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教学设计 (1)

文档属性

名称 12.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教学设计 (1)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08 20:48: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2.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孟子散文雄辩、善辩的风格;学习短文事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写法。
过程与方法:诵读、背诵、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刻领会“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引导学生认识客观环境与主管因素对人成才的影响。21教育网
2学情分析
八年级下学期的学生经过初中三个学期的学习,已经初步具备了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但在经典名篇的内涵领悟上,要尽可能联系社会现实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21cnjy.com
3重点难点
重点:1.文言词语的学习积累。
2.学习文章运用事例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最后提出中心论点的严密的论证过程。
难点:文章深厚内涵的挖掘与体会。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说一个有趣的实验:把一只青蛙放在冷水里加温,文火煮,青蛙死了;把一只青蛙扔进沸锅里,青蛙一跃跳出了沸锅,青蛙活了。这个实验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下面我们到孟子的文章中去找一个答案。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活动2【讲授】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1.朗读全文,读准难字字音,读准通假字字音。
畎(quan)亩傅说(yuè)胶鬲(gé)拂(fú)乱拂(bì)士
“曾”通“增”增加“衡”通“横”梗塞“拂”通“弼”辅弼
2.读准节奏,培养文言语感。
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3.细读课文,疏通文义,留心字词难点,读懂大意。
实词:举:选拔、举用
苦:使……痛苦
劳:使……劳累
拂:扰乱
喻:明白,了解
恒:常常
然后:这样之后
四.精读课文,理清思路
1.这篇文章讲了一个什么问题?
造就人才,治理国家的问题。
2、课文连举古代六位名人的事例,他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都出身贫贱,都经历了磨练,最终都大有作为。
3、作者举例想说明什么道理?
说明了要成才必先经历磨炼,只有经过磨炼才能有所作为。
4、第二段,作者论述了什么?得出了什么结论?
经受磨练的好处。个人成才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从国家存亡的反面来论述磨砺的好处。
活动3【活动】悟读课文   写作延伸
1、文中提出担当大任的人必须经过艰苦生活磨炼,请同学们补充一些例子,说说你的看法。
韩信受胯下之辱成将军;爱迪生经历上千次实验发明了电灯;贝多芬耳聋后写出《命运交响曲》……
2、请你写出一些和本文阐述的道理相似的名言警句。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看来
活动4【作业】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1.归纳整理本课的字词;
2.熟背课文;
3.课外阅读《孟子》的其它文章,体会孟子的雄辩文风。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