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章太炎 教学设计 (3)

文档属性

名称 闲话章太炎 教学设计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08 20:48: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闲话章太炎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①掌握生字词,理解文章内容,理解“闲话”和“名士气”。
②掌握围绕写作目的进行选材。
③体会亦庄亦谐的语言风格。
2、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阅读课文、提取信息,了解人物的历史地位。
②通过分析事件,体会“闲话”的选材特点,并把握人物特点——“名士气”。
③通过比较、赏析语言,体会文章亦庄亦谐的语言风格。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体会章太炎正直的人格、率真的性情。
②欣赏本文雅俗交融的语言,培养对语言的感悟能力,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2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在以往的学习中接触过不少写人记事类文章,对于围绕中心选材也有一定的体会,但是对于本文这种以闲话的方式谈论旧时文人的文章接触并不多。因此理解“闲话”“名士气”“雅俗交融的语言”就成了学习的重点。
3重点难点
理解“闲话”和“名士气”。
体会亦庄亦谐的语言风格。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解读标题
语言游戏导入“闲话”:
发呆这件事做好了叫做深沉
山寨这件事做好了叫做模仿秀
哗众取宠这件事做好了叫做有魅力
脸皮厚这件事做好了叫做心理素质过硬
八卦这件事做好了叫做什么呢?——闲话
什么是“话”?——说说人物事件。比如“话说天下大势”“大话西游”
什么是“闲”?——
随意,与正事无关。
所以“闲话”就是随意的漫谈,以一种从容、自由、轻松的心态来谈一谈。
那么我们今天要谈的人物是谁呢?——章太炎(板书)
活动2【活动】感知全文,提取信息,了解人物历史地位
引导:章太炎是个了不起的人物,他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是不容小觑的。请大家阅读全文,从中提取信息,认识章太炎的历史地位和作用。
学生阅读、回答。
(预设:在推翻清政府的革命运动中,起了“了不得”的作用;是真正的“古文大师”;有“十大弟子”,“个个功成名就”。)
活动3【活动】再读课文,分析事件,理解“名士气”
1、明确选材依据,学习围绕写作目的进行选材。
启发:对于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写他的生平事迹,可写的内容太多了,可选的角度也太多了。
比如这一册教材中的《邓稼先》《居里夫人和一克镭》《回忆鲁迅先生》等。一看标题,《邓稼先》特别正式、严肃,《回忆鲁迅先生》一看就饱含深情,《居里夫人和一克镭》一看就是从人物的主要成就入手来写。那么对于章太炎,我们的作者——叶兆(zhào)言,要写些什么?又要从哪个角度来写呢?
看标题——“闲话”,说明作者叶兆言并不想一本正经地为章老先生作一篇人物传记,他只想随意地漫谈一下,既然是漫谈,那就不用大谈人物的历史地位和主要成就了,就可以谈点喜欢谈的。但是,漫谈又不等同于漫无边际的谈,那得有一个核心才行,正所谓“神散而形不散”。现在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看能不能找出作者写作的核心。
学生阅读课文、思考、回答。
(预设:章太炎的名士气。“后来我终于发现,自己喜欢章太炎,更多的,还是他的名士气。”)
2、结合文章进行思考和讨论,了解什么是“名士气”。
启发:对于“名士气”词典解释为“恃才放达,不拘小节”。让我们结合文章内容具体感受一下章太炎的“名士气”。
学生阅读课文、思考、讨论、回答。
(预设:
“自称医学第一”显示爱好广泛、学问渊博、口气大、自信
“拟痛哭国门”为了信念、不畏强权,率真表达
“扇柄坠大勋章见袁世凯”不畏强权、蔑视世俗、随性坦荡
“痛咒袁贼”率性表达、嫉恶如仇
“挥杖驱逐宪兵”有能力、声望高、威武不屈
“洞穿陈宧野心”识人准、有能力、声望高
“钱砸袁奴”富贵不淫、率真表达
“纵酒骂袁以致误车”天真、重视朋友、率性表达、爱憎分明
“以死对抗,留友复食”爱憎分明、固执、重视朋友、率性单纯)
总结:综合文中记述章太炎的种种事件,我们可以看出章太炎的特点是——才能高;人格正;性情真。(板书)
对于才能高的人,我们景仰;对于人格正的人,我们钦佩;对于性情真的人,我们喜欢。这就是具有“名士气”的章太炎。
才能高、人格正、性情真是章太炎“名士气”的主要构成部分,在这三部分中,你觉得作者在极力突出哪一部分?——性情真。所以作者在选材上有意选取人物身上有趣味的小节来写,在这些小事中展示大人物的个性和精神风貌。
活动4【活动】品味文段,欣赏语言特色
1、启发:作者选取了有关章太炎的种种趣闻轶事来写,但是同样的事件交给我们来写,我们能叙述的这样精彩吗?比如“痛咒袁贼”一事。
比较、体会: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事件,老师板书关键词,然后和原文进行比较。
“酒能助兴,更能壮胆,囚禁时的章太炎威武不屈,雄风犹在,逢酒则醉,醉了则怒骂,有时干脆在窗壁上遍书“袁贼”二字。这还不过瘾,便在院子里掘树根,挖了一个洞,写无数诅咒袁世凯的纸,扔进洞里去烧,一边烧,一边大呼
‘袁贼烧死了’”。
比较中发现:一方面是“助兴、壮胆、威武不屈、雄风犹在,逢酒则醉、遍书、大呼”的书面语、文言词;一方面是“干脆、过瘾、掘树根、挖洞、扔进”的口语词汇;一方面用“威武不屈、雄风犹在”写人物的正气;一方面用“逢酒则醉、醉了怒骂、窗壁遍书、挖洞诅咒”写人物的任性。各种错位和不一致同时出现在这一百余字内,就非常有趣、非常好玩了。
2、再欣赏一段文字:“他被囚时,有人奉袁世凯的命令,送钱给他,他先是一言不发,随后突然站起来,抢过钱往来人的脸上便砸,瞪圆了眼睛大骂‘袁奴滚走’”。
学生欣赏、讨论、点评。
(预设:时而强调是阶下囚、时而又成了贿赂的对象;时而是“一言不发”的沉默,时而是劈头盖脸的怒骂;时而用“奉命令、一言不发”的雅词,时而用“送钱、抢、砸、瞪眼、大骂”的口语。亦庄亦谐、亦雅亦俗、雅俗交融、妙趣横生。)
总结:这篇文章之所以精彩,不仅在于作者选取了有关章太炎的有趣小事,也在于作者所拥有的高超的语言驾驭能力。
活动5【作业】布置作业
学习本文的选材、模仿本文的语言,写一篇文章:《闲话

活动6【活动】总结收获
用一分钟时间对今天这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回顾,想一想自己有哪些收获。
学生思考、总结。
(预设:
识记字音字形
知道了什么是“名士气”
知道了什么是“闲话”
学习了怎样选材
学习了亦庄亦谐的语言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