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梁思成的故事 教学设计 (3)

文档属性

名称 2. 梁思成的故事 教学设计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09 10:16: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
梁思成的故事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扎实记忆基础知识(勘察、轩昂、壮硕等字词),体悟梁思成的人格魅力。
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寓情于叙的写法。3.感受梁思成认真、执著、勇于探索的人格魅力,增强历史文化责任感。
2学情分析
本班54人,男35人,女19人。班级学习气氛浓,纪律有序。同学课堂活动积极,小组合作有效,目标完成较好。
3重点难点
学习重点: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寓情于叙的写法。
学习难点:感受梁思成认真、执著、勇于探索的人格魅力,增强历史文化责任感。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相关链接
1、走近作者
李辉,1956年生,湖北随县人。高中毕业后到山区茶场插队劳动。1976年底到湖北省油泵嘴厂子弟中学任教员。1978年初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1979年开始在报刊发表文学评论等作品。大学毕业后,分配至《北京晚报》任文艺记者,副刊编辑。1986年加入中国作协。1987年调入《人民日报》文艺部任记者。著有《李辉文集》(五卷本)等,包括《文坛悲歌——胡风集团冤案始末》《浪迹天涯——萧乾传》等。他的传记、报告文学作品侧重描写现代知识分子的坎坷命运,具有鲜明的历史感,并能以多种笔调来描写人物各自的特点,影响广泛。其中《秋白茫茫》曾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2.了解背景
梁思成,中国近现代著名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广东新会人。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东京,1923年毕业于清华学校。1924——1927年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学习,1927年2月获学士学位,当年6月获硕士学位。1927年7月至1928年2月在美国哈佛大学研究院研究世界建筑史。1928年3月与林徽因在加拿大温哥华结婚。1928年归国创办东北大学建筑系,后参加中国营造学社研究中建筑史。1946年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1972年1月9日在北京逝世。梁思成的主要作品有吉林大学礼堂和教学楼、仁立公司门面、北京大学女生宿舍、人民英雄纪念碑、鉴真和尚纪念堂。
1993年4月,作者登上了山西应县木塔,观塔思人,为梁思成的精神所感动,后写下此文。
活动2【测试】预习检测
一、文学常识:
①《梁思成的故事》选自《
》,作者-----
,1956年生,湖北随县人,著有《
》,等其中《
》曾获首届鲁迅文学奖。
②梁思成,中国现代著名建筑-----
学家、建筑
---家和建筑师主要作品有-----------------------。
3、.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注音写汉字。
勘(
)查
巍峨(

黯(
)淡
耸(
)立 锈蚀(

逻辑(

轩(
)昂
惋(
)惜
壮硕(
)
4.请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词。
叹为观止:
业已:
轩昂:
巍峨:
顾忌:
钦佩:
黯淡:
锈蚀:
5.速读课文,全文主要讲述了梁思成的几件事?分别表现了他怎样的思想品质?(人物的鉴赏,可以从细节描写入手,比如语言、神态、动作、心理、侧面描写等分析,然后总结人物特征。)
第二学时
合作探究案
细读感悟,提高鉴赏语言的能力,学会寓情于叙的写作手法
探究一:文中写梁思成60年前考察山西应县木塔,作者没有亲眼目睹,为何生动传神,找出具体的语段,说说作者采用哪些手法塑造人物形象?(可以从表达方式和塑造人物的方法赏析)
探究二:梁思成保护日本奈良古城的事,作者为什么说“人们一般都愿意怀着无比钦佩的心情提及此事”,最后又加上一段:听说河北宝坻一座辽代古庙被拆除,他无奈地感叹:“我也是辽代的一块木头",你是怎样理解这两句话?
探究三:
勾画出文中评价梁思成的相关语句,体会表达的意义。
例如:(1)梁思成只能属于这个世纪;
(2)古建筑在他眼里,永远是有生命的物体。一砖一瓦,一根立柱,一处斗拱,一副雕像,都是活生生的存在。
(3)梁思成恰恰在这方面拥有了建筑的灵魂。
(4)他是一个冷静的历史主义者。
(5)一个真正具有文化精神的人,才能发出如此
拓展提升
1、与《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相比,本文与它有在内容和写法上有何异同?
作业练习案
1、配套练习1、2题,组内检测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