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两首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诗两首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08 22:02:33

文档简介

诗两首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朗读诗歌并背诵,要分清节奏,念准重音,读出感情。
2、激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积累创造思维的体验。
3、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4、了解两首诗的写法和风格。
2学情分析
《望庐山瀑布》 学生在小学已经学过,而《站立起来的水》语言比较浅显,因此,我着重于学生对诗歌的内涵的感悟及联想和想象能力的培养。
3重点难点
1、领悟诗歌的思想感情。
2、了解两首诗的写法和风格。
3、激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积累创造思维的体验。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设置情景
大山里的水什么话都没有说。但是,柳宗元看完了“凄神寒骨”;于坚看完了“有湿透的话要说”;朱自清看完了“不禁惊诧”。今天也让我们的情感跟随作者去驰骋,去体验“海阔凭我跃,天高任我飞”的舒畅吧!
活动2【活动】走进作者:
李白,(公元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坛最杰出的代表人之一,是我国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请同学们回忆李白的有关作品。
活动3【导入】自主学习,整体感知。
1.读诗歌: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课文《望庐山瀑布》,注意停顿、节奏,试背诵。
2.悟诗意:
根据课下注释初步自学。
学生在课本上标注,然后口答展示。
教师指导理解本诗的意思。
活动4【活动】再读课文,合作探究
1.议手法
诗中哪几句是作者望到的景色?作者运用了哪些写法?
哪些是作者想象到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前三句是王道的景色。最后一句为想象。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可看做实写,后面的“挂前川”、“三千尺”、“银河落九天”则是作者展开联想和想象,采用夸张的写法,是虚写。
2.激诗情 合作探究,靠近诗人的肩膀。
同学们,让我们站在诗人的肩边与诗人一起看景、一起写诗。来体会作者的情感。
师总结: 通过对庐山瀑布雄伟壮丽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活动5【活动】走进《站立起来的水》  读一读,想一想:
走进《站立起来的水》读一读,想一想:
1..从文中那些语句可以看出作者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
2.作者从那些角度来描写水?
生讨论,师总结:视觉:失声叫喊—大笑
听觉:玩耍—驱赶——展览,演出
3.悟诗情:作者仅仅是在写水吗?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明确:诗中描写了惊恐万状的、顽皮任性的、意志坚强的瀑布。这瀑布有着波澜壮阔的气势,有着一泻千里的声威。这是意志的丰碑。
活动6【导入】.比较探究
两首诗写法有何异同?
总结:不同:角度不同写法不同。
共同点:运用修辞,融情于景。
活动7【活动】你一言我一语
学习了本文你受到了哪些启发?
活动8【作业】课后作业
课外作业:一朵鲜花,一片绿叶,一棵小草,往往使你流连于眼前的“小美”;一座巍峨耸立的山峰,一条奔腾不息的河流,一片浩澣无垠的沙漠,又常常让人惊诧于世间的“大美”。是的,生活处处皆有美,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记下属于我们的那份感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