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嘲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区分古体诗和古诗。
2、了解作者的文学常识和本诗的写作背景。
3、理解诗意、特别是名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4、通过对诗歌的鉴赏,感受作者的伟岸和温情。
2学情分析
《自嘲》作为现代人写的旧体诗,很有意思。旧体诗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出现的一个新名词,也是一个中国文学改革时代的小小缩影。学习这节课,首先要帮助学生区别旧体诗和古诗,再适当的补充一些优秀的旧体诗,引导学生赏析。
通过初中阶段对鲁迅作品的学习,学生了解了鲁迅弃医从文的经历,知道了鲁迅的写作目的(唤醒麻木的国民、“以引起疗救的注意”等)。这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对鲁迅诗歌的鉴赏,理解作者自嘲和解嘲的思想感情,感受作者的傲岸和温情。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理解诗意、特别是名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了解诗中典故以及用典修辞手法的作用。
2、通过对诗歌的鉴赏,感受作者的伟岸和温情。
教学难点:1、理解诗意、特别是名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2、“嘲”字是如何贯穿全诗的。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语
鲁迅的杂文,纵横捭阖,嬉笑怒骂;鲁迅的小说,以深刻的启蒙思想来唤醒麻木的国民,我们可以看到他丰富的精神世界。鲁迅不仅小说、杂文写得好,他的旧体诗也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鲁迅诗现共存79首,其中旧体诗63首。
我们先来感受他的旧体诗《惯于长夜过春时》: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1931年作左联的柔石等七位青年作家被杀于上海龙华监狱,鲁迅听到这个消息,写了上面这首七律。我们从诗的意境中感受到鲁迅那冲天的悲愤,并且深深地被其感染。
鲁迅的旧体诗,充满了丰富的情感,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那什么是旧体诗呢?
旧体诗是中国现代文学术语。也称旧体诗词或简称旧诗。是五四文学革命兴起之后,对中国传统的格律极严的诗体,包括五七言绝句、五七言律诗等多种体式的一种通称。一是指新诗出现以前,自《诗经》以来的辞赋、古风、律绝、词曲等,与“古典诗歌”的意思相近。二是指新诗诞生后,现代人用古典诗歌的形式创作的主要表现现代人生活和情感的诗歌作品。本首诗自然是第二种。
活动2【讲授】整体感知
按内容鲁迅是怎样结构全诗的?
一般情况下,“自嘲”的诗按所写内容分为“嘲自”和“解嘲”两部分。这首七律诗也如是。前四句为自嘲,后四句为解嘲。
活动3【讲授】局部探微
1、嘲自部分
(1)一、二句的写法及内容:
“运交华盖欲何求”是反问句,意思是:既然交上了华盖运,还能有什么要求呢?“未敢翻身已碰头”,意思是:未敢动一动,却已碰到了头。暗示当时“文禁如毛,缇骑遍地”的白色恐怖的险恶,专制势力的猖獗。
(2)三、四两句选择了怎样的生活片断来“嘲自”?
“破帽遮颜过闹市”道出了自己的形容和闹市的污浊讨厌;“漏船载酒泛中流”一句,是说,自己现在的处境像是载着酒的漏船在激流中行驶,非常危险。
(3)嘲自部分小结:
诗人首先提出问题来“嘲自”,又选取了几个生活片断来描写自己的遭遇和处境,无情地解剖自己,幽默而又不失傲骨,为下文解嘲蓄势。
2、解嘲部分:
(1)五、六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
“横眉冷对千夫指”是用很形象化的语言表达了一种处世态度。“千夫”是指一切对他进行诬蔑、造谣、诽谤、压制、迫害、围攻的人,鲁迅对这些一概横眉冷对,充满了豪气。“俯首甘为孺子牛”,他自讽自喻心甘情愿做埋头耕耘的牛。
(2)七、八两句是写鲁迅愿意躲避这污浊的环境吗?具体分析其情感内容。
“躲进”、“管他”写出了文化战士的不屑和自信,其中有“吟罢低眉无写处”的寂寞,有对“文禁如毛,缇骑遍地”的社会环境的抗议,有胸中自有春秋的自信。这里没有畏怯,而是表现了诗人自剖(解嘲)自谦自叹,也表现出他内心充满自信。
活动4【活动】自主研讨
(以小组形式对下列诗中的具体问题进行研讨,每组可选一个问题进行深入研讨)
1、鲁迅为什么在这里剖析自己的情怀,他当时交了什么“华盖运”?
参考:鲁迅先生在北京时,由于坚决支持女师大爱国学生与校方及其后台北洋军阀政府的斗争,勇于和顶头上司教育总长章士钊以及现代评论派陈源等人展开论战,受到打击、诬蔑、围攻,运交“华盖”,他曾把自己那是的杂文集干脆定名为《华盖集》。后来他到了南方,同样受到国民党新军阀的压迫,依旧四处碰壁。他的新杂文集定名为《华盖集续编》,意为“年月虽改了,清新却依旧”(《华盖集续编。小引》) 。
2、“已碰头”、“破帽遮颜”、“漏船载酒”是什么意思,表现鲁迅什么态度?
参考:这是鲁迅对当时自己“运交华盖”处境的形象描绘和自嘲,表现他面对危难艰险而又从容不迫、潇洒舒展的人生态度。
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这首诗中的名句,一直以来,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诗的,可从诗句含义、体现作者精神等方面谈。
参考:这两句诗是鲁迅风骨的生动体现“千夫”是指一切对他进行诬蔑、造谣、诽谤、压制、迫害、围攻的人,鲁迅对峙一概横眉冷对。而“孺子”作者的本意首先当指他的孩子海婴,以及和海婴一样的的千千万万的孩子,为了孩子的幸福,他自讽自喻心甘情愿做埋头耕耘的牛。郭沫若同志在《鲁迅诗稿序》里赞美这一联道:“虽寥寥十四字,对方生与垂死之力量,爱憎分明;将团结与斗争之精神,表现具足。此真可谓前无古人,后启来者。”这句诗是鲁迅爱与憎的高度概括,是他伟大人格的真实写照。
4、此诗的最后一联“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的解释历来有多种说法,你赞成哪一种,为什么?
参考:对这句诗的解释有多种,一说“最后两句是讽刺当时那些只顾自己舒适自在,不过问政治的人”。二说是讽刺国民党反动派在1932年一二八事变时迁都洛阳,直到12月才迁回南京,作者写这诗时还没有迁回。三说“‘躲进小楼’再一次表达了鲁迅一贯主张的‘壕堑战’的思想。‘小楼’是掩体的工事,是前线的战壕。躲进小楼,乘机出击,是为了更好地保存自己,打击敌人,消灭敌人。”四说“‘成一统’意思是自成一统,与蒋家王朝针锋相对。‘小楼’虽小,但作为对敌斗争的一个前哨阵地,是与无产阶级整个革命斗争联在一起的。” 我认为,当时鲁迅处在反动派的迫害下,经常在躲避,所以躲进小楼成为我的一统天下,管他外界的政治气候有什么变化,这是“自嘲”,但又不限于自嘲,也是讽刺国民党反动派只知躲避,不管祖国已经陷在怎样危亡的境地。这两句,既是“自嘲”,又是借“自嘲”来猛烈攻击敌人,刺中敌人要害的一击,这才显出“自嘲”是革命的战斗。这两句跟“横眉冷对”一联作了有力的配合。
5、题目《自嘲》该如何理解?
参考:自嘲,是一种幽默的说话方式,一种幽默的生活态度,一种心理调节的方式,一种人生智慧的表现。生活中如果缺少了自嘲,也许这样的人生会很累很累。这类题目的来源,特别讲清鲁迅的自嘲自解痛前人的不同之处,前人是客嘲自解,鲁迅只称“自嘲”,这是命题的不同,前人借客嘲以鸣不平,借自解以占身份,鲁迅的诗则表明他对敌人的藐视,表明了他为革命事业战斗到底的决心。这也说明鲁迅在创作上不泥古、善创新。
活动5【讲授】总结全诗
鲁迅的一生,是在同旧中国专制统治势力的坚韧抗争中,不断地被迫害被诬蔑历尽艰辛度过的,除了必要的回击、答复外,他也曾多次自嘲,他幽默地嘲弄自己的命运,嘲弄自己的处境,无情地解剖自己,在犀利深刻中我们感受到了诗人“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傲岸,“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温情。
有人说“对于许多新文学作家来说,旧体诗是他们心灵的家园”,是对中国古典文学传统血脉的接续,是中国本土的文学创作手法与充满苦难和沧桑的二十世纪这一时代的遇合,是民族性与现代性的交融。我们有幸与有着独特的美学魅力的旧体诗相遇,有幸观赏古典加现代的文学园林中的奇葩。
课件22张PPT。自
嘲鲁迅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和本诗的写作背景。
2、理解诗意,特别是名句:
横眉冷对千夫指,
俯首甘为孺子牛。
3、通过对诗歌的鉴赏,感受作者的伟岸和温情。
1、题目“自嘲”该如何理解?
“自嘲”虽然是对自己窘迫生活的写照,但意不在嘲弄,而是通过写自己的生活,抒发自己不向命运低头的意志与精神。鲁迅用诗表明他对敌人藐视,表明他为革命事业战斗到底的决心。
1、关于鲁迅的介绍
2、本诗的写作背景
3、本诗的题材及相关知识鲁迅,原名 ,字 ,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 家、 家和 家。新文学运动的奠基人。代表作有白话小说 ,小说集 、 ,散文集 ,散文诗集 ,杂文集 等。 鲁迅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毛泽东评价他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是中华文化革命的主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一生的写照。《惯于长夜过春时》 惯于长夜过春时,挈妇将雏鬓有丝。
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
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
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1931年作左联的柔石等七位青年作家被杀于上海龙华监狱,鲁迅听到这个消息,写了上面这首七律。我们从诗的意境中感受到鲁迅那冲天的悲愤,并且深深地被其感染。
鲁迅的旧体诗,充满了丰富的情感,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本诗写作背景
《七 律·自嘲》这首诗 ,写成于1932年10月,鲁迅手书条幅送柳亚子先生。
当时,因为鲁迅积极参加革命文艺运动,受到国民党反动当局的迫害和通辑,处境很艰难。
理解重点:
鲁迅写作这首诗时处境很艰难 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读诗歌 明诗意首联颈联颔联尾联自嘲 鲁迅运交华盖欲何求,未敢翻身已碰头。 我这个俗人交上了“华盖运”能有什么奢望呢,还未敢有什么动作就碰破了头。疏通文意(总写艰难处境)
捡一顶破烂的帽子遮住自己的面孔,隐身于喧闹的街市;在漏水的船中悠然饮酒,驶向波涛汹涌的急流。
形容自己处境险恶但与敌人机智周旋,仍然从容不迫,勇往直前,坚持战斗破帽遮颜过闹市,漏船载酒泛中流。? (回顾处世态度)
大意:横眉怒目,冷对众多敌人的围攻;一腔热枕,俯首甘为人民大众做牛。集中体现了鲁迅先生爱憎分明的伟大人格。颈联 名句 诗眼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对敌斗争的态度)
大意:我要躲进我的小小楼阁,那是我自己的一统天下,不去理会那冷暖无常的春夏秋冬。为全诗作结,表明自己无论政治风云如何变化,都要坚守自己的文艺阵地的决心。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 课堂总结自嘲处境
回顾处世的态度
对敌斗争的态度
表明意志自剖“千夫指”的解说 本出于<汉书·王嘉传>,曰“千夫所指,无病而死。”这里的“千夫”,是指群众。但鲁迅在自己的文章里给予新义,不是指群众,而是指敌人,指各式各样的敌人。因此,冷对“千夫指”不是冷对群众的指责,是冷对众多敌人的指点。孺子牛 “孺子”,古代指小孩子。 “孺子牛”一词最早出《左传·哀公》,其中记载的一则故事:齐景公有个小儿子名叫荼,齐景公非常溺爱他。有一次,齐景公和荼在一起嬉戏,作为一国之君,竟然口里衔根绳子,扮着牛的样子,让小儿子骑着玩。不料,小儿子一不小心跌倒,把齐景公的牙齿拉折了。齐景公临死前遗命立荼为国君,荼继承了王位。但是陈僖子要立公子阳生,并在齐国大臣田乞协助下阳生弑君篡位,将荼流放后害死。在拥立新主的时候,齐景公的大臣鲍牧对陈僖子说:“汝忘君之为孺子牛而折其齿乎?而背之也!”意思是你忘了君王给荼做孺子牛的时侯折断牙齿的事了吗?今天你违背了先王的遗命啊!”
从这个典故来看, “孺子牛”的原意是表示父母对子女的过分疼爱。后逐渐用来比喻心甘情愿为人民大众服务,无私奉献的人。 《自嘲》主要体现了鲁迅精神的两个方面(对敌、对友)的概括,使我们领悟到了作者坚定不移的精神和义正词严的态度。你有哪些收获? 说说你对此诗的最后一联“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的理解。
这是“自嘲”,但又不限于“自嘲”,也是讽刺国民党反动派只知躲避,不管祖国已经陷入怎样危亡的境地。这两句跟“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一联作了有力的配合。 问题研讨 1、“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这首诗中的名句,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诗的? “千夫”指一切对他进行诬蔑、造谣、诽谤、压制、迫害、围攻的人,鲁迅对他们一概横眉冷对。而“孺子”的本意是指他的孩子海婴以及千千万万和海婴一样的孩子,为了孩子的幸福,他心甘情愿做埋头耕耘的牛。这句诗是鲁迅爱与憎的高度概括,是他伟大人格的真实写照。问题研讨 2、“已碰头”、“破帽遮颜”、“漏船载酒”是什么意思,表现鲁迅什么态度?这是鲁迅对当时自己“运交华盖”处境的形象描绘和自嘲,表现他面对危难艰险而又从容不迫、潇洒舒展的人生态度。 3、本诗与我们学过的哪首诗相似?
《过零丁洋》
1、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
2、我好象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牛奶。
3、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4、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
5 、倘只看书,便变成书橱。
6、愈艰难,就愈要做。改革,是向来没有一帆风顺的。 鲁迅的名言随堂练习
分析鲁迅的《无题》诗:
“万家墨面没蒿莱,
敢有歌吟动地哀。
心事浩茫连广宇,
于无声处听惊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