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人的故事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体会作者豪迈的革命情怀。
2.借喻、借代的修辞方法及其作用。
过程与方法
在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朗读诗歌,读出气势,读出感情,直至熟练背诵。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陈毅同志为革命献身的视死如归的壮烈情怀和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
2学情分析
《梅岭三章》是由三首七言绝句组成的一组现代诗,是以旧诗形式抒写现代革命情怀的成功范例。因此,学生通过这组诗的学习,既能学到诗歌方面的知识,又能够受到革命精神的熏陶。《梅岭三章》一直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基本篇目,在诗歌教学这一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七年级学生对诗歌的赏读基本停留在熟读、背诵的基础阶段,对诗歌内涵情感的把握还需长期的锻炼。这堂课是比较深入的解读诗歌的示范,希望对学生今后学习诗歌有帮助。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在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朗读诗歌,读出气势,读出感情。
2、体会作者为革命献身的视死如归的壮烈情怀和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
教学难点:赏析多种修辞方法在诗中的运用。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激情导入
老师讲述陈毅智斗黒田佐夫的的故事,引起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陈毅元帅戎马一生又酷爱文学,被誉为“元帅诗人”。郭沫若在《赠陈毅同志》一诗中这样评价他:“一柱天南百战身;将军本色是诗人”。它曾在生死攸关的时刻,视死如归,写下过铁骨铮铮的“绝命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梅岭三章》。
活动2【活动】诵读感知
(一)朗读课文
1、出示朗读要求,教师配乐范读。
2、学生试读。
3、指名读。
学生朗读过程中,教师相机指导重点字读音,朗读节奏等。
活动3【讲授】赏析感悟
疏通小序
自读,利用课后注释疏通小序意思。
学生口译小序,教师补充资料,问:小序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点明创作背景。三首诗写作的时间、地点、缘由。感知当时的必死处境。
1.引导学生分析第一首诗
(1)“断头今日意如何”这句诗在第一首诗歌中起什么作用?倒装句式的使用有什么作用?
明确:“断头今日”即“今日断头”的倒装,前置强调“断头”,表现出诗人感觉到了必死的险恶处境,并且能够英勇地面对。
整句诗用了一个设问句,问自己在必死的险恶处境中“意如何”即“想什么”,而下面三句都是诗人的回答,所以这句诗统领整首诗。
(2)第四句中的“斩”字的能否换成“打”或其他字?
明确:不能换,因为“斩”有力度,有强度,更能表现出革命者的神勇。
(3)“旌旗”原意是旗帜,诗中指部队,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
(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总结第一首诗英勇面对险境——继续战斗,虽死不渝。
活动4【活动】小组合作,赏析第二、第三首诗,展示探究成果。
学生小组合作,理解两首诗,教师明确:解读角度可参照第一首诗的解读方法,分别从字、词、句、修辞、情感等方面入手。每个小组选出一名发言同学展示探究成果,小组成员要接受老师和同学的相关提问。每解读完一首诗,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朗读。
学生可能展示成果。
(l)“南国烽烟正十年”表述出回首十年的革命战争,其中所含的感情和第一首中的“创业艰难百战多”大致相同,即虽然经历了十年的激烈战斗仍未打败敌人的憾恨。
(2)“国门悬”的典故运用有什么样的表现力量?
第二句用了春秋时的典故,伍子胥为吴将,屡建战功。他先劝吴王乘打败越国之机灭掉越,未被采纳;后又劝吴王攻越,要他警惕越王勾践复仇,吴王听信谗言,逼他自杀。伍子胥临死前说:“把我的眼珠挖出来挂在吴国的东门上,我要亲眼看着越国灭吴。”后来吴国果真被越灭了。
陈毅用这个典故,表现的是自己关心革命、死不瞑目,要亲眼看着同志们取得战斗的胜利,敌人怎样失败。
(3)三、四两句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这两句诗激励同志们英勇战斗,奋勇杀敌,诗人热切地盼望胜利,盼望战友们频传捷报。
(4)“烽烟”用了借代的修辞方法,它原指边境报警的烟火,诗中指战争。
(5)小结第二首诗。
回首革命战争——死不瞑目,激励后死者奋勇杀敌,频传捷报。
3.第三首诗(l)一、二两句诗的含义。
表现作者把全部身心献给了革命——投身革命即为家。
“血雨腥风”指反动派对革命的镇压,用了借喻的修辞手法。诗人预言反动派的统治应该有个尽头。
(2)“取义成仁”表现出诗人在险恶的处境下决心为真理为革命而英勇牺牲。“人间遍种自由花”。诗人预言革命理想终将实现,表现了坚定的革命信念。(3)第三首诗中用到的修辞方法。
“取义成仁”是“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缩语,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
“自由花”是作者虚构的花名,用借喻的修辞方法,表现革命理想的实现及幸福美好的生活。
(4)小结第三首诗。
思绪驰向未来——理想终将实现,坚定乐观。
4.理解“断头今日意如何?”不仅领起第一首诗,而且统领全篇。
5.三首诗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三首诗的小给来讲解三首诗之间的关系是:回环递进,酣畅淋漓。
重点突破:区别借代和借喻两种修辞手法,明确概念、区别。
活动5【活动】拓展延伸
还有许多仁人志士为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抛头、洒热血,同样留下了不朽的诗篇。出示陈然的《我的自白书》,和学生一起诵读,感受革命者的献身精神
我的自白书
陈然
任脚下响着沉重的铁镣,
任你把皮鞭举得高高,
我不需要什么自白,
哪怕胸口对着带血的刺刀!
人,不能低下高贵的头,
只有怕死鬼才乞求“自由”;
毒刑拷打算得了什么?
死亡也无法叫我开口!
对着死亡我放声大笑,
魔鬼的宫殿在笑声中动摇;
这就是我——一个共产党员的自白,
高唱凯歌埋葬蒋家王朝。
每年的四月四日是清明节,每年的这个时候,许多人都到烈士陵园献花圈,如果我们去扫墓你最想对烈士们说些什么?
(展示练笔成果)
最后我让大家带着对烈士的敬意和感激之情再次朗读三首诗。
活动6【作业】作业
1、背诵、默写《梅岭三章》。
2、搜集、积累爱国诗句,至少三首。
活动7【活动】板书
梅岭三章
陈毅
创作背景
必死处境
面对险境
继续战斗
虽死不渝
回首革命
死不暝目
激励同志
回环递进
追溯革命
实现理想
坚定乐观
酣畅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