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双手 教学设计
1新设计
本文是一篇说明文,应在复习说明文文体知识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完成课文赏析阅读。
2教学目标
1.进一步掌握说明文的文体知识。
2.学会分析文中使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3.培养学生关注身边事物,进行科学探索的兴趣。
3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课堂合作探究时男生普遍懒惰,怕动手,更怕动嘴,需要组长一再督促才能完成学习任务。展示交流时可能只注意句子的选择和说明方法的分析,而忽略说明方法的作用。
4重点难点
1.学会分析文中使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2.培养学生关注身边事物,进行科学探索的兴趣。
5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请同学们说说关于“手”的成语。
学生说成语后教师导入:小小一个“手”字竟然创造出这么多的成语,真是奇妙啊!实际上,真的不要小看我们这双手,它的进化对人类的发展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这双手创造了无数财富,创造了人类文明。那么我们这双手为什么这般神奇?我们这双手还有什么神奇之处呢?今天咱们就到《我们这双手》一文中去探寻答案吧。
活动2【讲授】出示学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说明文的文体知识。
2.学会分析文中使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3.培养学生关注身边事物,进行科学探索的兴趣。
活动3【活动】了解文体知识
1.“科学小品文”:也称知识小品或文艺性的说明文。是说明文的一种。它用小品文的笔调借助某些文学写作手法,将科学内容生动形象的表达出来,寓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使读者在文学欣赏中获得科学知识。科学小品一般短小精悍、通俗易懂,语言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
2. 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以解说或介绍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构造、功用、类别等或物理的含义、特点、演变等为主要内容。
3.说明顺序主要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4.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画图表等。写作中应根据要求灵活地选用。
5.说明文的语言要准确、简洁、通俗。
活动4【活动】预习检测
1.给下列黑体字注音。
胚(pēi) 鳍(qí)蹼(pú) 挠(náo)溯(sù) 赭(zhě) 腺(xiàn) 枢(shū)
2.解释下列词语。
截然不同:形容两件事物毫无共同之处。
孤僻:(性格)怪僻、不合群。
3.归纳每小节的主要内容,完成填空。
第一部分:从手的形成、手的构成、手是最有特色的器官之一三个方面用列数字、举列子、打比方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手是最完美的工具。
第二部分:从古人对手的崇拜、东西方文明对手的崇拜、手指承载的文明三个方面按照时间和空间顺序运用作诠释、举列子、分类别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手是文明的反映。
第三部分:从手指与健康的关系、手指与具体疾病的关系两个方面运用作比较、举列子、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手与健康关联。
第四部分:从手的柔韧、手指的灵敏、手势的作用三个方面运用作比较、列数字、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手能充分表达感
活动5【活动】合作探究
一、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全文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每一部分内容分别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介绍了手的什么特点?温馨提示:找出相关句子,说出说明方法,并分析作用。
二、文章语言有何特色?结合具体语句加以分析。例如:在400万年的进化史中,人类的手逐渐演变成了大自然所能创造出的最完美的工具。“最完美”是对手的高度评价,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
活动6【活动】展示补充质疑板书小结
展示组:1——4(一组一部分,A层组织者,D层读句子,C层说明方法,B层分析作用) 。
补充组:5——8。
板书组:9、10组B、C层。
质疑:自由。
小结:课代表。
活动7【测试】当堂检测 1.给下列红色的字注音。蹼( )赭色( ) 孤僻( )腺( ) 捍卫( ) 硕大( ) 睾( )丸2. 四字短语填空眼花( )乱 惟妙惟( ) 因地制( )销声( )迹 巧妙绝( ) 名( )其实3.判断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1)每只手有29块骨头,一些六指人还会多几块。( )(2)当人类的胚胎成长到5周左右时,手就出现了,但非常小,如同鱼鳍一般。( )
活动8【作业】作业练习
1.完成配套练习。
2.运用3——5种说明方法介绍一种熟悉的物品。
课件10张PPT。 我们这双手恩
里
克
·
科
佩
利
亚
斯学习目标 1.进一步掌握说明文的文体知识。
2.学会分析文中使用的说明方法,体会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3.培养学生关注身边事物,进行科学探索的兴趣 。文体知识 1.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以解说或介绍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构造、功用、类别等或物理的含义、特点、演变等为主要内容。
2. “科学小品文”:也称知识小品或文艺性的说明文。是说明文的一种。它用小品文的笔调借助某些文学写作手法,将科学内容生动形象的表达出来,寓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为一体,使读者在文学欣赏中获得科学知识。科学小品一般短小精悍、通俗易懂,语言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 3.说明顺序
4.常见的说明方法
5.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列数据、作比较、下定义、作诠释、摹状貌、画图表等。写作中应根据要求灵活地选用。
准确、平实。 预习检测 1.给下列带点的字注音。
胚( ) 鳍( ) 蹼( ) 睪( )
溯( ) 赭( ) 腺( ) 枢( )
2.解释下列词语。
截然不同:
孤僻:
3.归纳每小节的主要内容,完成填空。
第一部分:从手的 、手的 、手是 三个方面说明了手是 。
第二部分:从 、 、
三个方面按照 和 顺序
说明了手是 。
第三部分:从 的关系、 的关系两个方面说明了手与健康关联。
第四部分:从 、 、
三个方面说明手能充分表达感情。 合作探究: 一、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全文运
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每一部分内容分别运
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介绍了手的什么特点?
温馨提示:
找出相关句子,说出说明方法,并分
析作用。
二、文章语言有何特色?结合具体语句
加以分析。
例如:在400万年的进化史中,人类的手
逐渐演变成了大自然所能创造出的最完美的工
具。
“最完美”是对手的高度评价,体现了说明
文语言的准确性、生动性。
当堂检测 1.给下列红色的字注音。
蹼( )赭色( ) 孤僻( )腺( )
捍卫( ) 硕大( ) 睾( )丸
2. 四字短语填空
眼花( )乱 惟妙惟( ) 因地制( )
销声( )迹 巧妙绝( ) 名( )其实
3.判断下列句子使用的说明方法。
(1)每只手有29块骨头,一些六指人还会多几块。
( )
(2)当人类的胚胎成长到5周左右时,手就出现了,但非常小,如同鱼鳍一般。( )作业练习 1.完成配套练习。
2.运用3——5种说明方法介绍一种你熟悉
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