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双手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说明文的文体知识。
能力目标:
学会分析文中使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德育目标:
培养学生关注身边事物,进行科学探索的兴趣。
2学情分析
《我们这双手》一文,作者从最完美的工具、文明的反映、与健康关联、充分表达感情四方面,说明了我们这双手的独一无二和它的研究价值。
因为教材编排时,说明文体裁的文章比较分散,所以在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课文内容,还要给学生讲解复习说明文文体的相关知识,以实现培养学生说明文的阅读与写作能力的教学目标。但学生在七年级和八年级上册学过说明文,掌握本文应该比较容易。
3重点难点
重点:从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学会分析文中使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难点:学会分析文中使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视频导入
学生看大约2分钟的双手画沙画的视频。
活动2【导入】二、导语设计
同学们刚刚看到的这段视频是一位十八岁的女孩为感恩父母用灵巧的双手创作沙画的过程。其实我们这双手不仅可以做很多事,还能传达思想、情感。那么我们这双手为什么这般神奇?我们这双手还有什么神奇之处呢?今天就让我们随西班牙当代作家一起走进《我们这双手》去探寻答案吧。
活动3【讲授】三、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将学生分成四人小组,要求学生完成下列学习任务,看谁完成得又快又好。
1、归纳每小节的主要内容。
手的发育过程。
手:最完美的工具手是最完美的工具。
手是人体上最有特色的器官之一。
古人对手的崇拜及手蕴含的深刻含义
手:文明的反映
古代东西方文明对手的崇拜
手指的名称及含义,体现手的重要性。
研究表明,手相与人体的健康有关联。
手:与健康关联
说明手相与疾病的关系。
人手的独一无二,可以运用自如的特点。
手:充分表达感情
手十分灵敏,有利于传达感情。
手势有助于思考、表达和记忆。
2、归纳主题。
主题思想:本文从四个角度说明了我们这双手的功用,写出了我们这双手的独一无二和它的研究价值。
(学生归纳,意对即可)
说明:待学生完成后让每个小组派代表回答。
活动4【讲授】四、文体探究
请同学们接着思考一个问题,今天的课文看起来与前几课是否有些不一样?
本文既不像记叙,也不像议论,而是用了很多说明性的语言,介绍了我们不知道的科学知识。这篇课文与我们七年级下册学过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文是一样的,都是说明文。
我们再复习一下关于说明文的知识:
1、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以解说或介绍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构造、功用、类别等或物理的含义、特点、演变等为主要内容。说明文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兼用记叙、描写、议论。
2、说明顺序主要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3、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画图表等。写作中应根据要求灵活地选用。
4、语言要准确、简洁、通俗。
活动5【讲授】五、分析本文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及语言特色
继续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讨论文中使用了哪种说明顺序,哪些说明方法。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点拨并归纳
1、本文的说明顺序是逻辑顺序。
2、本文中主要使用了列数字、举例子、作诠释、分类别、打比方
3、集体品读课文,总结语言特色:准确,平实
总结比赛结果,掌声送给获胜者。
活动6【讲授】六、拓展延伸:
请给下面的“手”选择义项。
a手稿
b手心手背都是肉
c妙手回春
d神枪手
e手机
(1)人体上肢手腕以下由指、掌组成的部分。——(
)
(2)小巧的,便于携带或使用的。——(
)
(3)亲手写的。——(
)
(4)指本领或手段。——(
)
(5)擅长某种技艺或做某种事的人。——(
)
活动7【讲授】七、小结
大自然创造了许多奇迹,这奇迹中也包括我们熟悉的双手,我们每天用它帮咱们穿衣吃饭,写字学习,没想到它还有那么多我们不知道的秘密,今天学了这一课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这双手。相信同学们也一定对自己身边熟悉的事物产生了探究的欲望,那就让我们多读书,多思考,多研究,解开我们心中一个个疑惑。
让我们用智慧和双手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活动8【讲授】八、布置作业
以《我们着双眼》为题目写一篇科学小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