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与朱元思书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用法,如:甚、负、息、奔等;
2、学习本文抓住山水特点进行描写和借景抒情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诵读,品味优美语言,掌握骈偶句式的特点;
2、结合注释,品味景物,体会作者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想像,感受富春江的美景,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2学情分析
对于有一点文学基础的八年级的学生来说,已经有了一定的文言词汇的积累,再加上本篇文章内容简短,意思明了,所以在文章的理解层面上没有多大难度,难度在于理解文中所呈现的作者的高雅志趣和高洁情
3重点难点
1、理解文章的语言,体会作者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描绘的写作手法。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背诵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一、导入
“天下佳山水,古今推富阳。”“钱塘江尽到桐庐,水碧山青画不如。三吴行尽于山水,犹道桐庐景情美。”同学们知道以上的诗句描写的是哪里的景色吗?是富春江的景色。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文章《与朱元思书》。
活动2【讲授】二、体裁介绍
本文是一篇骈体文,骈文起源于两汉辞赋,繁荣于南北朝时期。在句法上,骈文讲求对偶。句的字数以四字句、六字句为主。在声律上,要求平仄配合。骈文注重形式美,讲究词藻华丽。
活动3【讲授】三、简介作者
1、学生介绍作者吴均。
2、老师补充介绍有关资料。
活动4【活动】四、朗读课文
要求:采用多种形式反复朗读,感知课文内容。注意语气,突出重音,节奏鲜明,速度稍缓。
活动5【练习】五、检查预习
识记生字:湍、轩、邈、泠、嘤、鸢、窥、柯。
活动6【活动】六、合作学习,集思广益
1、以小组为单位,翻译全文。
2、分析结构,归纳内容。
①第一层有写景、有叙事、有抒情,在文中找到相应的句子。
写景:风烟俱净,
叙事:从流飘荡,
天山一色。
任意东西。
抒情: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②读第二层,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异水?用了什么方法?
动静结合,正侧面描写结合,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
③研读最后四句:
犹言明中有暗,暗中有明。这是明与暗的辩证法。生活也是如此:富贵中的人们自有他们的享受,但未必没有烦恼;而遁迹山林的人,生活上固有种种不便,但他们的快乐确实难以比拟的。
用这种方式来结束课文,余味无穷。
作者为什么发出“望峰息心,窥谷忘反”的感慨呢?
因为作者此时可谓陶醉于大自然的绝美景色之中,自然人世间争名夺利、官场角逐的一切,都变得了无趣味了。另外,作者被这奇伟、瑰丽、美妙、和谐的山光水色所陶醉,人变得更奋发,精神得到洗涤而变得高尚,境界超出世俗的追求了。这里的一切是那么恬美而和谐、幽静而美妙,作者置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之中,自然暂时忘记了尘世的角逐和俗务的缠身。
④读第三层,思考作者从哪两个方面描写奇山?作者有什么感受?
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绘奇山,表达了作者蔑视功名,劝友归隐的思想。
活动7【讲授】七、分析本文结构
总写: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具体写:“异水”
“清”
(千丈见底、直视无碍)
“急”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具体写:“奇山”
“看”
(高山,寒树,横柯,疏条)
“听”
(泉响,鸟鸣,蝉噪,猿啼)
本文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景,请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圈出写的好的字词句,并谈谈好在何处。
从视觉来写:
①“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作者不仅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天清气朗,明快秀丽的景色,而且将富春江放在“天”这个壮阔背景上来描写,就勾勒出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境界。
②“从流飘荡,任意东西”,既写出富春江水陡,山形千回百转的特色,也表现了作者陶醉于大自然美好景色的闲适心情。
③“夹岸高山,皆生寒树”,中的一个“寒”字,暗示了深秋的时令特征,也写出了人的主观感受。
④“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用拟人的手法,写出江的两岸崇山峻岭,高耸人云的雄奇景色;“竞”“争”二字把静止的山写活了,赋予了它们以生命和动感。
从听觉来写: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泉水泠泠,鸟鸣成韵,蝉声不断,猿啸无绝,组成了一部美妙的大自然交响曲,绘声绘色,使人产生亲临其境之感,令人神往。
作者是如何描摹奇山异水的?
提示:从描写角度、词语运用、表现手法、修辞方法、表达作用等角度,任选一点,揣摩妙处,体会写法。
活动8【活动】八、讨论
本文重在写景,直接抒情言志的语言很少。但历来优秀的文章都讲究情景相生,我们从作者对景物的描写中,从寥寥几句写观感的语句中,领略到作者怎样的情感和志趣
谈谈你对文章的理解。
活动9【作业】九、作业
1、学习本文你感悟最深的最想习得的一种写景技巧是什么?
2、运用你学到的写景的一种或几种方法完成一百字左右的写景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