囚歌 课件+教案 (3)

文档属性

名称 囚歌 课件+教案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09 09:33:35

文档简介

囚歌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诗歌内容,体会叶挺将军坚贞不屈的崇高革命气节。 3.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知道什么是一个革命者的尊严。
2学情分析
课文的年代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距离,学生的理解可能会浮于表面,所以要在充分的朗读中激起他们的情感共鸣,从而比较准确地认识革命英雄的气节。
3重点难点
1.分析诗人在“爬出来”和“在烈火中得到永生”两者中的选择,体会诗歌中两个“自由”的不同含义。 2.了解诗的写作背景,读懂诗句的意思。
4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他们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前赴后继,英勇斗争,甚至献出自己的宝贵生命。今天我们要学的《囚歌》,讲述的就是这样的故事。他们是在敌人的监牢里,面对毒刑拷打写下来的。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学习这首诗。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诗歌,了解背景、诗题 1.了解作者生平。 2.解题。 想一想,课题中的“囚”是什么意思?囚歌又是什么意思呢? (从字形上看,人被四堵高墙紧紧围住,如笼中之鸟,失去自由。“囚”的意思是把人关在监狱里。“囚歌”在本文指革命者在敌人监狱里写的诗歌。)  过度:我们知道了作者在恶劣的环境里还能写下这么激昂的诗篇,到底作者要表达的是什么?我们一起来学习。
指导朗读
1.学生初读诗歌,试划分停顿,标出重音。
2.播放朗读,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注意语速语调、把握情感。  3.确定停顿及重音。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4.指名读——学生评价——指名读——全班读。
三、再读课文,合作探究
1.生自由读第一节。 想一想,叶挺同志在怎样的情况下写出这首诗的?从哪些地方能看出来?请把它们划出来。 2.这里的“人”和“狗”指的是什么? 3.读完这节诗,你明白了什么? 4.大家都读知道要用读出反动派阴险狡猾的语调,那么,作者想要表达的是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敌人的愤怒,对叛徒的厌恶和痛恨的思想感情。) 过渡: 这一节诗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对革命者。当时摆在狱中革命者面前的只有两条路:坚贞不屈,意味着失去自由,甚至生命;充当叛徒,出卖革命,将得到自由。作者选择哪一条路呢?第二节诗告诉了我们。 5.指名读第二节诗。思考:作者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作出怎样的回答? 6.这节诗中也有一个“自由”,它跟第一节诗中有什么不同? 7.诗中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该怎样读? (表达叶挺同志决不向敌人屈膝投降的决心,表现了革命者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读要坚定、有力、高昂) 过渡: 为什么叶挺同志有这么强烈的决心,是什么支持着他为革命事业而献身?诗歌中哪里告诉我们?(第三节诗)   8.全班齐读第三节。思考:诗中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合作探究:
1.本诗运用了对比写法,请找出来并说说它的作用。 2.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写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自由”既然那么珍贵,作者为什么要舍弃它呢? 3.将“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改为陈述句,并比较其表达作用的不同。 4.归纳本诗的主旨。  五、小结 
烈士的身躯倒下了,可我们仍然好像听到了他的放声大笑,他的共产党员的自白,他那崇高的革命精神和高大的英雄形象永远活在我们心中,让我们大声朗读背诵,来表达我们对千千万万位陈然深深的敬意和怀念!
六、布置作业
抒写真情
清明是个缅怀、悼念先烈的日子。在学了革命烈士诗三首后,我们对他们有了更深的了解,我们不禁想对他们说…… 写不少于300字的感言。
课件14张PPT。拓展阅读囚 歌叶 挺《囚歌》是叶挺同志被囚禁在重庆歌乐山渣滓洞集中营时,用铅笔写在牢房墙壁上的一首诗   解题叶挺(1896-1946),原名为询,字希夷,广东惠阳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之一。毛泽东曾当面称他是“共产党第一任总司令,人民军队的战史要从你写起”。1924年赴苏联东方劳动大学与军事学校学习。1925年回国。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任国民革命军独立团团长、二十四师师长、十一军军长。1927年先后参加南昌起义和广州起义。抗战时任新四军军长。1941年皖南事变时被国民党非法逮捕,先后被囚于江西上饶,湖北恩施,广西桂林等地,最后移禁于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集中营。1946年3月4日,由于中共中央的坚决要求,始获自由。出狱后即电中共中央请求加入中国共产党,于3月7日经中共中央批准。4月8日自重庆飞返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遇难。
囚歌 叶挺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一个声音/高叫着:
——爬出来吧,/给你/自由!
我/渴望/自由,
但我/深深地知道——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我/希望/有一天,
地下的烈火,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朗读感悟:1、第一节诗中“人”和“狗”指什么? “声音高叫’指谁在高叫?读完这节诗你明白了什么? 概括这节诗的主要内容。 2、作者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做出怎样的回答? 3、这节诗中的“自由”,跟第一节诗中的“自由”有什么不同?4、自由读第三节。找出是什么支持他为革命事业而献身? 5、诗的结尾,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 6、《囚歌》是不是只写了作者自己?请说说你的看法。
合作探究:1、本诗运用了对比写法,请找出来并说说它的作用。 2、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写道: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自由”既然那么珍贵,作者为什么要舍弃它呢? 3、将“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改为陈述句,并比较其表达作用的不同。 4、归纳本诗的主旨。 课文小结 这首诗表现了无产阶级革命战士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坚贞不屈,大义凛然的革命气节,和誓死为共产主义事业献身的革命精神。
宋代诗人陆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革命领袖孙中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宋代爱国名士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革命烈士吉鸿昌: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下面是几则经典遗言,请认真解读,然后写出你的探究结果。探究结果1、为了国家利益乐于牺牲2、生命的价值在爱国牺牲中得到了延伸。体验中考恽代英狱中诗浪迹江湖忆旧游,
故人生死各千秋。
已摈忧患寻常事,
留得豪情作楚囚。bìnyùn杨超烈士就义诗满天风雪满天愁,
革命何须怕断头?
留得子胥豪气在,
三年归报楚王仇。xū庄严宣誓:
敬爱的先烈们,你们安息吧,我们一定继承你们的遗志,弘扬你们精神。刻苦学习,努力奋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让革命英烈之光点燃我们的理想之火!清明是个缅怀、悼念先烈的日子。转眼又是清明,在学了革命烈士诗三首后,我们对他们有了更深的了解,我们不禁想对他们说……
抒写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