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咏梅 课件+教案 (2)

文档属性

名称 卜算子 咏梅 课件+教案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08 20:51:02

文档简介

卜算子 咏梅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人论诗”,了解作者生平和写作背景
2、朗读并熟背两首词
3、比较阅读,在探究过程中比较异同。
2重点难点
重点:教读《卜算子 咏梅》两首词,疏通文意。
难点:比较异同,深悟主题,赏析写法。
3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指导学生齐读宋代卢梅坡的《雪梅》
雪梅
【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求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这首诗歌中,我们不仅发现雪与梅的竞争,而且能感受到雪与梅的奇缘。昨天,那皑皑白雪已深深印入我们的脑海,今天,但愿这勇于搏击风雪的点点红梅更令你热血沸腾。让我们来学习两首写梅的词,看看毛泽东和陆游笔下的梅花分别有怎样的一种美。
二、花开两朵初识梅
两首词背景简介(课件展示)
活动一:点兵点将,预习闯关
(1)读下列诗词中加点字的注音
驿(yì)外断桥边 更著(zhuó)风和雨 一任群芳妒(dù) 零落成泥碾(niǎn)
(2)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词语意思
犹有花枝俏
犹:仍然,还 俏:俊俏,美好的样子。
待到山花烂漫时
烂漫:色彩鲜明而美丽,这里形容春花盛开的样子。
驿外断桥边
驿:古代共传递政府文书的人中途换马匹或休息、住宿的地方。
寂寞开无主
寞:孤单冷清。无主:无人陪护,无人欣赏。
更著风和雨
更著:更,又,再。著:遭到,遭受。
零落成泥碾作尘
零落:凋谢。碾:这里只被车轮轧碎。
活动二:合作交流,疏通文意
(1)小组合作译文,要求说得准确流畅,写得整齐美观,读的精彩清晰(教师了解学生疑难加以点评)
(2)大声齐读译文,加深对两首词的印象。
活动三:朗读两首词,要求读准字音,读出韵律。
三、各表一支细观梅
1、全班男生齐读毛泽东的词,全班女生齐读陆游的词。
(要求:带着情感读)同时思考下列问题。
(1)两首咏梅词上、下阕分别写了什么?试加以概括(每句不超过10个字)
(2)请分别用一段话,说说两首咏梅词中,梅的形象。(80字左右。)
【温馨提示】
概括要求抓住诗词的主要内容进行提炼,而形象解说则要求对解说对象进行由形及神的概括性评价。无论那个题,都要注意字数达标问题。
【概要事例】
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
上阕:梅花凌寒开放
下阕:梅花品格高洁
风风雨雨把春天送走,满天飞雪又迎春天来到。看悬崖已结下百丈坚冰,仍有缀满梅花的美丽枝条。虽美好却不与百花争春,只把那春的消息来预报,等鲜花开满山野的时候,梅花在花丛中摇曳含笑。
狂风怒吼,白雪皑皑,悬崖万丈,冰坚天寒。是你,用那点点花红点燃人们心头对春的希望。迎春黄了,桃花红了,山花烂漫,万紫千红。你呢?早已经成了让人心痛的落红。可是,我却在你的脸上看到了世间最欣慰、最美丽的笑容。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
上阕:梅花处境艰难
下阕:托梅言清高志
在郊外的驿站旁,破损的断桥,有一株梅花孤独寂寞的开放着,既无人去欣赏,也没人来顾怜。已是傍晚黄昏时分,暮色四起,梅花似乎又在独自伤感和愁苦,何况还要遭受凄风苦雨的侵袭。凌寒独放,只为报春无意争春,本是天生丽质却遭受群芳妒忌。梅花即使片片飘落被碾成灰尘,它的高雅香气在世间依然存在。
黄昏,驿外,断桥,风雨,那支孤独的梅花默默绽放。伴随她的只有群花的忌妒,她无意与她们争宠,但是在自己凋谢飘落、被轧成尘土时,也不忘“只留清气满乾坤”。
2、小组探究,展示结果,教师点评。
四、风韵各异必赏梅
1、设疑激趣:两位不同时代的诗人都选取梅作为咏叹的对象,而毛泽东同志又是“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这就意味着两首词在梅的形象、情感表达等方面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相同点或不同点。找找看,结合具体内容加以简要分析。
【温馨提示】
第一,要善于从文本中寻找蛛丝马迹。
第二,情感要本着“知人论诗”的原则。
2、学生代表小组汇报探究结果,教师随机讲析。
相同点:
(1)都写出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
例如:
①毛泽东词中“已是悬崖百丈冰”等。写出了梅花不畏严寒开放。
②陆游的词上阕状物写景。描绘了风雨中独自绽放的梅花。
(2)都表现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特点。
例如:
①毛泽东词中“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刻画出梅花默默奉献、大公无私。
②陆游词中“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写出梅花不慕虚荣、与世无争。
(3)都赞颂了梅花的高尚品格。
例如:
①“俏”“不争春”“笑”,这些都流露出诗人对梅不屈不挠、勇敢斗争、不计名利、默默奉献高尚品格的赞美。
②“一任群芳妒”“只有香故来”,诗人陆游对这样的梅花有的是赞美与怜惜。
(4)两位作者都以梅花自比。
①毛泽东同志面对新中国的内外困难,决意像峭壁寒梅一样,坚强不屈,率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一道克服困难,创造美好的明天。
②纵观陆游一生的政治经历,起初考第一被举荐,被秦桧所妒,孝宗时又为龙大渊等一群小人所排挤;万年赞成北伐,失败后遭诬陷。联系他的政治遭遇,可以看出梅花就是他的身世的缩影。词中所写的梅花是他高洁的品格化身。
不同点:
(1)词中梅花的处境不同
毛泽东所咏叹的梅花开在百丈寒冰堆积的悬崖上。
陆游所咏叹的梅花开在荒凉冷落的“驿外断桥边”
(2)词中的梅花形象也不同
毛泽东笔下的梅花是何等的傲寒俊俏、积极乐观。象征革命者的坚强不屈、斗争的精
神。
陆游笔下的梅花却是寂寞凄凉、饱受摧残的形象。象征着屡受排挤的主战派。
(3)词中梅花的追求也不同。
毛泽东的梅花则已消融了物我区别,达到忘我无我的境界,故而可以微笑坦然接受凋零的命运,在人格境界上是有高下之分。毛泽东的追求是以其革命家的乐观精神,将自身融入为人民谋求幸福的伟大事业中。
陆游词中的梅花因其有我,故而忧愁寂寞。陆游的追求是秉承独善之身,达到了封建文人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却始终无法忘怀内心的伤痛。
(4)两首词的感情基调不一样。
毛泽东的词,感情基调积极乐观,充满信心。
陆游的词,感情基调低沉孤高。
五、花人和美齐诵梅
朗读两首词(指导:毛词中“俏”用赞美的语气读出博大的胸怀和美好的情操。指导同学们想象悬崖上挂着长长的冰柱,但梅花仍俏丽怒放的姿态。“笑”不仅有壮美的一面,还有娇美可爱的一面,要读出柔美的感觉。要能从神态和情味上感受梅花的俏丽和崇高的精神境界。陆词中要用低沉凄美的语气读出梅花的清高孤傲和坚贞不渝。重点“愁”,“香如故”想象梅花无人过问,备受冷落,又顽强的开放,散发着自己独有的香气。)
同学们,在比较学习中,我们有感于陆游的生不逢时,坚贞自守,不与争宠邀媚、阿谀奉迎者同流合污的高贵品格。但我们一定更欣赏毛泽东同志的不惧困难、勇往直前,笑对困难、乐观自信的顽强意志和坚定信念。
六、作业布置
学习两首词,我们明白,同一样事物在不同人的眼里有着不一样的内涵,请你选择生活中一样事物,把自己的情感和志向寄寓其中,写一片断练习。
课件11张PPT。卜算子 咏梅听诵读,初步理解词的内容,体会词中的感情。
有感情的朗读两首词,熟读成诵。
能够通过探究学习说出两首词的异同。学目标习学习并感受托物言志的写法。陆词背景:
作者生活在日益衰败的南宋时代,一贯主张收复失地,是坚定的主战派,屡遭主和派的打击,因而情绪愤懑抑郁。通过咏梅寄托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毛词背景:
此词写于1961年12月,当时正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国际上的反华势力也十分猖獗,新中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即使如此,作者仍然保持了革命繁荣乐观主义精神和战胜一切困难的决心和信心。
花开两朵初识梅: 各表一支细观梅: 探究思考:
(1)两首咏梅词上、下阕分别写生了什么?试加以概括(每句不超过10个字)

(2)请分别用一段话,说说两首咏梅词中,各写了什么内容。(80字左右。) 风韵各异必赏梅: 小组探究:
两位不同时代的诗人都选取梅作为咏叹的对象,而毛泽东同志又是“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而用之”。这就意味着两首词在梅的形象、情感表达等方面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相同点或不同点。找找看,结合具体内容加以简要分析。 相同点:(1)都写出了梅花不畏严寒的特点。
(2)都表现梅花不与群芳争春的特点。
(3)都赞颂了梅花的高洁的品格。
(4)都以梅花自比。比较两首词的不同:时代背景 梅花形象 思想感情 象征意义 自然灾害时期,国际形
势复杂,内忧外患。
金朝攻打宋朝,民不
聊生,报国无门。
傲雪俊俏、乐观豪迈
寂寞坚贞、孤傲清高
乐观向上、充满自信
低沉孤高、不苟流俗不幸遭遇、坚贞人格的写照无产阶级革命者的化身
花人和美齐诵梅: 朗读:
毛词中把握“俏”、“笑”,用赞美昂扬的语 气读出梅花的博大胸怀和美好情操。
陆词中把握“愁”、“香如故”,用凄美柔婉的语气读出梅花的清高孤傲和坚贞不渝。
今天的课就到这里,

同学们再见!卜算子·咏梅 卜算子·咏梅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
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
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