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孔孟论学习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7. 孔孟论学习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1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09 09:27:26

文档简介

7. 孔孟论学习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在表演中加深对所学《论语》名句的理解,扩大积累。
2.了解传统文化,传承中华经典,提升诵读能力,。
3.受到经典文化熏陶,懂得尊师重教,做到知书达礼。
2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不断进步,能够自主开展一些课堂展示活动,且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可塑性;单纯的讲授课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掌握知识的效率也很低。正值学校读书节活动,借助经典诵读的舞台,我精心设计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表演,通过穿越式地再现孔子讲学的历史画面,让学生回顾经典,温故知新的同时,接受传统文化的洗礼,养成诵读经典的习惯。
3重点难点
2.了解传统文化,传承中华经典,提升诵读能力,。
3.受到经典文化熏陶,懂得尊师重教,做到知书达礼。
2.了解传统文化,传承中华经典,提升诵读能力,。
3.受到经典文化熏陶,懂得尊师重教,做到知书达礼。
4教学过程
剧本:
主持人: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无数文人墨客留下了多少传唱千古的浪漫诗词。那些历久弥新的诗词歌赋,在历史的长河中,曾经多少次鼓荡着英雄儿女誓死卫国,又多少回把我们缱绻的思念寄托。哪些描摹山水的文字,彩绘出了祖国的壮丽山河;哪些精妙绝伦的辞采,尽显出华夏文明的气魄。
寻根!你想知道是个的源头在哪里吗?在熟诵那些经典诗歌的时候,你是否记得有一位先贤的名字叫孔丘,你是否知道有一部经典的范本叫《诗经》?正是孔丘搜集300余篇雅乐、民风,编纂成集,才有了《诗经》。而《诗经》正是中国诗歌真正的源头。
听,孔子的弟子们在吟诵的是哪一首?
众弟子齐诵:《关雎》
孔子:《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诗经三百零五篇,其内容思想纯正,没有邪恶的东西)。
冉有:(抄录,并领诵)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众弟子齐诵)
孔子:《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关雎》欢乐而没有淫邪的东西,哀愁但不悲伤。)
冉有:(抄录,并领诵)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众弟子齐诵)
(漆思弓被众人押上)
漆思弓:放开我,我不想死,放开我……夫子救我,夫子救我!
孔子:敢问大人,这孩子因何罪被抓?
队长:此乃公孙钮大人家养奴,公孙大人仙逝大葬,这小奴才是要送去陪葬的,却半路被他逃了。
孔子:人祭乃是陋习。身体发肤授之父母,生杀取夺,怎能由得尔等。
队长:人祭乃是对逝者的悼念,表达一片孝心,这小奴是大人身前所爱之物,理应报答大人之恩,追随大人而去。
孔子:听说公孙大人生前对大人你也偏爱有加,视如亲子,你是否也该尽孝追随公孙大人而去?
队长:孔丘!你!
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队长:孔丘,我们走着瞧。哼!(队长及兵卒拂袖愤愤而去。)
漆思弓:多谢夫子救命之恩,夫子请收下我做您的学生吧!
主持人:好一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夫子请上座。漆思弓,还不快行拜师大礼!
漆思弓:夫子在上,请受弟子一拜!(行拜师礼)
主持人:我们今天特意从遥远的春秋鲁国请来了先贤孔子为大家讲学。夫子,请问您是怎么成为学识渊博的老师的呢?
孔子: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冉有:(抄录,并领诵)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众弟子齐诵)
主持人:夫子,我在学习读书时常常陷入困惑,这是为什么?
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殆。学习和思考二者缺一不可。
(冉有领诵,众弟子齐诵)
曾参:(起身行礼)夫子!
孔子:曾参何问?
曾参:敢问夫子何以立身处世?
孔子:吾十有五而至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冉有领诵,众弟子齐诵)
孔子:曾参
曾参:(行礼)夫子!
孔子:你德行俱佳,众弟子中属你有所成,你是如何要求自己的?
曾参: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冉有:(抄录,并领诵)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众弟子齐诵)
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我等也该回鲁国去了。冉有、颜回,带领众弟子诵诗,向大家拜年。
众弟子齐诵《秦风﹒无衣》
主持人:感谢孔老师万里迢迢来我二农中讲学。这是一点心意,请收下。
(孔子接礼,冉有上,双手接礼。)
孔子:来而不往非礼也。冉有,《诗经》三百零五篇回赠。
孔子:孔丘携众弟子行礼!
课件17张PPT。经 典 诵 读《诗 经》——风 雅 颂——
——赋 比 兴——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孔子的言行思想主要载于《论语》中。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诗经·秦风·無衣 岂曰無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無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無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来而不往非礼也!
——《礼记·曲礼上》
兴于《诗》,
成于礼,
立于乐。经 典 诵 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