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过零丁洋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过零丁洋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08 20:17:24

文档简介

6.过零丁洋 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本节课我将从以下四个环节设计我的教学。
读零丁——说零丁——解零丁——写零丁
学情分析:
学生对经过科举取仕后做官比较理解,但为什么把做官说是“遭遇”却不理解。可通过做官后的遭遇理解。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的理解有困难。
为什么把文天祥尊称为“民族英雄”学生理解有困难。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有关文学常识,朗读诗歌,理解诗意,背诵这首诗。
2、体会诗歌词句的妙处,领会诗歌主旨。
3、感受理解文天祥高尚的民族气节和诚挚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结合“零丁”一词了解诗意及主旨。
教学难点:领会文天祥高尚的民族气节和诚挚的爱国情怀。
教学过程:
导语: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文天祥的七言律诗《过零丁洋》学习本文我们要了解文天祥是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写了这首诗?通过诗句的理解和文本探究了解他是个什么样的人?这首是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我们应向他学习些什么?最后能把他的这首诗背下来。
(板书题目,板书1、“作者?” 2、“背景?”3、“每一句诗是啥意思?”4、“他是什么样的人?”5、“表达的情怀是什么?”6、“向他学习些什么?”7、别忘了背诵。)。
一、读“零丁”之诗
1、题目中“零丁”又是什么意思呢?——地名零丁洋。
整体意思——文天祥路过零丁洋。
此时的文天祥为何会在零丁洋呢?——学生结合注释会回答“不是”,作者此时被元军俘获,是作为俘虏押解路过零丁洋的。
2、由此可见,此时的文天祥成为阶下囚,心情自然是零丁的、痛苦的。
诗是在这样的境遇中创作的。那么这首诗该用怎样的感情,语调去读呢?——应该读出无比沉痛的感情,一种深深的悲凉,一种孤苦伶仃。
3、你们觉得整首诗都是这样的基调吗?——不是,诗的尾联应该读出一种高亢激昂的感情,不应再有“零丁”之感。
4、根据刚才的分析我们来读一读。
(一)范读。(采用多媒体画面配乐朗诵。学生静静地欣赏,并正音正字,正确把握诗句的朗读节奏。(多媒体展示朗读节奏)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二)指导学生朗读。
1、请四位同学分别朗读诗,大家评议(指导学生从节奏、咬字、感情、重音等方面来评价,最后两句要节奏放慢但要大声。)
设计意图:初读感知诗情。
2、全班齐读。
二、解“零丁”之意
1、一个“零丁”牵出文天祥的惶恐路,更道出了文天祥的零丁情,究竟是怎样的惶恐路,又是怎样的零丁情呢。在这首诗中文天祥到底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呢,请同学们,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分析?
2、预设分析过程:多媒体出示各联注解。(指名学生在讲台前讲解,并提部分问题)
(1).首联:(问题)为什么被选拔做官,说成是“遭遇”? “干戈”是什么?这里指什么?“寥落”是什么意思?“四周星”是指什么?(诗句意思)辛辛苦苦的读经书,科举考试的中,被选拔做官。如今挺身抗敌的人越来越少,我在艰难的时局中度过了四年。
(2).颔联:(问题)山河为什么“破碎”?“飘絮有什么特点?“身世”是指什么?图中的浮萍有什么特点?(诗句意思)大好山河支离破碎,就像风中飘浮的柳絮。个人命运如风吹雨打的浮萍,无所依托。
(3.)颈联:(问题)前一个“惶恐”与后一个“惶恐”是不是同一个意思?前一个“零丁”与后一个“零丁”有什么区别?(诗句意思)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忧惧不安;漂浮在零丁洋,深感孤苦零丁。
(4).尾联:(问题)“丹心”与“汗青”分别指什么?他的话是什么意思?(诗句意思)自古以来谁能够长生不死,我愿意将一片爱国的丹心永留史册。他视死如归,舍生取义,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有着不屈的精神与气魄。
总结:真让人感到悲伤,悲痛,悲愤,悲壮。
3、很愉快的解说,让老师领略了同学们大胆的想象,敏捷的思维,严谨的用词。有了这些强大的支持,老师对下一个环节就更有信心了。
设计意图:明确诗歌主旨。
三、说“零丁”之事
幻灯片出示故事,总结板书——再读诗歌。
设计意图:了解诗人资料,创作背景同时明了诗歌意思。
1、我们知道,此时的文天祥已成为阶下囚,但还有好多事情未能完成,说不上何时就将走上刑场。现在我想化身文天祥把自己的一生记录下来,以示后人。请同学们帮我把“我的故事”补说完整。
小组分工合作,提示:分工明确,结合注释及各联诗句。
四、写“零丁”之人
1、我们了解了文天祥的惶恐路和零丁情。让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也不禁为之动容。我们是不是也该写点什么了呢?老师渴望你们如诗的语言。
示例:
在“零丁”中我感受到国破家亡的文天祥就像风中的柳絮,四下飘散,没有归依。
在“零丁”中我感受到国破家亡的文天祥就像_______________。
2、针对仿写进行总结,老师折服于同学们睿智的头脑。你们用如诗的语言再次触摸了文天祥的灵魂——再读诗歌为自己喝彩。(酌情背诵)
设计意图:升华学生情感,训练写作能力。
结语:同学们,“零丁”是一种境遇,他可以让人困惑,可以让人麻木,可以让人消沉,但“零丁”更是一种使人涅槃的动力。正如文天祥在狱中所作的《正气歌》所说的“天地之间有正气”同时化用现在比较流行的一个词希望同学们都能成为一个具有“正能量”的人。
检测:(多媒体展示,学生口述)
1、走进作者:《过零丁洋》作者是 , (朝代)末年伟大的民族英雄和诗人,字 、 ,号文山。本诗是一首 言 。
2、理解重点词语:
遭逢: 干戈: 寥落: 风飘絮: 身世: 惶恐: 零丁: 汗青:
3、诗中巧借地名,写出了形势险恶和境况孤苦的句子是:(         )。
4、诗中激励人心的议论表现诗人高尚爱国情操和舍生取义的生死观的诗句是(   )。
5、《过零丁洋》中以比喻的手法暗示国家与个人命运的变化的句子是:( )。
作业:课后查阅欣赏文天祥的《正气歌》。体会一下文天祥那一身浩然正气。
板书: 首联 出仕做官 英勇抗争 先个人后国家
颔联 山河破碎 命运起伏 先国家后个人

颈联 惶恐不安 孤苦伶仃 个人感受
尾联 以死明志 誓死报国 个人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