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趣 教学设计 (4)

文档属性

名称 意趣 教学设计 (4)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09 09:59: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学时
1教学目标
理解“意”的重要性,懂得如何寻求属于自己的“意趣”
初步理解和把握表现意趣的方法
2重点难点
理解“意”的重要性,懂得如何寻求属于自己的“意趣”
初步理解和把握表现意趣的方法
3教学过程
3.1
第一学时
3.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13
预习展示,感知“意趣”
教师导入:课前,我们对课本内容进行了预习,那么,什么是“意趣”呢?请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预习成果。
(学生举手回答)
学生1:“意”相当于今天说的“主题”、“中心”。
学生2:“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词为卫”。“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
学生3:一篇不太长的文章只能表达一种“意”,形成一条意脉,否则,意多文乱
联系课文,探究“意趣”
一般情况下,一篇不太长的文章只能表达一种“意”。“意趣”就是“意”比较新奇、有趣、耐品味。《梁思成的故事》讲述的是一个拥有“建筑的灵魂”的人,一个将自己与古建筑融为一体的人,其“意”耐人寻味,感人、动人,让人无尽地联想、思考和感叹,这便是文章的“意趣”所在。请结合本单元其他课文具体谈谈其意趣何在。
(可举一课为例)
(学生组内交流,教师参与小组活动,然后分小组展示)
小组1:《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中,作者就把“精神风采”这个“意”,通过5件事详细地表述出来。发生在钱学森身上的事件非常非常多,作者没有一一列举,而是围绕着“意”,挑出最有意思的,把主导的意凸显出来,“主脑”十分明确。
小组2:《科学家的数字武器》中,作者就把“数字武器”这个“意”,论说得非常有趣:通过讲述布鲁卡与古尔德对人脑大小与智力的关系的争论,描述古尔德对数字的“自相矛盾”的态度与行为,以米老鼠身体各部位比例的增加,论证“幼态持续学说”,不但说清了科学家怎样使用数字武器,而且证明了数字武器的作用与局限,文章显得意趣盎然。
小组3:《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中,作者通过详细记叙胡耀邦总书记与钱学森的对话,将钱学森一身正气,淡泊名利的崇高思想境界表现的生动鲜明,从而很好地突出了本文“精神风采”这一“主脑”。
小组4:《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中,关于克隆可以写的方面也是非常多的,可是作者只选了“伦理问题”这一种“意”来贯穿始终,而且这个“意”十分的新奇、有趣。
归纳方法,把握“意趣”
教师提出问题:文章要有一个主题,要尽量使之有趣,那么,
第一,写文章如何来立意?
第二,怎样让文章有“意趣”呢?
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学生根据上一环节自己总结,教师PPT归纳展示)
意在笔先,下笔之前先把“意”想清楚。
意在笔后,如果意趣在起初不是十分清楚,但只要有个核心意趣,就可以动笔,在写作中逐渐明确起来。但要注意,写完以后,要根据最后确定的意趣对全文进行梳理贯通,把不符合的成分删除。
意要独出心裁,“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想别人所未想,写别人所未写。
意要合理、鲜明。符合事物的道理,符合自己的年龄性格。
意要小中见大,用一滴水反射出太阳的光辉,善于通过小事反映出深刻问题。
从“摔跟头”“打瞌睡”写起,习作“意趣”
模拟特定角色讲故事
驾驭汉语的功夫之一,就是对书面语和口语进行转换。这个单元的课文,用的大多是书面语。我们能不能设想一下,用口语讲述钱学森的故事,会有怎样的新趣味?口语交际不仅是个词汇问题,还与交际双方的个性和交际场合有关。首先,讲故事的孩子是什么样的性格,是心直口快还是腼腆含蓄?其次,听故事的是谁,是陌生人还是同学?最后,在什么样的场合讲,是在课堂上还是在放学回家的路上?这些差别都会影响讲故事的具体的方式方法。
假定你是钱学森的孙子或孙女,在课堂上对同学们讲述钱学森的故事
(给学生6分钟,限定150字左右,投影仪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成果)
周同学的习作:
听爷爷说,他本来在海的另一岸的,因为那里的人欺负他,他一生气就走了,后来坐着小船,一直向太阳落山的那地方漂,就到了祖国了。海可大了,要划好几久呢。到了祖国,就造“核弹”什么的东西。那“核弹”是什么呀?在电视上看,“核弹”就是一大朵蘑菇云。在我心中,爷爷是伟大的,因为我念的《史来贺传》中,除了雷锋、焦裕禄、王进喜、史来贺,还有我爷爷的名字!我羡慕死了,心想等我也造一朵蘑菇云给爷爷看。
探究核武器,
导弹无间道,
一腔爱国志,
爷爷,真棒!
教师总结:看来,哪怕对于同一个人物同一件事,每个同学也都有着不同于大人的趣味,不同于别人的趣味,小孩子说小孩话,才有趣味,才真实。
寻找有趣的“意”其实并不太难。曹文轩说,不一定要写“有意义”的事情,也可以写“有意思”的事情。事情,不仅是“事”而且有“情”,有“事”无“情”,就难有意趣。“意思”包括了趣味。不同寻常的大事情有意趣,小事情也可能有意趣,比如,意外的“摔跟头”。关键在于,要把他摔跟头时的好玩的表情写出来,把他狼狈的样子、可笑的神态写出来。先不要问它有什么深刻的含义,意义就在你看他的调皮的眼光中。你用调皮的、欣赏的,甚至有点开心的眼光看他狼狈得好玩,好玩的狼狈,文章就有了趣味,也就有了一定的意义。
连“摔跟头”都可以写,同学们想想,自己身上,有多少有意趣的事和情啊。挑一件,写一写。(给学生10分钟,限定250字左右,以小组为单位展示成果)
李同学习作
“儿童疾走追黄碟,飞入菜花无处寻”孩童时期天真烂漫的故事,又有何人不会有呢?也许就是一年级时吧,家里的院子里种满了花,正因如此,一到春暖花开之时,花园总是被那些不请自来的客人——蜜蜂,注入生机与活力。蜜蜂无疑是大家公认的勤劳,它们总是从这一丛红色的花,飞向那一束紫色的再飞向那一枝黄色的,好像它们总是有忙不完的工作似的。我被它们所吸引,从秋千上跳下,加入它们。可是它们却对我的到来不为所动,只是机械式地,重复地,千篇一律地做着同一件事。我所受的忽视,激发了那不成熟的自尊心——还不如叫做好奇心,于是我决定将蜜蜂请回家,好好招待它们。
决定一旦做出,就不能后悔,我义无反顾得冒着被蛰的生命危险及被妈妈骂的政治风险,开始实施我的计划。我找来一个大矿泉水瓶子回到花园中。蹑手蹑脚地靠近蜜蜂,然后,突然开盖,下扣,收瓶,上盖。一连串完美至极,行云流水般的动作,我成功将一只蜜蜂收入瓶中。蜜蜂好像因为受到了环境改变的刺激,向瓶底拼命冲撞,丝毫没有留在里面的意思。我想这一定是蜜蜂认为我的招待标准太低,看来如果想把蜜蜂留下,一定要下足功夫改善招待环境,将此地挂牌为八星级宾馆。于是我精心从花丛中挑选了几朵鲜花准备送入房中。我小心翼翼地打开瓶盖,就在我捏着花瓣准备把花投入房中的一瞬,蜜蜂亲着我的手指,飞走了......看着空空如也的瓶子和红肿的手指,我愣了。
请同学们对照刚才我们归纳的“把握意趣”的方法,点评一下他的文章,自由发言
学生1:这篇文章很有趣味,把“我”的淘气、顽皮表现出来了
学生2:这篇文章没有把自己大人化
学生3:这篇文章的“意趣”独出心裁
学生4:这篇文章的“意趣”写得不够详细,不够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