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咏梅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两首咏梅词。
2.理解毛词的反其意用之。
3.了解托物言志的手法,体会梅的品质及词人在作品中流露的情感。
4.比较两首词中梅的不同形象,感受毛泽东博大的胸怀和豪迈的情怀。
2学情分析
通过近一年对诗词的鉴赏训练,学生对诗词的感知和理解能力有了比较大的提高,并且在以前的课堂中,我们曾用绘画的其他形式去感受诗词的意境之美。但是由于缺乏对背景知识的了解,对于梅花的象征意义应该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
3重点难点
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两首咏梅词。
体会梅的品质及词人在作品中流露的情感。
难点: 理解毛词的反其意用之。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欣赏百花图片。(PPT出示:先出示百花盛开的图片,再出示傲雪寒梅的图片。)看完这两组图片后,你有什么感受?
预设答案:梅花没有百花那么好的生长环境,但她仍能够凌寒而开,并且开得那么艳丽,非常坚强;不管环境多么恶劣,外界的打击多么严酷,梅花并不屈服,很有骨气……
师:是啊,百花多颜色,唯有梅花高。(ppt出示图片)梅花这种独特的气质不单被你们发现,也被许多文人墨客欣赏到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代伟人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看看在毛泽东的眼里,梅花到底具有怎样独特的品格!(板书课题:卜算子咏梅)
活动2【活动】读梅
师:诗词的理解一定离不开朗读,你们能告诉老师,怎样读才能读好诗词呢?
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重音、韵脚,把握情感基调。
1.师配乐朗读毛泽东《卜算子咏梅》,学生听读。要求:听清字音,标记出节奏、重音、韵脚,把握两词不同的情感基调。
2(ppt出示节奏重音韵脚,出示重点词语的释义:犹;俏;待)听完老师的朗读,你觉得这首词要读出什么感觉来?你是从哪里知道的?(抓住关键词“俏““笑”)
3.学生自由朗读。
4.学生代表朗读,师生评点(评出一位朗读之星)
小结:我们朗读古诗词,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要读出节奏,把握重音,读出诗词的韵律美。
5.全班齐读
活动3【活动】画梅
师:王国维评价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词也不例外。毛泽东这首咏梅词就藏着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这首词,边读边想象:你从词中看到了一些什么画面?有绘画兴趣的同学可以用绘画的形式展现。
1.学生自由朗读
2.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作画。(评出绘画之星)
3.在学生作画期间,其他同学口述自己感受到的画面,要求:尽量用流畅完整的语言,把画面描绘得生动形象,还得发挥自己的想象。学生边说师边点评。
示例:白雪纷纷,大地白茫茫一片,在一座陡峭的悬崖边,有一枝梅花开出了鲜艳美丽的花朵。因为天气极寒,我仿佛看到了悬崖边有很多倒挂的冰棱。看到眼前的景象,我想象,春回大地,山花烂漫,姹紫嫣红,梅花隐在花丛中,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评出表达之星)
小结:我们在欣赏古诗词时,要注意发挥想象,构建画面,感受诗词的形象美。
活动4【讲授】析梅
师:细心的同学或许发现了,毛泽东的这首卜算子有一句词前小序,它是怎么说的呢?
生答: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用之。
师:反其意用之是什么意思?毛泽东这首卜算子咏梅是怎样反其意的呢?请同学们按照前面学习毛泽东词的方法自读陆游词。
1.请一位同学朗读陆游《卜算子咏梅》,其他同学从字音、韵脚、节奏、情感等方面进行点评。
2.全班齐读。
3.两首词仅仅是情感上有所不同吗?请同学们比较两首词,完成下列表格。小组比赛,看哪组完成得又快又好发言积极。(评出小组之星)
比较方面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陆游《卜算子咏梅》
生长环境(从地理、天气方面)
悬崖百丈冰 风和雨
驿外断桥边 黄昏风雨
形象特征
傲岸挺拔、不畏严寒、谦逊、豁达、无私
孤芳自赏、离群索居、洁身自好、坚贞不渝
词人情感
激昂乐观
低沉
小组交流,完成表格
小组展示答案,按三个方面的顺序进行点评、质疑、补充,老师逐条出示ppt
3.同样是写梅花,毛泽东的梅花与陆游的梅花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别呢?毛泽东反其意用之的原因在哪里?
(联系背景谈。)
毛泽东: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国际形势复杂,内忧外患。新中国面临严峻考验。表现出毛泽东作为一代领袖的乐观豁达,希望共产党人能够不畏困难。
陆游:正值金朝派兵攻打宋朝的时期,民不聊生,报国无门。
4.理解诗词表达的情感和主旨,还要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这也是所谓的知人论世。
5.全班齐读
活动5【讲授】说梅
师:现在你明白了吗?为什么似锦百花中,毛泽东、陆游等文人墨客都如此喜欢梅花呢?
因为梅花独立寒冬的形象,象征了一种抗严寒、傲霜雪的姿态,一种高风亮节的品格,诗人们是借梅花来表达自己的某一种情感,而这也是一种托物言志的写法。
活动6【活动】唱梅
欣赏歌曲《红梅赞》
活动7【作业】写梅
1.比较课文与原稿“已是悬崖百丈冰,独有花枝俏。梅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为什么用“犹“、“俏”好呢?
2.你也有自己喜欢的花吧?请用托物言志的方法写一段话,赞一赞你心中最美的花吧!
活动8【活动】教学反思
《卜算子咏梅》 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下第五单元第二篇课文《毛泽东词两首》中的第一首词,后面还附录了陆游的那首《卜算子咏梅》,因此,将两首词进行比较鉴赏,是本课的一个重点内容。
本堂课,我以毛泽东的咏梅词入手,以“梅花”为线索,设置了几个教学环节:
读梅:诗词学习离不开朗读,在老师范读、学生听读、学生自由朗读、学生代表读、齐读这几个层次的读中,感受这首词的音韵之美。
画梅:用想象填补词中留下的空白,构建属于学生自己的画面,在画或说中,学生更深入地对梅花这一形象产生自己的理解。
析梅:这是本堂课的重点内容。以毛泽东词序“读陆游咏梅词,反其意用之”为切入点,引发学生对两首词存在的异同进行思考,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比较鉴赏——生长环境、形象特征、词人情感。
说梅:这个小环节的设置,意在让大家从文学的高度认识梅花的人文意义,并且了解什么是托物言志的艺术手法。
唱梅:选取了一首与毛泽东的咏梅词有着相同精神内涵的歌曲——《红梅赞》,意在让学生在歌曲的欣赏中升华对梅花的认识。
写梅:巩固练习,在练习中达成知识目标。
以上是我的教学设计和设想,整个教学还是比较顺畅地完成了,但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一些不足:
在教学环节上,现在看来,将“唱梅”放在“写梅”之后,可能效果会更好,所有环节结束后,师生在歌曲当中结束本堂课的学习。
在比较赏析两首词的时候,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引爆他们的思维,引导他们更加深入透彻地赏析两首词中的不同点。
课件18张PPT。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10.卜算子·咏梅百
花
多
颜
色红
梅
独
骨
格卜
算
子
?
咏
梅听读要求听清字音,
标记出节奏、重音、韵脚,
把握感情基调。读梅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卜算子·咏梅【毛泽东】注意以下字词的意思:
犹:还;
俏:俊俏,美丽又挺拔
待:等到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词句吗?小结 朗读古诗词,在读准字
音,理解重点词句的基础上,
要读出节奏,把握重音,
读出诗词的韵律美。
画梅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这首词。边读边想象:你从词中看到了一些什么画面?
要求:尽量用流畅完整的语言,
把画面描绘得生动形象,还得发挥自
己的想象。有绘画兴趣的同学可以
用绘画的形式展现。
我们在欣赏古诗
词时,要注意发挥想
象,构建画面,感受
诗词的形象美。小结 什么是“读陆游词,反其意
用之”呢?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陆 游】zhuóniǎn析 梅悬崖百丈冰 飞雪驿外断桥边
黄昏风雨傲岸挺拔、不畏
严寒、谦逊、豁
达、无私、俏丽孤芳自赏、离群索居、
洁身自好、坚贞不渝激昂乐观、充满
自信低沉孤高、悲观消沉反其意用之 想一想:同样都是梅花,
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不同呢? 1961年是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国际形势复杂,内忧外患。新中国面临严峻考验。表现出毛泽东作为一代领袖的乐观豁达,希望共产党人能够不畏困难。作者北伐主张失败,皇帝不信任他,投降派打击他,
自己陷于孤寂,消极颓废,无可奈何,因作此词。小结:理解诗词表达的情感
和主旨,还要了解作者所处
的时代背景,这也是所谓的
知人论世。说 梅 现在你了解了吗?为什么那么多
文人墨客都如此喜爱梅花呢?因为梅花独立寒冬的形象,象征了一种抗严寒、
傲霜雪的姿态,一种高风亮节的品格。诗人们
是借梅花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情感。而这种写法
就是托物言志。唱 梅 红梅赞
——《江姐》主题曲
红岩上红梅开,
千里冰霜脚下踩,
三九严寒何所惧,
一片丹心向阳开向阳开。
红梅花儿开,朵朵放光彩,
昂首怒放花万朵,
香飘云天外。
唤醒百花齐开放
高歌欢庆新春来新春来。
写梅1.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写出了
梅花怎样的特点?赞扬了梅花怎样
的品格?
2.比较课文与原稿“已是悬崖百丈冰,
独有花枝俏。梅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为什么用“犹”、“俏”好呢?
3.你也有自己喜欢的花吧?请用托物
言志的方法写一段话,赞一赞你心中
最美的花吧!课后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