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咏梅 教学设计 (3)

文档属性

名称 卜算子 咏梅 教学设计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08 19:58: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卜算子
咏梅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了解梅花的特点。
2、体会两首词的寓意、作者的感情。
3、比较阅读两首词的异同点。
4、有感情地朗读这两首词。
2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已有了一定的古诗词学习的基础,但多半是停留于读读写写,一知半解,教师也多是将一首诗支解开来,逐字逐句的讲解含义,概括内容,忽略了诗人所阐发的思想内涵及所创设的艺术氛围。我们都清楚,单凭对语言文字表面的分析与讲解是很难感悟诗词,作者在有意无意间所写的人情物性。诗词是书写心灵的艺术,它包容了“言、情、志、气、韵、境、风、神、美、思”等美学底蕴。在中学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当多想办法,让学生了解有关诗歌常识性的知识,把握诗词中优美的意境、独特的神韵和深邃的思想。
3重点难点
气魄宏大,文词俏丽,并且处处蕴含着强烈的对比,是这首词表达上的主要的特点。抓住词中的对比(如,“悬崖百丈冰”与“花枝俏”的对比,“不争春”与“报春”的对比,“山花烂漫”与“丛中笑”的对比等),和在朗读中想象体会词中梅花的特点和品格,是教学上的重点。
难点是:进入词境,理解作者在“梅花”这一意象中所寄托的思想感情。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激趣引入
梅花,开放时不畏严寒,凋谢时不恋春光,来得光明,去得磊落,由于梅花的品格高洁,所以自古就是文人君子争相赞颂自喻的对象。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卜算子咏梅》,是毛泽东主席写于1961年12月的一首词。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国际上反华势力也十分猖獗,新中国面临严峻的考验。毛主席借梅花自喻,表现了共产党人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活动2【活动】知识集锦大比拼
1、你了解梅花吗?请说一说。
2、你能背诵与梅花有关的诗句吗?
活动3【活动】熟读成诵明诗意
一、指导朗读:1、范读;2、领读;3、齐读;4、分角色朗读;
二、理解感悟词中梅花的特点和品格。
活动4【讲授】疏通文意我交流
前的两句话,就是我们常说的“小序”。小序交代了写作的缘起,并说明这首词是运用陆游的原题而作;“反其意”是指立意和陆游的原词不同。
这首词分上下两阕。
上阕写梅花凌寒开放。头两句叙述季节的变化,交代梅花开放的背景。头句说“春归”,次句说“春到”,心中春天离开了,时间是何其短暂。“已是悬崖百丈冰”,承“飞雪”,将严寒写得更为具体,形象地表现梅花开放的冰雪环境,运用衬托的手法突出梅花在这样百丈坚冰的时节开放的难能可贵。“犹有花枝俏”显得格外醒目:梅花不但在这样严寒的季节开放,而且开放得特别俏丽呢!
下阕写梅花的品格。“俏也不争春”,承“俏”字写起,“也”字不可忽视。梅花俏丽开放却并不想争占春光,她只是想向人们报告春天来临的消息。“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描写春天到来时梅花高兴的样子,表现梅花高尚的品格:虽然自己谢了,但到山花烂漫的春天,她却笑逐颜开。
总的看来,词上阕着重写梅花傲寒开放的美好身姿,下阕着重写梅花的精神品质,由外而内地表现了梅花不畏严寒、品格高尚的动人形象。
活动5【活动】总结归纳理结构
季节
风雨送春
  上阕
飞雪迎春到
梅花凌寒开放
  背景
百丈冰崖
  
花枝犹俏
  目的
俏不争春
  下阕
只来报春
梅花的品格
  心态
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由外而内地表现了梅花不畏严寒,品格高洁的形象。
活动6【活动】对比学习我能行
诵读陆游《卜算子
咏梅》对比感悟:
同样是咏梅,毛泽东和陆游两人的词作在思想内容上有何异同
活动7【活动】概括归纳促提高
相同处:其一,都写出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其二,都表现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特点;其三,都赞颂了梅花的高尚品格;其四,两位作者都以梅花自比。
不同处:其一,词中的梅花形象不同。陆游笔下的梅花是寂寞凄凉、饱受摧残的形象,这里的梅花,象征了屡受排挤打击的主战派。毛泽东笔下的梅花形象是傲寒俊俏、积极乐观的形象。她象征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共产党人,表现了中国革命者在20世纪60年代面临国际国内巨大困难的时候,那种坚贞不屈的斗争精神。其二,两首词的感情基调不一样。毛泽东的词,感情基调积极乐观,充满信心;陆游的词低沉孤高。
活动8【测试】当堂测评我参与
1、
这首词的开头两句,词人的叙写耐人寻味,联系时代背景和作者的身份,说说这两句所表达的象征意义。
2、
这首词中梅花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作者想表现出梅花一种怎样的形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
词中哪些地方运用了衬托的手法,各有什么作用
4、
词人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作结尾,可以说是画龙点睛之笔,根据全诗内容作一赏析。
5、
陆游的《卜算子
咏梅》在上阕集中描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请结合具体诗句说说这种困难处境的具体表现。
6、
毛泽东《卜算子 咏梅》中,梅花有着怎样的象征意义
活动9【作业】妙笔生花我展示
咏物词,贵在凝练,贵在意境,贵在寄托,托物言志是其最大特点。请根据自己对这两首词的理解,运用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的手法仿写一首词,或自由创作一个片段,表达出自己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