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虻就义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家以及相关文学常识
2、体会小说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及表现手法
过程与方法:1、分析人物形象
2、体会小说深刻的思想内涵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牛虻身上再现的精神品质
2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领会小说描写人物的方法及表现手法
教学难点:体会小说深刻的思想内涵
3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作者简介:
艾捷尔·丽莲·伏尼契(1864—1960),爱尔兰女作家。生于爱尔兰。后全家迁居伦敦,结识了不少流亡的革命者。早年丧父,养成了坚强的性格,影响了她的思想和创作。 1897年出版小说《牛虻》。在中国和苏联拥有广大的读者,20世纪70年代影响了许许多多的中国青年。
三、牛虻简介
出生于富裕家庭的意大利青年亚瑟,因上了教会的当,泄露了党的机密,被捕入狱。从此,他痛恨教会。出狱后,他假装投河自杀,这期间经历无数磨难。13年后,最终亚瑟成为一个坚定的革命者,被捕后英勇不屈,从容就义。
牛虻是亚瑟的笔名,牛虻是生命力极其顽强的生物,命名为“牛虻”比喻亚瑟在逆境中坚强不屈的精神。
四、观看影片选段,结合课文内容思考如下问题:
你认为牛虻是个怎样的人?请用一句话加以概括并作简要评析。
研读、品味
阅读文本,把握文章的内容,进一步了解小说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及表现手法。完成相关练习:
1、本文在刻画牛虻这一人物形象时主要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
2、有人认为在牛虻就义时,行刑者的表现不合情理,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并体会这样写的作用。
六、探究
结合文章内容进一步把握小说中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意义。完成相关练习:
托尔斯泰说:“人有时变得不像他自己了,可是却更是他自己。”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七、拓展练习
1、我心中的“牛虻”
2、牛虻,我想对你说……
八、小结
九、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牛虻》,在班里进行交流。
2、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400字左右的短文。
课件11张PPT。牛虻就义伏尼契伏尼契 艾捷尔·丽莲·伏尼契(1864—1960),爱尔兰女作家。生于爱尔兰,后全家迁居伦敦,结识了不少流亡的革命者,影响了她的思想和创作。 1897年出版小说《牛虻》。在中国和苏联拥有广大的读者,20世纪70年代影响了许许多多的中国青年。 关于牛虻 出生于富裕家庭的意大利青年亚瑟,因上了教会的当,泄露了党的机密,被捕入狱。从此,他痛恨教会。出狱后,他假装投河自杀,这期间经历无数磨难。13年后,最终亚瑟成为一个坚定的革命者,被捕后英勇不屈,从容就义。
牛虻是亚瑟的笔名,牛虻是生命力极其顽强的生物,命名为“牛虻”比喻亚瑟在逆境中坚强不屈的精神。不管我活着,
还是我死掉,
我都是一只。
快乐的飞虻!《牛 虻》 电 影 片 段
你认为牛虻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和电影片段用一句话加以概括并作简要评析。思考
1、本文在刻画牛虻这一人物形象时主要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
2、有人认为在牛虻就义时,行刑者的表现不合情理,请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并体会这样写的作用。 感悟
托尔斯泰说:“人有时变得不像他自己了,可是却更是他自己。”请你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探究说说我心中的“牛虻”
牛虻—我想对你说交流1、课外阅读《牛虻》,在班里进行交流。
2、以“感动”为话题写一篇400字左右的短文。 作业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