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9.
敕勒歌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有感情的朗读全诗。
2.理解诗歌表达的意境。
3.体会敕勒民族旷达的胸怀、豪放的性格和热爱草原、热爱家乡的情感。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学生理解诗中所表达的意境。
2.紧扣诗眼“见”字,一字立骨,细读咀嚼,品读鉴赏,合作探究,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21教育网
2学情分析
这首诗歌,学生在小学时已接触过,但只是停留在篇目背诵的浅显层面上,对诗歌的景美、情美、构思美缺少探索和体验。语文课难上,这种难不是教者如何教会学生理解识记语文知识,而是在于如何把知识的理解识记变成一种探索和体验的过程。八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词语解读能力,或者生活中有去过草原的经历,这就是学生对这首景美、情美和构思美的诗歌的体验探索基础。基于这样的学情,运用“一字立骨法”来倒推全诗,通过领会词语在诗歌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作为体验鉴赏本诗的切入点和突破口,让本堂课充盈着浓浓的语文味。【来源:21·世纪·教育·网】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朗读诗歌。
2.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意境。
教学难点体会敕勒民族旷达的胸怀、豪放的性格和热爱草原、热爱家乡的情感。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敕勒歌》
一、视听感知导入新课
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视频。
活动2【讲授】讲授
三、细读咀嚼,披文入情
(一)理解意境
设问1:诗歌最后一句中的“见”字是个通假字,通“现”,是“出现、显现”的意思,其本义就是看见的意思,那同学们在诗中都看见了什么?21cnjy.com
设问2:我们看见了天空,是什么样子的呢?
设问3:“苍”是什么意思呢?用“苍苍”这个叠音词还有什么表达效果呢?
设问4:我们看到了原野,又是什么样子的?
设问5:“茫”的意思是形容水和事物无边无际。用“茫茫”这个叠音词有什么效果呢?
设问6:这苍苍的天空、茫茫的草地,表现了敕勒川什么样的特点?
设问7:想一想,这一方水土养育了敕勒人什么样的情怀?
设问8:我们咀嚼了这两句诗,那“天苍苍,野茫茫”这两句该怎样去读呢?
学生活动:找两名同学试读,然后全班齐读两遍。
设问9:读到这儿,我们看,天空,一片湛蓝;草原,一碧千里,辽阔无边,草原上只有蓝、绿两色,在感觉上是不是有些单调呢?为什么?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学生活动:小组探究
设问10:草原上仅仅有蓝绿两种颜色吗?你是从哪个字读出来的?
设问11:风景如画,这首诗就是一副绝美的画,那画面静止了吗?为什么?
学生活动:小组探究
设问12:为什么当风吹过,草低下头,才能现出成群的牛羊呢?
设问13:风吹草低,我们看见了牛羊,我们还看见了什么呢?
设问14:牧草茂盛,牛羊肥壮,草原富饶,那牧民的生活是怎样的?
设问15:风吹草低,我们看见了牧民,那诗中为什么不写人呢?
设问16:一个“现”字,显现出了敕勒川的辽阔无边、多彩灵动、美丽富饶,一个“现”字表现了敕勒牧民幸福自由的生活。那这一句该怎么去读呢?21·cn·jy·com
学生活动:学生齐读两遍
(二)体会感情
设问17:诗中将天空大地,比喻为牧民们的生活居所---穹庐(出示图片),包含了草原牧民的什么情感? www.21-cn-jy.com
设问18:首句“敕勒川,阴山下”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呢?
赏析手法
设问19:如此优美的草原绝唱,这首诗是通过怎样的艺术手法做到的呢?
1.学生研读诗歌,独立思考;之后组内交流,合作探究;教师引导点拨。
2.学生展示,教师评价明确。
活动3【作业】作业
五、布置作业,结束课堂
将《敕勒歌》改写为一段写景抒情的文字。
活动4【练习】练习
延伸文本拓展练笔
敕勒族人民用优美的文字赞美着家乡,一首《敕勒歌》让我们也喜欢上了草原。接下来我们能否也用文字来赞美我们自己的家乡--张掖吗?用你喜欢的方式写一写张掖美景---黑河湿地。2·1·c·n·j·y
活动5【活动】朗读活动
朗读指导整体感知
1.指导朗读。
2.示范朗读。
3.自由朗读。
4.汇报朗读。
5.学生齐读。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