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高梁桥记 袁宏道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游高梁桥记 袁宏道 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09 08:45: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6张PPT。游高粱桥记袁宏道
学习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注释或工具书,通过互助探究理解文意,掌握重点文言字词。
2、通过朗读、赏读、品读,体味作者情感,学习通过景物对比衬托表现特殊情趣心志的写法。
3、学习作者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科学的人生观。 作者简介:袁宏道(1568—1610) 明文学家。字中郎,号石公,湖广公安(今属湖北)人 。万历进士官吏部郎中。与兄宗道、弟中道,并称“三袁”,为公安派创始者,文学成就居三袁中之首。诗文强调抒写“性灵”,在一定程度上突破儒家思想束缚。作品真率自然,内容多写闲情逸致,部分篇章反映人间疾苦,对当时政治现实有所批判。 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袁宏道收到在京城任职的哥哥袁宗道的信让他进京,他只好收敛起游山玩水的兴致,来到北京,被授予顺天府教授。他和袁中道兄弟二人就是在这个时期写下这篇游记的。检查读音筵yán侑yòu麟鬣lín liè趺fú诟gòu窈窕yǎo tiǎo缙绅jìn shēn岚lán茗míng高梁桥在西直门外,京师最胜地也。两水夹堤,垂杨十余里,流急而清,鱼之沉水底者,鳞鬣皆见。精蓝棋置,丹楼珠塔,窈窕绿树中。而西山之在几席者,朝夕设色以娱游人。当春盛时,城中士女云集,缙绅士大夫,非甚不暇,未有不一至其地者也。
【胜】优美的。【夹】夹着 【鬣(liè)】鱼下巴旁的小鳍。【皆】全,都 【精蓝棋置】佛寺星罗棋布。精,指精舍,僧人的住所。蓝,伽(qié)蓝,也就是佛寺。【窈窕】原意指体态美好的样子,这里形容建筑物的秀雅。【几(jī)席】座席。几,古代安放在座位旁以便凭靠的小桌子。【娱】娱乐。【春盛】春意浓盛。【云集】(许多人)像云一样从四面八方聚集在一起。【缙绅(jìn shēn)】官宦之人。古代为官者插笏〔hù,朝会时所执的手板〕于绅。缙同“搢”,插。绅,束腰的大带子。【暇】空闲。 三月一日,偕王生章甫、僧寂子出游。时柳梢新翠,山色微岚,水与堤平,丝管夹岸。趺坐古根上,茗饮以为酒,浪纹树影以为侑,鱼鸟之飞沉,人物之往来,以为戏具。堤上游人,见三人枯坐树下若痴禅者,皆相视以为笑。而余等亦窃谓彼筵中人,喧嚣怒诟,山情水意,了不相属,于乐何有也。少顷,遇同年黄昭质拜客出,呼而下,与之语,步至极乐寺观梅花而返。【王生章甫、僧寂子】王生指王袗(zhěn),字章甫,袁氏兄弟的诗友。寂子,一和尚名,其人不详。 【微岚(lán)】山中薄薄的雾气。 【丝管】指音乐。丝,弦乐器。管,管乐器 ?【趺(fū)坐】双脚交叠而坐。【茗(míng)饮】饮茶。茗,茶。  【侑(yòu)】用奏乐或献玉帛劝人饮食。 【沉】游动。【以为】作为。 【枯坐】无所事事地干坐着。【若痴禅者】像傻和尚的样子。 【余】我。【亦】也。【窃】私下。【谓】认为。【彼】那些。【筵(yán)中人】设席饮酒的人。 【诟(gòu)】骂。 【了不相属(zhǔ)】全不相关。属,关连。了,全。 【少顷】过一会儿。 【同年】同榜登科者。【黄昭质】黄炜(wěi),字昭质。【呼】打招呼。 【极乐寺】位于高梁桥西约三里处。 探究讨论
1、文章第一段写了哪些内容?作者对高粱桥景色总体印象怎样?描写高粱桥景色的句子有哪些?
2、“鱼之沉水底者,鳞鬣皆见”采用了什么描写手法?
3、怎样理解“当春盛时,城中士女云集,缙绅士大夫非甚不暇,未有不一至其地者”这句话?品读赏析置身于风景优美的大自然中,作者一行人游览观景时的行为(行为、神态、心理)是怎样的?你能从中品出作者内心的情感吗?
游玩时,看到“喧嚣怒诟的筵中人”有什么感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主题思想的把握
课文通过描绘与朋友游玩高粱桥的经历,表达了作者娱情山水,喜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写作特色赏析
(1)采用白描手法;
(2)语句精练,用词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