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 雪 教学设计 (1)

文档属性

名称 沁园春 雪 教学设计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08 20:35: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沁园春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读懂诗歌内容,欣赏词大气镑礴,旷达豪迈的意境,理解关键词语、
2、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3、通过理解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来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通过理解诗人的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培养学生立下远大抱负,敢于超越前人的精神。
2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关键词语所表达的感情,体会最后三句的含义
难点:上阕写景是为下阕评古论今,抒发情怀作铺垫的,这是作者的立意所在,这点初中学生理解有一定难度,是教学的难点。
3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谈话导入
毛主席有一首词叫《沁园春雪》(课前板书课题),意境开阔,大气磅礴,蒋介石看到以后非常生气,在国民党内外征集诗词,并要求他的御用文人们日夜埋头写作,要写出一首词在气势和意境上超过毛泽东,然而终其一生都没有如愿。那么,《沁园春雪》到底是怎样的一首词?今天我们就学习这首千古绝唱。
活动2【导入】谈话导入
毛主席有一首词叫《沁园春雪》(课前板书课题),意境开阔,大气磅礴,蒋介石看到以后非常生气,在国民党内外征集诗词,并要求他的御用文人们日夜埋头写作,要写出一首词在气势和意境上超过毛泽东,然而终其一生都没有如愿。那么,《沁园春雪》到底是怎样的一首词?今天我们就学习这首千古绝唱。
活动3【讲授】词的知识
词,又称长短句。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比如《沁园春》、《虞美人》、《水调歌头》等。
一首词称为一阕;词若有上下两段,就称为上下阕。今天学习的课文“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这首词的题目。
活动4【讲授】了解背景
1936年2月,抗日战争爆发前,在陕北的清涧县,毛泽东同志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了这首词。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其间,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 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迅速在人民当中广为传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和胜利的信心。
活动5【讲授】诵读诗词
出示诵读方法指导:1)正确处理重音;2)合理安排停顿;3)注意语速适宜;4)恰当运用语调;5)读出对诗歌独特的体会,与作者产生共鸣
2、小组同学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读3分钟
3、小组同学展示朗读
4、其他小组同学点评(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点评)1)节奏、重音处理得如何?2)语速把握怎样?语气、语调呢?3)是否读出了词中蕴含的情感
5、点评后小组同学再展示朗读
6、老师点拨指导:
上阕的第一层“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三句,朗读时要使自己仿佛置身北国大地,将一望无际的冰雪世界尽收眼底,当缓缓读出,语势渐强,字字着力,音节也当稍稍拉长,读出气派来。同时要读出节奏美,四字可分成两个节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第二层7句,既是具体描写又能大处着眼,读时节奏要比前面来的明快些,将景色的壮美和诗人的赞美热爱之情充分表达出来。如“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八个字,要把每个字的音节拉长,产生隽永的意味。第三层是作者想象美好的祖国未来要读得舒展、热情。
下阙的第一层“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引”字要停顿,重读“无数”和“竞”字,由此引出词的主旨。第二层7句,对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作了评价,语气中有肯定的意味,也要带有批判嘲讽的意味。最后是三句是全词的高潮。“俱往矣”三字是由对历史人物的感慨到对今人的赞美的转折点,要用深沉、感慨的语气读出。“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是诗人感情的高潮,语调一定要高昂,还看今朝要慢慢读出,感情充沛,表达出作者对当今无数英雄的热烈颂扬。
7、每小组选取一个代表再来展示朗读
8、师范读让学生来感受后再读。
活动6【讲授】诗歌赏析
1、出示赏析指导1)可以谈谈你认为难以理解的诗句;2)可以说说诗句的思想内涵;3)可以评点诗人的炼字艺术;4)可以品评诗歌的表现手法(友情提示:表现手法包括修辞手法、写作特点、描写角度等等)
2、小组同学选取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赏析诗文
3、带着自己整理的答案小组同学合作交流,尽量把答案说具体
4、小组同学展示后点评小组同学点评
5、师点拨指导
A、上阕末尾三句写的是实景还是虚景?从哪个词可以看出?这三句写出了怎样的意境?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三句诗的意境。
“须”字表明雪后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象。写出了雪后景象的清朗、娇艳、多姿多彩。(你看,红日冉冉升起,放射出万道霞光,染红了天边的白云,映红了高原上皑皑白雪。云海茫茫,雪山巍巍,苍松翠柏,郁郁青青。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娇艳多姿!)
B、在这里,作者把空间写得如此广阔,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又把景色写得如此壮丽,表现了他怎样的感情?
C、“引”也是个领字,到底“引”出了哪些英雄人物?他们有什么共性?
D、对于这样杰出的历史人物,词人用一个词对他们作了总的评价,请找出这个词。
“惜”。
D、谁是真正的英雄?
今朝的风流人物,是新时代在文治和武功方面都有更杰出的才能更伟大的抱负的人,应该是人民群众,也应该是领导人民群众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还应该是诗人的自况。这是诗人的自信和自励,是他们决心登上历史舞台的威武雄壮的宣言。这是全词的主旨所在。
活动7【测试】课堂检测
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①“望”的内容是“与天公试比高”。“惜”的人物是“秦皇汉”、“唐宗宋祖”、“成吉思汗”。
②这首词上阕写北方雪景,赞美祖国大好河山;下阕评论历史人物,歌颂当代英雄。
③词的下阕论今是为了评古,而评古今人物又是为了写景。全词主要是表现作者的爱国热情。
④“山舞银蛇,原驰蜡象”一句综合了对偶、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舞”“驰”“银”“蜡”写得有声有色,把群山、高原写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