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堂课 教学设计 (2)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堂课 教学设计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08 19:17: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堂课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了解相关文学常识及作品背景
2、品析小说中刻画人物的几种手法
3、体会作品中人物的悲痛情绪和爱国感情
2学情分析
这是七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对于七年级的学生,理解能力有限,对于作者的感情只能让学生在读中慢慢品悟和感知,所以在安排教法时考虑到学生的这种学情特点。
3重点难点
重点:品析小说中刻画人物的几种手法
难点:体会作品中人物的悲痛情绪和爱国感情
4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见到从课堂上逃走的老师吗?是什么导致这位老师对课堂的恐惧呢?今天让给让我们走近这位主人公,感受他复杂的内心世界和情感。
板书
第一堂课
二、了解作品背景和作者常识
1、先让我们走近这位伟大的作家——老舍,谁能把横线上空缺的内容补充出来?
老舍(1899~1966),中国现代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原名___,字__,满族,北京人。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_____”的称号。代表作有长篇小说《____》、《____》等,话剧《____》、《____》。
“文革”开始时因受迫害而死。
2、下面来看一段知识链接:
《四世同堂》一九三七年“七 七事变”之后,侵华日军的铁蹄践踏着古老的北京城。故事描写的是小羊圈胡同的十几户居民的生活。身为四世之尊的祁老太爷是一个倔强、正直,令人尊重的长者。儿子祁天佑是一个正派的生意人,结果反被日本人逼得投河自尽。长孙祁瑞宣,是一位中学英文教师,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也不为日寇做事,同贤妻韵梅维持一家老小生计。次孙祁瑞丰当了汉奸。三孙祁瑞全出城当了八路军。祁老太爷的曾孙小妞妞在日本投降前夕被活活饿死。(小羊圈胡同的其他人或抗争、或被出卖,弄得家破人亡;或苟且偷生,认贼做父;有人被屠杀,有人被逼疯……这条胡同发生的一切,成为中华民族英勇不屈的缩影。)(老师补充)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便是关于这一四世同堂中长孙祁瑞宣老师的描写和刻画。板书:祁瑞宣老师
三、整体把握课文内容。让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后提问。
1、整体感知:本文描写了北平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后,某学校祁瑞宣老师上第一堂课的情景,表现了他仇恨敌人,却无法反抗的痛苦。
2、理清思路(提问学生回答)
第一部分(1):描写了日军入侵后瑞宣老师上课前的反常表现。
第二部分(2——6):描写了上课时的课堂气氛和人物情绪,表现了人物的痛苦与无奈。
你能用几个凝练的字词概括祁瑞宣老师这节课的情节吗?
板书
情节
:惧课——上课——逃课
四、品读课文
问题探究:请你从文中找出表现祁瑞宣老师亡国苦痛心情的句子,并分析属于祁瑞宣老师哪一个方面的描写,你能从此处描写中读出什么呢?
温馨提示:
我找出的句子是(
),我认为这是对祁瑞宣老师的(
)描写,我从中读出(
)。
重点指导朗读心理描写。学生在找出细节并分析之后让他带着这样的语气和情感把句子读出来。
神态描写:
(老师)沉重
茫然
无奈
(学生)严肃
低沉(穿插品析句子“民族的春花也都变成了木头”)
心理描写:矛盾
痛苦
耻辱(指导朗读:由第三人称变换为第一人称,低沉、悲凉。“抵抗敌人”要读出“愤怒”,“装聋卖傻的教书”要读出“强烈的谴责”,“亡国的耻辱”要读出“哭腔”。)
动作描写:沉重
木然
无助
语言描写:断续
压抑
沉痛
(穿插品析句子“真正的苦痛是说不出来的
情感:痛苦
耻辱
五、课堂小结
这篇文章,通篇写到了祁老师痛苦、不知所措,通过学习课文,我们知道祁老师内心之所以痛苦的最深层的原因:身陷沦陷区,面对民族的巨大耻辱,他为自己无所作为而感到羞耻。这是亡国奴的痛苦,这是深沉的爱国情怀。
板书
情感:痛苦
耻辱
爱国
六、文思飞扬:
假如你是瑞宣老师的学生,当听到老师说“今天不上课了,明天再上”,你有什么想法?文中写到“大家的眼失望地追着他”,一个“追”字是一份信任,一个盼望,一种急切的心情,请你发挥想象把想法写出来与同学分享。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并给与评价和总结:同学们,你们知道吗?上完第一堂课的祁老师真的像你们所希望的那样,课堂上,他把精心挑选充满爱国热忱的文学教材给学生阅读,他利用每一堂课鼓励学生要坚强保国,他俨然把课堂当作了向敌人进攻的阵地!甚至,你们知道吗?当他全身心投入到抗日热潮中的时候,他的女儿妞妞却徘徊在生死边缘,此时此刻,我们真的要为有这样的老师而感到骄傲和自豪,我们想说:祁老师,您是好样的!
七、拓展。
结合时政教育学生爱国:“钓鱼岛事件”,日本再次肆意挑衅中国,而且气焰嚣张,但中国人是不会怕他的!因为今天已不是1840,也不是1894,更不是1937,而是2014年崛起蓬勃向上的新中国,我们要对日本说:“我们是不会让你得逞的!”
同学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爱国是一种崇高的思想品质。同学们,让我们从热爱母语开始,从上好每一节语文课开始,拿出自己的实际行动,做一名真正的爱国青年吧!让我们大声诵出周恩来总理少时的远大志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