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蚂蚁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理解、感悟文章主旨。
2.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
3.通过学习本文,加深学生对生命的感悟,从而更好的迎接生活。
2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逐渐脱离稚嫩,接近成熟,在很多的问题上已经开始有了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和想法,因此在某些程度上,教师要做的最好便是启发、启迪,深度发掘学生的创造力和思考力。
3重点难点
理解文章主旨,加深学生对生命的感悟,从而更好的迎接生活。
4教学过程
导入:
“远看芝麻撒地,近看黑驴运米,不怕山高道又远,只怕跌进热锅里。”
这是一个谜语,大家猜一猜谜底是什么?不错,蚂蚁,那么在你看来蚂蚁具备怎样的特征呢?
(学生自己回答问题)
老师总结:蚂蚁是一种微小的生物,他们是团结的象征,他们勤劳而灵敏,今天,我们一起进入南帆的《蚂蚁》。
作者介绍
南帆,本名张帆,当代学者。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和文学理论研究,目前已出版了《理解与感悟》《冲突的文学》《阐释的空间》《文学的维度》等多种学术著作。主要的散文作品有《文明七巧板》《星空与植物》《追问往昔》《自由与享用》等。
整体感知
1.听读课文,标记段落及重点字词。
2.思考:
㈠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㈡若是将课文分层,可以怎么分?
注音、解释
畏畏缩缩 wèi 偷渡 tōu 透彻 chě
谨慎 jǐn shèn 左顾右盼 pàn 试探 tàn
摇晃 huàng 嗅 xiù 义无反顾 gù
饼干屑 xià 打量 liang 瞬息 shùn
涵义 hán 渺小 miǎo 怜悯 mǐn
居高临下 lín 顷刻 qǐng 捻成 niǎn
碎末 suì 蹒跚 pán shān 戳破 chuō
感慨 kǎi
文章讲解
㈠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讲述了一只蚂蚁在我的书桌上发现了饼干屑,并在我的面前扛着饼干屑离开的故事。
㈡若是将课文分层,可以怎么分?
(1—5段)一只蚂蚁爬上书桌并发现了饼干屑的过程。(叙事)
(6—9段)作者看到蚂蚁所引发的个人感慨。(议论)
齐读课文,思考:
①这是一只怎样的蚂蚁?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来?
②蚂蚁在发现饼干屑时有着怎样的举动?
③作者看着蚂蚁爬上他的书桌上、爬过他的稿纸时是怎样的态度?又有何感慨?
精读课文
①这是一只怎样的蚂蚁?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来?
微小、胆怯、自足、勇敢
透彻晶莹,没有一点杂质(外貌描写)
畏畏缩缩、谨慎、义无反顾、信念坚定(神态描写)
迈、试探、摇晃(动作描写)
②蚂蚁在发现饼干屑时有着怎样的心情和举动?
停、晕、打圈子、冲、尝、退、打量(动作描写)
心情是惊奇、快乐(心理描写)
③作者看着蚂蚁爬上他的书桌上、爬过他的稿纸时是怎样的态度?又有何感慨?
态度:静静的观察
感慨:
(1)可怜的小东西,多么渺小的幸福!
(2)我并没有感到自己比蚂蚁优越。
(3)它的幸福是货真价实的。
(4)蚂蚁是令人感慨的动物。我不知道我是在感慨我自己吗?
这种感慨实际是对生命的悲悯、同情,对自足与眼前幸福的反思,对无法主宰自己命运的无奈,对生命意义的冷静思考。
合作与探究
1.再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为什么会说蚂蚁“快乐得就要晕过去了”?这样写有何好处?
(2)为什么说蚂蚁的幸福是“渺小”的?
(3)为什么作者说“我并没有感到自己比蚂蚁优越”?
(4)为什么说“蚂蚁是令人感慨的动物”?
2.如果让你用6个词概括作者笔下的蚂蚁你怎么说?
畏缩、孤独、谨慎、快乐、可怜、幸福
老师寄言
人和蚂蚁一样,在偌大的地球只是沧海一粟,渺小非常,我们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但是我们既要学会知足,学会把握眼前的幸福!还有看到未来,创造长久的价值。
作业布置
试着选择一种小的生物,以它的角度来观察我们的世界,并以“我的一天”为题,写一篇小习作,字数要求,不少于300字。
课件18张PPT。远看芝麻撒地,
近看黑驴运米,
不怕山高道又远,
只怕跌进热锅里。蚂 蚁南 帆 作者介绍 南帆:本名张帆,当代学者。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和文学理论研究,目前已出版了《理解与感悟》《冲突的文学》《阐释的空间》《文学的维度》等多种学术著作。主要的散文作品有《文明七巧板》《星空与植物》《追问往昔》《自由与享用》等。
整体感知1.听读课文,标记段落及重点字词。
2.思考:
㈠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㈡若是将课文分层,可以怎么分?注音、解释畏畏缩缩 偷渡 透彻 谨慎
左顾右盼 试探 摇晃 嗅
义无反顾 饼干屑 打量 瞬息
涵义 渺小 怜悯
居高临下 顷刻 捻成 碎末
蹒跚 戳破 感慨 注音、解释畏畏缩缩 wèi 偷渡 tōu 透彻 chě
谨慎 jǐn shèn 左顾右盼 pàn 试探 tàn
摇晃 huàng 嗅 xiù 义无反顾 gù
饼干屑 xià 打量 liang 瞬息 shùn
涵义 hán 渺小 miǎo 怜悯 mǐn
居高临下 lín 顷刻 qǐng 捻成 niǎn
碎末 suì 蹒跚 pán shān 戳破 chuō
感慨 kǎi 整体感知㈠课文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本文讲述了一只蚂蚁在我的书桌上发现了饼干屑,并在我的面前扛着饼干屑离开的故事。整体感知㈡若是将课文分层,可以怎么分?
(1—5段)一只蚂蚁爬上书桌并发现了饼干屑的过程。(叙事)
(6—9段)作者看到蚂蚁所引发的个人感慨。(议论)齐读课文,思考:①这是一只怎样的蚂蚁?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来?
②蚂蚁在发现饼干屑时有着怎样的举动?
③作者看着蚂蚁爬上他的书桌上、爬过他的稿纸时是怎样的态度?又有何感慨?
精读课文 ①这是一只怎样的蚂蚁?从哪些词语中可以看出来?
微小、胆怯、自足、勇敢
透彻晶莹,没有一点杂质(外貌描写)
畏畏缩缩、谨慎、义无反顾、信念坚定
(神态描写)
迈、试探、摇晃(动作描写)
精读课文 ②蚂蚁在发现饼干屑时有着怎样的心情和举动?
停、晕、打圈子、冲、尝、退、打量
(动作描写)
心情是惊奇、快乐(心理描写)
精读课文③作者看着蚂蚁爬上他的书桌上、爬过他的稿
纸时是怎样的态度?又有何感慨?
态度:静静的观察
感慨:
(1)可怜的小东西,多么渺小的幸福!
(2)我并没有感到自己比蚂蚁优越。
(3)它的幸福是货真价实的。
(4)蚂蚁是令人感慨的动物。我不知道我是在感慨我自己吗?
精读课文 这种感慨实际是
(1)可怜的小东西,多么渺小的幸福!
对生命的悲悯、同情。
(2)我并没有感到自己比蚂蚁优越。
对生命意义的冷静思考。
(3)它的幸福是货真价实的。
对自足与眼前幸福的反思。
(4)蚂蚁是令人感慨的动物。我不知道我是在感慨我自己吗?
对无法主宰自己命运的无奈。 合作与探究再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为什么会说蚂蚁“快乐得就要晕过去了”?这样写有何好处?
(2)为什么说蚂蚁的幸福是“渺小”的?
(3)为什么作者说“我并没有感到自己比蚂蚁优越”?
(4)为什么说“蚂蚁是令人感慨的动物”?合作与探究如果让你用6个词概括作者笔下的蚂蚁你怎么说?
畏缩、孤独、谨慎、
快乐、可怜、幸福蚂 蚁爬上书桌越过阳光地带爬过稿纸发现饼干屑返回畏畏缩缩、偷渡者透彻晶莹谨慎、左顾右盼、下定决心、义无反顾、信念坚定惊奇、快乐得就要晕过去竭尽全力、蹒跚发现观察怜悯感慨拟人化的手法,大词小用,使得文章的语言风趣幽默,描写传神生动。
作者用心观察蚂蚁的一举一动,并赋予蚂蚁的每一个动作以人一样的思考,趣味盎然。课堂小结人和蚂蚁一样,在偌大的地球只是沧海一粟,渺小非常,我们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但是我们要学会知足,学会把握眼前的幸福!作业布置试着选择一种小的生物,以它的角度来观察我们的世界,并以“我的一天”为题,写一篇小习作,字数要求,不少于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