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施效颦话语词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识记并理解文中生字词。
2.理解词语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含义。
3.学习作者条理清楚的写法。
2学情分析
我所教的八8班虽然有尖子生,中等生及中等偏下学生是全班学生的主力军,差生比例占全班比例在30%以上。因此当前要下大力气培养尖子生,树立榜样作用。重视中游学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不仅教会他们知识,更要提高他们的能力。
3重点难点
学习本文语言亦庄亦谐,耐人寻味的特点及结构安排条理清晰的特点。
4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说说句子中感冒的含义。
1.我感冒了,浑身不舒服。
2.他这个人对唱歌不感冒。
“感冒”原意是一种病症,而在2句中则是“感兴趣”意思。
作者简介:
王蒙,当代作家。河北南皮人,生于北平。上中学时参加中共领导的城市地下工作。194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从事青年团的区委会工作。1953年创作长篇小说《青春万岁》。1956年发表短篇小说《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由此被错划为右派。1958年后在京郊劳动改造。1962年调北京师范学院任教。1963年起赴新疆生活、工作了10多年。1978年调北京市作协工作。后任《人民文学》主编、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共中央委员、文化部长、国际笔会中心中国分会副会长等职。著有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暗杀—3322》、《季节三部曲》(《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踌躇的季节》);中篇小说《布礼》、《蝴蝶》、《在伊犁》系小说,小说集《冬雨》、《坚硬的稀粥》、《加拿大的月亮》,诗集《旋转的秋千》;作品集《王蒙小说报告文学选》、《王蒙中篇小说集》、《王蒙选集》、《王蒙集》;散文集《轻松与感伤》、《一笑集》;文艺论集《当你拿起笔……》、《文学的诱惑》、《风格散记》、《王蒙谈创作》、《王蒙、王干对话录》;专著《红楼启示录》;自选集《琴弦与手指》以及10卷本《王蒙文集》等。其中有多篇小说和报告文学获奖。作品被译成英、俄、日等多种文字在国外出版。王蒙的作品反映了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的坎坷历程,他也由初期的热情、纯真趋于后来的清醒、冷峻,而且乐观向上、激情充沛,井在创作中进行不倦的探索和创新,成为新时期文坛上创作最为丰硕、也最有活力的作家之一。
文本感知:
1.初读课文,疏通字词。
东施效颦(
)进谗()
诬(
)陷
贬(
)意
谦逊()
反馈(
)
时髦(
)
示瑕求疵(
)(
)
拈(
)花惹草
嗲(
)
媒妁(
)之言惩(
)前毖()后
斟酌(
)(
)
2.本文作者列举语词的本义和新产生的意义,其目的是为了什么?
对我们学习写作有何帮助?
3.本文作者在语言表达上有何特点?对于我们在日常口语交际方面有何借鉴意义?
4.如何理解文中“读一九八八年《读书》上尘元先生的连载文章《在语词的密林里》,很感兴趣。
忍不住东施效颦,到密林里览览胜,顺手牵羊,‘乱砍乱伐’一下”一句话?
“乱砍乱伐”本来是特指对山林植被的破坏,这里却用来指为文说话。
(学生合作探究,教师巡回指导,不求千篇一律,但求言之成理。)
理解延伸:
辨析《
人民科学家的精神风采》中的“报告”“反映”的含义。
钱到外地做学术报告的“报告”是“演讲”“讲话”的意思,是上对下的走向。钱老接到这个报告的“报告”是有关部门向他通报消息的意思,是下对上的走向。周恩来接到钱的请辞报告、钱给张爱萍,写报告以及张接到钱的报告的“报告”,是下对上“反映情况”的意思,并且包含请求批准之意,在现代公文中称为“请示”(只反映、汇报情况而不要求批准的,公文中才称为“报告”。王蒙文章中有“请示”一词,但未做如此区分)。文中出现的“别人对你有反映”一句中的“有反映”就是“有批评性意见”,甚至已形成“舆论(群众言论)”的状态;换句通俗的话,就是“群众(或轻一点:人家)对你有看法”。
课堂小结:
本文从词语的本义和现行义的矛盾中分析于此丰富的文化内涵,表现当今词语因受到政治、意识形态的影响而发生变异。从这里我们应该体会到,语词的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不断变化的,变化并不是随意的,而是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变迁有一定的关系。
布置作业:
请用“聪明”“愚蠢”两个词语,结合自已写作,仿照本文“效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