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施效颦话语词 教学设计 (5)

文档属性

名称 东施效颦话语词 教学设计 (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09 10:37: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东施效颦话语词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有关作者的文学常识,识字并理解文中生字词。
学习本文亦庄亦谐,耐人寻味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用讨论列表的方法学习列举的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
通过反复朗读,理清课文结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文的学习,体会中华民族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领悟词义变迁背后隐含的当今社会的
一些忧患,运用语言时不要“乱砍乱伐”,使语言失去纯洁性。
2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总体成绩属于中等,学习情况大体可以分为几种类型:一是学生基础知识不牢固,课上不能集中精力,如刘熊、何进、刘晓迪等;二是学生基础知识一般,思维水平一般,课上发言不积极,但成绩稳定,如刘家帅、孙康乐、陈羽凡等;三是学生基础知识一般,思维平常,课上热情很高,但由于学习方法不恰当,导致成绩不理想,如欧阳光、孙旺、谢泉等;四是学生基础知识扎实,思维活跃,学习热情高昂,成绩较好,如胡立勇、李羽琴、吴雨婷等。课上教师应重点强调基础知识的掌握,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调节课堂气氛,实施“因材施教”。
3重点难点
1.理解词语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含义。
2.学习作者条理清楚的写作手法。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导学领航
1.教师讲述“东施效颦”成语的由来。
2.“东施效颦”即胡乱模仿,“话语词”也就是说说语词。本文题目已经点名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也体现了作者谦虚风格。
活动2【活动】自主学习
1.认识作者:
王蒙,男,当代作家、学者,河北南皮人,祖籍河北沧州,1934年10月15日生于北京。代表作有《青春万岁》、《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青狐》、《蝴蝶》、《布礼》、《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等。王蒙在国内首开新时期国内意识流小说创作先河,倡导作家学者化、学者作家化,掀起人文精神大讨论,是中国当代文学走向现代写作技巧的开拓者。
2.认识生字:
东施效颦
谦逊
进谗
诬陷
贬意
时髦
反馈
示暇求疵
拈花惹草

媒妁之言
惩前毖后
斟酌
3.词语解释:
理所当然:从道理说应当这样。
雷厉风行:形容执行政策法令等严格而迅速。
示暇求疵:摆出缺点,指出毛病。
诬陷:诬告陷害。
活动3【讲授】合作探究
1.快速浏览课文,说说本文例举了哪些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
报告、代表、反映、书记、批评、批判、学习、作风、对象、帮助、点名、欣赏、精神。
2.简析本文的语言特色。
语言通俗、简洁易懂。谈论词语的本义时,口吻庄重;而谈到延伸义或特殊含义时,语言轻松幽默,含有轻微的讽刺意味。
3.文章的写作特色有什么?
语言朴实中见生动;条理严谨,剖析清晰;一针见血,含义深刻。
4.本文在表达上有何特点?
本文不是常见的记叙、抒情散文,而是一种特殊的散文,叫做“随笔”。从字面上来看,“随”是比较随便,有点近乎漫谈的意思。随笔的特点,就是自由,不拘一格,不为事情的连贯性、事理的逻辑性所限,表现自己的智慧和心情。
5.主旨探究:
本文以十几个词语为例,向我们介绍了词语的本义、引申义和新产生的意义,告诉我们词语的内涵与时代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同一个词语,其意义不是一成不变的,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其意义是不同的,甚至相去甚远。展现了中华民族语言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作者也批判了当前人们在语言运用时“乱砍乱伐”,使得语言失去纯洁性的现象。
活动4【活动】交流指导
从词语意义变化的现象中,你发现了什么?
活动5【练习】达标测试
1.下面有段语言材料,请你运用在本课中得来的知识与能力,首先指出它存在的问题,然后再做修改。
学校食堂因教师打饭窗口常常被学生挤占,贴出了这样一条告示:“本窗口先打老师,再打学生。”
(1)告示中的“先打老师,再打学生”有什么语义错误或语法错误?
————————————————————————————————————————————————————————————————————————————————————————————
(2)这条告示应该修改为:———————————————————————————————
2.你还知道哪些新兴词语?它们的出现有什么好坏?
(举例:啃老族、富二代、房奴、打酱油、山寨、囧、萌、呆)
活动6【活动】巩固提升
词语的意义不是固定不变的,在读书时要特别注意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理解词义的意思,不能主观臆断,更不能望文生义,在说话、写作时也要注意词语的含义、使用范围、感彩等等。
活动7【作业】课后作业
请用“聪明”、“愚蠢”两个词语,结合自己的写作,仿照本文“效颦”。
活动8【活动】板书设计
东施效颦话语词
话语词的缘由:“东施效颦”
举例解析:报告、代表、反映、书记、批评、批判
学习、作风、对象、帮助、点名、欣赏、精神
写作特色:朴实中见生动、条理严谨、剖析清晰、
一针见血、含义深刻。
活动9【活动】课后反思
课上学生较为积极,识字虽然不是教学重点,但生字学习对一部分学生来说确实又有困难,没办法轻视。阅读应该逐步成为学习的重点,但由于学生认知水平的局限,对问题理解不够深入、不全面,教师应该多给予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