己的孤苦无依。
3.一是两个地名,另一层意思心情,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诗人将地名与自己的感受结合起来,巧妙地用在诗句当中,仿佛这两个地方就是诗人的写照,也有了与诗人一样的感情。
4.表明诗人舍生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表现了他的民族气节。这句话表达了作者为国捐躯的的壮志,闪耀着爱国主义光芒,揭示了诗歌主旨。
板书设计:
过零丁洋:精神、气节
文天祥:胸怀天下视死如归大义凛然坚强不屈
活动5【活动】五、背诵诗歌。
1.散背。
2.指名背。
3.齐背。
活动6【活动】六、拓展
纵观历史长河,英雄辈出,你知道中国历史上还有哪些“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人物的事例吗?你还知道哪些像“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样透着铮铮骨气的诗句?整理到作业本上。
整理如下:
1.蔺相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苏武执汉节牧羊十九年;岳飞精忠报国,最终死在风波亭上;朱自清宁可饿死也不吃美国的救济粮;刘胡兰在敌人铡刀下慷慨就义。
2.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明·于谦《石灰吟》)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宋·郑思肖《画菊》)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宋·李清照《乌江》)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徐悲鸿)
活动7【作业】七、作业
积累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
寥落()干戈()零丁()惶恐()
2.解词。
(1)干戈:
(2)汗青:
3.《过零丁洋》选自(),作者是(),字(),又字(),
()朝爱国诗人。
4.诗句的运用。
(1)诗中比喻飘摇不定的南宋朝廷的诗句是()。
(2)用带有感彩的地名自然相对的句子是(),()。
(3)表明自己以死明志、舍身取义的决心,堪称千古传颂的名句是(),()。
阅读品味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5.“辛苦遭逢起一经”中的“一经”指的是()。
6.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过零丁洋》是一首七言律诗,四联八句,全诗押ing韵。
B.《过零丁洋》里多用对偶句,如“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和“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对仗极为工整。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明自己以死明志、舍身取义的决心,,全诗透露出作者内心的恐惧和对前途的迷茫。
7.首联回顾了作者的那些经历?
8.那一联将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联?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9.颈联中的“惶恐”和“零丁”有双层含义,请谈谈有哪两层含义。
10.尾联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后人有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