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静默草原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概括草原的特点,并品味作者笔下草原的独特魅力。
3、学习并掌握“对比”的
修辞手法。
4、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独特感受、情感及人生哲理。
2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品读赏析能力,在本节课教学设计中通过抓住重点词语、句子赏析理解,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次有效提升。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概括草原的特点,并品味作者笔下草原的独特魅力。
2、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独特感受、情感及人生哲理。
教学难点:1、学习并掌握“对比”的
修辞手法。
2、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独特感受、情感及人生哲理。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导入激趣
1、谈话导入:同学们,在前面一段时间的学习中,我们饱览了日出的雄伟瑰丽,感受了云海的婆娑变化,见识了万马奔腾的黄果树瀑布,领略了堪称天下奇观的钱塘江大潮,这节课,让我们走进广袤无垠的内蒙古大草原,去品味草原的独特魅力。
2、板书课题。
活动2【讲授】二、初读感知
1、生字词
2、作者简介:鲍尔吉.原野:我国著名的蒙古族作家、儿童文学家。十年来,成为国内读者最多的散文作家之一。代表作有《掌心化雪》、《唯一的橘子唯一的灯》等。作品特点:优美、雅洁、细腻、豪放、睿智。与歌手腾格尔、画家朝戈被称为草原三剑客,以他们的细腻柔情征服了很多人。
活动3【讲授】三、探究释疑
1、一边读,一边画出文中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并想象它们的意蕴。
2、学习小组交流各自认为的难点句子。
3、选出小组未能解决的难点句子全班讨论。
4、归纳汇报:
(1)人难免为这种燎原而惊慌。
——草原的辽阔给人的感受。
(2)眼光的每一个投射出,都有新景物可观,景随步移。
——城市人看风景的习惯:每走一处都有新的景物客观。
(3)蒙古木人前瞻的时候,总是眯着眼睛……在眼里装满一些苍茫。
——草原人对草原的一种心情、一种感受、享受。
(4)城里的人睁着眼睛看草原,因而困惑。
——城市人看风景的习惯:找到新视点、新景象,因而困惑。
(5)草原不可看,只可感受。
——草原只可用心感受。
(6)这颜色无疑是绿……物色中的淡蓝。
——草的变化多端。
(7)因而草原的风景具备了看不到与看不尽这两种特点。
——看不到:因为变化多端,确实无法抓住草原的某一明显特征;
看不尽:因为变化多端(比如幻化出锡白、翡翠般的深绿或雾色中的淡蓝),所以看都看不完,“看不尽”。
(8)和海一样,草原在单一中呈现丰富。
——单一:绿;丰富:幻化。丰富是蕴含在单一中的。
(9)草原没有边际,它的每一点都是草原的中心……抚摸、打滚儿甚至过夜……
——海洋只可于岸上去观察,无法立足于海中,所以身后是岸,眼前是海,界限分明;而在草原上,于任意一点,都可感“天苍苍,野茫茫”。海无法接触,而草原可接触,有亲切感。
(10)在草原上,辽阔首先给人以自由感,第二个感觉是不自由,也可以说是局促。
——不自由:“人,置身于……显得可悲”,无边无际的空间,全部是大自然,任何人为的创造痕迹,一切作为,不管是抗争,还是悲痛,和大自然空间相比,都好像不存在一样,都奈何大自然不得,从反面赞颂大自然的伟大,正面赞美能感受大自然的伟大心灵。
(11)在克什可腾……摩挲草尖。
——草原的“不自由”,就是城市的眼睛,城市的想象力的不自由,只能用草原本身的感觉来感受草原,哪怕是原始的、牛马的感觉,也比文明人的感觉富于诗意。
写出对草原对家乡的深沉的爱,展现细腻柔情,有强烈的,有温柔的。
(12)草原上没有树,所以即使有风也听不到啸声……
——草原是宁静的,由唯一的声音停止——引起人生的思考。
善意:对人生的豁达、洒脱,是一种对荣誉、金钱、地位、权利的不计较,在静默中观望:坦然自若,不张扬的沉寂,永葆一颗纯净的心灵去感受生活。
活动4【讲授】五、写作借鉴
1、对比手法的巧妙运用。
(1)草原风景与它处风景的对比。
(2)蒙古人看草原风景的方式与城里人看草原风景的方式相比。
(3)草原与大海相比。
2、语言凝练,含义深刻。
3、散文化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
——表达的方法、写作的方法灵活多样,不拘一格,主题、意境集中、鲜明。
活动5【作业】七、积累语言,拓展延伸
课堂小结:草原之美不在可视、可听之中。而在沉思,不是一般的思考,而是久久的、默默的沉思。本文的文题是静默草原,草原之美,不在可见的美色,不在可听的美声,美不在城市的景观,美不在美丽的语言,美在无言,美在静默,美在草原放牧者在静默中对于水草自由的想象和感受。
积累语言,拓展延伸:
1、品读文中精妙的语段。
2、本文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草原风景画?结合你阅读的切身感受,用一段话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