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歌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歌。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诗歌内容。
二. 过程与方法
学习朗诵的方法,能够读出诗歌的情感。学习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革命先烈坚定的革命立场、崇高的献身精神。感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热爱生活,热爱祖国。
2学情分析
《囚歌》是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红色经典的一篇拓展阅读文章。在已学的四篇革命经典文章的基础上,联系历史知识,学生在认知上、情感上都有一定的把握。但该篇为现代诗歌,我们农村学生的朗诵能力还相当薄弱,朗诵胆量也需进一步提高。
3重点难点
抓关键词句,理解诗歌内容。
联系背景,感情朗读,感受革命精神。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释题导入。
1.陈毅的《梅岭三章》导入课题。2.会意字“囚”的解释,释题《囚歌》。
活动2【活动】二、初读诗歌,指导朗读。
1.齐读诗歌。
(初步读诗歌,学生对诗歌不理解,因而情感把握不到位。设计意图是与下文的指导朗读形成对比,让学生找到进步点,增加自信。)
出示图片配音乐,师解说写作背景。(见PPT)
(设计意图:图片与解说相结合,让学生直观感受当时的环境,激起情感,为朗读蓄势。)
2.简介作者。(见PPT)指导朗读。(出示PPT,注意节奏,重音)多种形式练读。
(设计意图:多种形式练读,锻炼朗读能力,在读中理解,在读中集聚情感。多读熟悉诗歌,为理解内容做准备。)
活动3【活动】三、精读诗歌,理解内容,把握情感。
一.背读几句,感受精妙手法。(见PPT)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抓人——狗、门——洞、紧锁——敞开进行对比,指出革命志士只有两条路:坚持革命和背叛革命。在苟且偷生与宁死不屈的对比中,凸显诗人的壮志豪情。抓“高”字,一个展现神态的字,刻画了声嘶力竭,招降纳叛的无耻之徒的丑恶面目。
(设计意图:对比手法的运用与炼字,让学生理解第一节内容,鲜明地阐述了革命者对于人的气节的崇高追求。)
二.对比几句,品味“自由”意蕴。(见PPT)
我渴望自由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诗人裴多菲)
由裴多菲的诗歌引出本文的两个“自由”,渴望的“自由”是真正的自由,革命胜利了,人民获得了解放,人民当家作主;给的“自由”是虚假的,不过是敌人的诱饵,是建立在出卖革命,充当叛徒的基础上得到的。将“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改为陈述语气。通过对比读,探究作者宁死不屈的决心。
(设计意图:课外拓展引出本诗中对于“自由”不同含义的探讨,层层推进,改写句子,陈述句与反问句的对比读,让作者的坚定态度显而易见,在读中,学生自然意会。)
三.品读几句,感悟革命精神。(见PPT)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品读“地下的烈火”与“永生”的比喻含义,引出作者忠于革命,勇于献身的精神。
(设计意图:结合背景,品词炼句,既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又学习革命精神。)
四.概说一句,简介红诗《囚歌》。(见PPT)
感情朗读之后,就学生从诗中所能提炼的信息说话。比如采用《囚歌》描写了……表达了……反映了……或《囚歌》是一首……的诗歌等句型。
(设计意图:通过说话培养学生的提炼信息的能力,概括能力以及语言组织能力)
活动4【活动】四、拓展延伸
1.联系历史知识,说说像叶挺这样的革命志士。
(设计意图:跨学科间联系,由一个革命志士到千千万万个革命志士,把学生的情感扩大化,进而感受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2.读了这首诗,面对叶挺画像,你心里有什么想说的吗?
(设计意图:表决心,如何以实际行动来热爱生活,热爱祖国。)
活动5【活动】五、教师寄语
捍卫尊严,自由得失自在心;
珍惜现在,幸福生活且不易。
课件17张PPT。囚歌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囚歌作者简介 叶挺(1896年9月10日-1946年4月8日),原名叶洵,字希夷,中国广东惠阳秋长人,北伐名将,八一南昌起义总指挥,新四军军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始人及新四军重要领导人之一,是闻名国内外的军事家,他参与指挥南昌起义并出任前敌总指挥,参加广州起义时任起义军工农红军总司令,抗日战争中又出任新四军军长,后在皖南事变中被国民党扣押,他拒绝蒋介石的威逼利诱,写出了著名的《囚歌》明志。囚歌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背读几句,感受精妙手法。 为 进出的门 着,
为 爬出的洞 着,
一个声音 叫着:
—— 出来吧,给你自由!
人狗紧锁敞开高爬
对比几句,品味“自由”意蕴。我渴望自由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匈牙利诗人裴多菲)
自由是可贵的,但如果这种自由以牺牲尊严、放弃原则为代价,这样的自由是可耻的,因此作者宁肯过囚徒的生活也不愿要这样的“自由”。 人的身躯怎能从
狗洞子里爬出!
品读几句,感悟革命精神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概说一句,简介红诗《囚歌》拓展 联系历史知识,说说像叶挺这样革命志士。 小萝卜头,中国历史上,也是世界历史上年龄最小的烈士。当他八个月大的时候便和爸爸、妈妈一起被捕入狱。在狱中,他睡的是潮湿的牢房。吃的是有毒的米饭。以至于他长到八、九岁时却只有四、五岁孩子那么高,身体也长成了一个头大身细的畸形儿童。就是遇害时,他也仅仅只有9岁。 捍卫尊严,自由得失自在心;
珍惜现在,幸福生活且不易。教师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