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生借书说 教学设计
1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袁枚及其作品,掌握课文中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而、为”的用法。2.过程与方法: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读读、讲讲、练练,力争在课内熟读成诵;研读重点语段,学习本文运用对比阐明道理的方法;通读全文,了解本文以理服人又以情动人的写作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本文阐述的“书非借不能读也”的道理,认识克服困难,勤奋学习的重要性。
2学情分析
八年级第二学期的学生在课堂上已经学习了十几篇的文言文,而且课外也接触了不少文言文。所以他们已有了一定的文言文语感,而且也积累了一些文言文常用词语的用法.这篇短文可读性强,文字也不算很深,学生理解大意应该不难。但是他们毕竟才是初二的学生,以他们现阶段的生活阅历和接受能力,难以完全理解文中袁枚所要表达的感情.基于此种情况,本堂可课以学生自主展示为主,这才能让学生真正受益,而对于内容则对对比手法点到为止,不作过深的讲解。
3重点难点 这是一篇自读课文,从编者的意图和本单元的教学目标看,理解“书非借不能读”这一观点是学习的重点作为文言文教学,课文诵读、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也是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是对比写法的运用,以及作者围绕中心论点层层论证的论证方法。
4教学过程
活动1【讲授】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袁枚及其作品,掌握课文中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而、为”的用法。2.过程与方法: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读读、讲讲、练练,力争在课内熟读成诵;研读重点语段,学习本文运用对比阐明道理的方法;通读全文,了解本文以理服人又以情动人的写作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本文阐述的“书非借不能读也”的道理,认识克服困难,勤奋学习的重要性。
活动2【讲授】教法及学法指导
在教法上,采用“快乐学堂理念下的五环教学法”组织教学,基本环节为:出示目标,以标导航;自主学习,以学显效;展示交流,以展增效;点拨提升,以评促效;检测验收,以测达标。通过教师、学生和文本的平等对话,在学习文本的过程中体验美的语言,美的形象,美的情感,在体验中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课前指导学生利用网络、图书等搜集、整理信息,依据《自主学习提纲》完成自主学习任务。课堂中侧重于学生学习效果的展示。改变陈旧的师者在讲台上滔滔不绝,“我讲你听”;学生在下面目不斜视,“你问我答”的教学模式。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在文学阅读中,不求“标准答案”。对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给予集中讲授。
学法指导上,教会学生调节学习心理,掌握知识建构的方法。文言文教学实质上就是指导学生阅读文言文。因此,文言文教学方法的改革就是要探究或创造科学高效的阅读方法:即“导引自读(布置预习任务)——诵读展示(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圈点质疑(对文章的词句疏通、内容理解、写法意境等方面的疑难提出问题进行探究并预备展示)——感悟品味(再读品味,达到与作者情感的共鸣)——拓展延伸”五步阅读法。
活动3【活动】课堂展示步骤 v诵读(把握停顿、重音、语气、节奏)v基础知识(文体知识、题目、作家及注音等)v疏通文意(课文内容、重点字词、语句翻译)v词类归纳(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v内容理解(重点语句含义、情感、主题等)v写作特色(论证结构、论证方法、语言特色等)v质疑探究v拓展延伸(比较阅读、改写、相关知识积累)v收获感悟
活动4【活动】学生课堂展示内容
学习效果展示,学生按照事先划分的任务上台展示自学效果。
第一步:诵读我是小行家(读、说、评)
第二步:基础知识我来讲(展示文体知识、题目、作家、代表作等)
第三步:文意疏通我能行(课文内容关键字词、语句品析)
第四步:课文内容我梳理(结构、线索、情感、主题、艺术特色等)
第五步:质疑探究我最爱(幻灯片)
第六步:拓展延伸我积累(改写、相关词句、知识积累)
活动5【活动】对比阅读
如何看待“借书不还,天打雷劈”和“书非借不能读也”这两种看似矛盾的观点?
活动6【测试】当堂训练 v1.翻译句子,解释加点的词。v (1)授以书而告之( )v (2)非独书为然( )v (3)若业为吾所有( )v2.下面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没有变化的一项是( )v A. 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v B. 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v C. 子孙弃者无论焉v按要求填空。v (1)《黄生借书说》选自《_______》,作者是_______(朝代)的_______,字________,号_________,又号_________。与本文中“汗牛塞屋”意思相同的一个成语是 ;这两个成语都是用来形容 。v (2)“说”是古代的一种_____________的文体,课题的“说”是________意思。v (3)课文中的第一人称代词有________,写出3个自己所学过的第二人称代词 。v (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采用 的论证方法。v D. 若业为吾所有v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与例句中的“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v 例:若业为吾所有v A. 非独书为然v B. 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v C. 为一说,使与书俱v D. 而身为宋国笑v (4)姑俟异日观云尔( )( )v (5)归而形诸梦( )v (6)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 )( )
活动7【作业】作业 把自己束之高阁的某一本书拿出来,认真读读。也可用“书不借也能读”为题目,写写自己的感受。
活动8【活动】设计背景
设计背景
翻转课堂是近两三年新出现的一种教学模式,它实现了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将传统课堂中知识的传授转移至课前完成,知识的内化则由原先课后做作业的活动转移至课堂中,最大化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实现了个性化学习,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虽然起源于美国,但和我国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杜郎口中学的“三环六步”教学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倡导“学后教”“把课堂还给学生”。目前,翻转课堂已经掀起了网络时代教育的重大变革,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近年来,我一直致力于推进我校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在学习借鉴的基础上形成了“快乐学堂理念下的五环教学法”,其要义就是“翻转”;此模式实施两年多来,得到了师生、家长一致认可。我这次之所以在不惑之年还和年轻人拼着参加这次课改优质课评选,出发点就是想借这个平台把我们的做法宣传出去,使这种教学模式得到语文教学界的重视和认可;还要传递一个信息:语文教师要从“台前”退到“幕后”,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的“生态环境”,以绿色生态课堂,使学生在有限的时空中,愉快地学习,聪明地学习,轻松地学习,高效率地学习。教师不要因“不放心”而“不放手”,越俎代庖,把有限的课堂时间当成教师表演的舞台,而忽略了学生的感悟。
课件11张PPT。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 语文 八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黄生借书说袁 枚学习目标2.过程与方法:熟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读读、讲讲、练练,力争在课内熟读成诵;研读重点语段,学习本文运用对比阐明道理的方法;通读全文,了解本文以理服人又以情动人的写作特点。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本文阐述的“书非借不能读也”的道理,认识克服困难,勤奋学习的重要性。1.知识与能力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袁枚及其作品,掌握课文中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而、为”的用法。学习内容步骤诵读(把握停顿、重音、语气、节奏)
基础知识(文体知识、题目、作家及注音等)
疏通文意(课文内容、重点字词、语句翻译)
词类归纳(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内容理解(重点语句含义、情感、主题等)
写作特色(论证结构、论证方法、语言特色等)
质疑探究
拓展延伸(比较阅读、改写、相关知识积累)
收获感悟
黄生借书说 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 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黄生借书说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行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黄生借书说 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为一说,使与书俱。 学情检测1.翻译句子,解释加点的词。
??? (1)授以书而告之(??? )
??? (2)非独书为然(??? )
??? (3)若业为吾所有(??? )
??? (4)姑俟异日观云尔(??? )(??? )
??? (5)归而形诸梦(??? )
??? (6)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 )(??? )
2.下面句中加点的词古今意义没有变化的一项是(??? )
??? A. 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 B. 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
??? C. 子孙弃者无论焉
??? D. 若业为吾所有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与例句中的“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例:若业为吾所有
??? A. 非独书为然
??? B. 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 C. 为一说,使与书俱
??? D. 而身为宋国笑按要求填空。
??? (1)《黄生借书说》选自《_______》,作者是_______(朝代)的_______,字________,号_________,又号_________。与本文中“汗牛塞屋”意思相同的一个成语是 ;这两个成语都是用来形容 。
??? (2)“说”是古代的一种_____________的文体,课题的“说”是________意思。
??? (3)课文中的第一人称代词有________,写出3个自己所学过的第二人称代词 。
??? (4)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采用 的论证方法。作业 ??? 把自己束之高阁的某一本书拿出来,认真读读。也可用“书不借也能读”为题目,写写自己的感受。 ? 让书香伴我们健康成长谢谢指导!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