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并积累文中的生字词。
2.培养学生文本整体感知和概括能力、鉴赏评价能力。
3.感知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品味咀嚼文中的好词佳句。
过程与方法:
1.精读课文,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在审美中思考自然、思考历史,并能形成文字。
2.学会赏析文中富有西部地域特色的精彩描写。
3.了解文章总分式结构模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充分利用自然中的审美元素,激发学生潜在的审美意识,激发学生对自然的感悟,进而抒发自我内心的思想感情。
2学情分析
1、落日是学生熟悉而喜爱的事物,他们都有切身的体验和感受,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初二的学生,对于鉴赏理解美文的能力不是很强,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写景的方法技巧,要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起来。
3重点难点
重点:
把握文章内容,在审美中思考自然、思考历史,并能形成文字。
难点:体会文章中反衬手法的运用,对悲剧美的体会。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创设情景
播放音乐《黄土高坡》感受大西北的旷远、辽阔、苍凉、岑寂、广漠、蛮荒……这无不体现一个“大”字。大西北有长河落日、大漠孤烟,有秦汉明月、千年关阙,有搅云长幡,有羌笛之怨。久远的丝绸之路、伟大的敦煌壁窟……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形成了她特有的神秘,充满了诱惑。大多数人到大西北,都会油然而生一种朝圣的庄严。我们今天来学习高建群的《西地平线上的落日》,来体验大西北的日落,体验世间的“大美”。
活动2【测试】预习检测
一、作者:(教师在准备学案时填好,学生只是了解一下就行)
高建群西安临潼人,生于1953年12月2日。国家一级作家,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跨世纪三五人才。当代重要西部小说家,其代表作长篇小说《最后一个匈奴》是新时期中国长篇小说领域重要收获之一。此外还有长篇小说《六六镇》、《古道天机》、《愁容骑士》,中篇小说《雕塑》、《大顺店》、《刺客行》、散文集《新千字散文》《我在北方收割思想》、《穿越绝地》、《惊鸿一瞥--作家高建群眼中的西部》等重要作品问世,也都拥有大量读者,并取得广泛影响。被誉为浪漫派文学最后的代表人物,中国文坛罕见的具有崇高感、古典精神和理想主义色彩的重量级作家。
二、字词注音
诞语安谧攫来恍若梦境瘴气惊骇胭脂
三、初步感知:(解决写了什么的问题)
1、概括全文内容的一句:
而在所有雄伟的风景中,落日大约是最令我震撼的了。
2、本文写了哪两个地点的落日:高原落日,荒原落日。
3、全文采用什么结构:总分结构。
活动3【活动】读文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学生只有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前提下,才能更好的理解文章,体会作者的情感。)
活动4【活动】分析落日图
描画落日图
文章写了两次落日,小组讨论学习落日图并交流结果。先看第一次落日,在什么地方看见的?
明确:甘肃的定西高原上。
作者是如何描写的?
明确:像勒勒车轮子一样的落日。柔和、美丽、安谧的落日。一轮血(xuè)红的落日。给人不真实感觉的落日。跳跃的、颤抖的落日。温情的落日。
能抓住特征,运用形容词及动词来概括,很好,我们来欣赏第二次落日,找出描写的语句。
明确:一枚灰白色的五分钱硬币。不经意回头时,突然看见一轮血红的落日。它是那样鲜艳、温柔。西天半空悬着的胭脂色的落日。
写第二轮落日时,作者想到了罗曼·罗兰笔下的谁?他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
明确:约翰·克利斯朵夫。英雄形象。由此第二轮落日可称为“英雄落日”。
欣赏落日图
下面请同学们细读课文,有两轮落日,你更喜欢哪一轮,为什么呢?
明确:我最喜欢第二轮落日。因为中午一过,就感觉弥漫着死亡,落日就像一枚灰白色的硬币。黄昏时,才回光返照般,一瞬间变成一轮血红的落日停滞在那里。
明确:我喜欢第一轮落日,首先它给人非常奇异的感觉。第二个原因是它的色彩。
师:奇异如何体现?
生:奇异源于它的形状,像勒勒车的轮子,像民间剪纸。
师:你谈得很有道理,这是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是它的色彩,读原文它是什么颜色?
生:像写春联时用的红纸。
师:很棒,我想和你一起体会这个比喻。我把“写春联”去掉,红纸还在,柔和还在,美丽还在,安谧还在。“但意味却差得很远了,“写春联”强调了什么?
生:(齐答)喜庆!年味!团圆!文化!
师:对!落日虽是落日,可绝没有李商隐“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哀伤。它是有生命的,它是永不落的,春联是我们民族的象征之一,比喻得非常漂亮。他喜欢得很有道理。
我请这位同学读,其他同学找反复描写落日的三个动词。读“落日在沉入地平线以下”那一段。
师:很有感情,你们的答案是?
生:跳跃、颤抖和注视。
师:我想问问,“跳跃”的方向是向上还是向下?(向上)
他写的却是什么日?(落日)这意味什么?
什么叫“注视”?就是一般看吗?(不是,应是仔细地观察)还暗含什么感情?(深情)“注视”的对象是什么?(人间)
还有“颤抖”多数描写的是人还是物?(人)为什么要给予落日人性化极强的动词?这三个问题,大家一起想。写落日作者写到了三次跳跃,两次注视还有两种颤抖。写出了高原落日什么样的一种状态?什么样的一种美?
生:写出了一种深情的美。
师:这词用得真好。很有发现加判断力。这轮太阳是有生命的,它更象征生命!在这贫瘠的、荒无人烟的,生命已经成为奇迹的地方,它仍然诉说生命的美与痛苦,执著于人间,深情的注视人间不肯离去,这轮落日难道它不动人吗?它肯定是动人的!同学们继续谈。
生:我比较喜欢第二轮落日。它给人的感觉是庄严而神圣的,有一种悲壮感。
师:你这种感觉非常好,这种庄严神圣来自于什么?我想先问一个问题:你知道“罗布泊”吗?
生:知道。
师:“罗布泊”在哪个沙漠的中心?
生:塔克拉玛干。
师:人文底蕴非常厚。它被称为“无人区”,是死亡的象征。文中描写这死亡之地、死亡之海,有何作用?
生:为下文写落日辉煌的一幕做铺垫。
师:所以你感受到落日庄严而神圣,有一种悲壮感。落日它就是英雄。给我们带来天地的大美,让我们感受到什么是崇高,当我们面对死亡的时候,我们应该知道怎样去生活,追求生命的意义。
(同学们在研读落日图时,有理有据,表达流畅,思维很敏捷。但我们不可能在四十五分钟内求尽,因为一千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落日。)
活动5【活动】小结
主旨:本文通过两次对落日的细致刻画,描绘了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令人惊异的辉煌的壮美,抒发了他对“世间有大美”的独有感受。通过对庄严、神圣和具有悲剧感的落日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死亡的严峻思考。
写作特点:1.文章采用总分式结构,并且在每个大的部分和小的层次之间使用标志性的语句,使得行文的脉络清晰。如“第二个带给我深刻记忆的是罗布淖尔荒原上看日落。”
2.写景能突出地域特征。作者对落日的描写,能结合西域的风情,比如,用勒勒车的轮子、墙壁上画着一个姑娘的红脸蛋来比喻落日。
活动6【活动】板书设计
板书设计:
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
环境:黯淡
定西高原落日
{颜色:血红
}
平静、从容、神圣、庄严
形态:像勒勒车的轮子
西沉过程:依恋、贪恋、梦境
环境:压抑
反衬
罗布淖尔荒原落日
{颜色:灰白--辉煌
}悲剧感
形态:五分硬币
活动7【作业】当堂训练
【当堂训练】(由于时间不够,这几个题学生做在上交作业本上)
1.给下面句子中加点字注音,给拼音写汉字。
⑴……“世间有大美”这句话,决不是一时偶然而发的dàn()语。
⑵我说它像勒勒车的轮子,只是一个顺手jué()来的想法,它当然较这轮子要大得多。
⑶四周瘴()气雾ǎi()弥漫,我们感到如同走入地狱,走入鬼域。
⑷罗布淖尔荒原上的大地混沌()一片,灰蒙蒙的。
2.补充完整下列四字词语。
一平如___回光___照适___其时焦___不安喷___而出
3.从后面括号内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横线处。
⑴中亚细亚地面上独特的地貌,(奇异奇丽奇特)的风光,每每令我惊骇,叫我
明白了“世间有大美”这句话。
⑵太阳(停驻停留停滞)在那里,模糊的群山轮廓线托扶着它。
4.下列句子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A.一轮血红的落日像一辆勒勒车的轮子,静静地停驻在那里。
B.我们互相看着对方的脸,每个人的脸都泛着红光。我们感到自己像在画中。
C.它是那样鲜艳、温柔,就像我早年间,家里的墙壁上画着的一个姑娘的红脸蛋。
D.地平线上那一轮胭脂色的物什,终于从我们的眼前魔术般消失。
5.文学常识填空。
《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一文的作者是()代作家(),本文写了二次观日落,
即(
)与(
)。
活动8【活动】教后反思
【教学反思】
《西部地平线上的落日》导学案课堂教学设计的主导思想是突出对文章本身审美韵味的把握,培养学生的审美探究能力,使学生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等方面有所收获。文中运用了联想的方法,对落日的描写中引进了文学和历史文化典故,不仅增加了文章的历史文化韵味,更是对“世间有大美”之深刻诠释。故要培养学生欣赏感悟自然美、悲剧美、英雄美的能力。
课后,对这堂课的教学主要有以下三点感悟。
第一,强调预习。由于本篇文章脉络较为清晰,但内容和深层挖掘的东西较多,所以一定要让学生做好较充分的预习工作,在掌握生字词的基础上,熟读课文,初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第二,注重研习。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让学生与文本亲密接触,这堂课在这一点上做得还不够好。因此,我想,如果在这堂课开始时,就设计一个赏析环节,让学生谈一谈哪一次落日写得最好或者他们最喜欢哪次落日,并说说理由,在此基础上,再加强朗读和赏析的能力。这样,学生可能会更快地融入文本。
第三,深入探究。本文不仅仅是对自然的感悟和倾听,还有从大自然的感悟中引发的对生命对历史等的思考,应该引导学生对文本的深层内涵进行探究、思考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