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静默草原 课件+教案 (2)

文档属性

名称 10. 静默草原 课件+教案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5.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09 19:00:46

文档简介

10. 静默草原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通过这篇文章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充分发挥其审美体验的能动性。
2、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品质的培养。
3、在对草原景色的独特感知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陶冶学生的性情。
4、鼓励学生养成观察,分析,思考客观世界的良好习惯,培养一定的景色写作能力。
2学情分析
对于平原长大的孩子来说,很难体会草原的特点,所以本课教学需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草原的图片,帮助学生来理解本节内容。
3重点难点
1、一些难字的读音和难词组的意思
2、草原的特点、魅力的具体表现在那些方面。
3、对作者蕴藏在草原景色中情感,即人生的思考体验。
4、培养学生创造性的灵感,应用到日后的作文教学中。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
播放腾格尔的歌曲《天堂》,引出本节内容。在腾格尔的眼中草原是美丽的,在你的眼中草原又是怎样的呢?(学生自由回答)
今天我们来一块走进鲍尔吉·原野的《静默草原》,来感受他眼里的草原,以及从草原所获得的一些深层的蕴义。
活动2【讲授】
1、作者简介:
鲍尔吉·原野,蒙古族。1958年生。内蒙古赤峰市人。我国著名的蒙古族作家、儿童作家。从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均多次获奖,近年来以散文创作为主,著有《百变人生》《掌心化雪》、《惟一的橘子惟一的灯》等散文集13部,曾获人民文学散文奖、文汇报笔会奖、中国新闻奖金奖。
他的文字如野马破阵,云过山峰。方家评论说:豪放、幽默、睿智、雅洁、细腻,皆是鲍尔吉·原野作品的特色。
2、欣赏草原风光,诵读课文
3、请学生给生字词注音:
前瞻(zhān)簇(cù)立迥(jiǒng)然穹(qióng)庐长鬃(zōng)披散摩挲(suō)
4、感知课文
(1)朗读课文,画出描写草原的句子,说一说文中写出了草原的哪些特点?
学生从文中画出后归纳:
辽远而苍茫
看不到与看不尽
在单一中呈现丰富
草原没有边际,它的每一点都是草原的中心。
可以接触
(2)朗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抒写作者感受的语句。
辽远而苍茫。人难免为这种辽远而惊慌
草原不可看,只可感受
在草原上,辽阔首先给人以自由感,第二个感觉是不自由,也可以说是局促。
具备了看不到与看不尽这两种特点
觉得所有的拐杖都被收去了,所有的人文背景都隐退了,只剩下天地人,而人竟然如此
渺小与微不足道。
草原与我一样,也是善忘者,只在静默中观望未来。
5、探究课文:
(1)草原具体给作者怎样的感受。(让同学们思考一会儿,提问一些同学)。
总结:是“自由”而又“不自由”的,易让人觉得没安全感,有种被遗忘的,甚至是迷茫的感觉。与草原相比,人是“微不足道”的。
(2)文中的“自由”指的是什么?“不自由”又是什么呢?让(同学们思考一下,提问一些同学。)
分析:“自由”是相对于景光的,景光,可以给人自由的感受。但“人”,是复杂的动物,在自由的环境里,未必就是自由的,文中的作者就是如此的,他在“自由”之后又感到“不自由”。这种不自由实际上,就是作者的心灵写照。他觉得自己在这里没有依靠,好象被世界遗忘了似的。在广阔的大环境里,所以,觉得自己的生命的那么地渺小那么地“微不足道”。
(3}对草原的感受。已大致梳理了。作者的感受是“自由”的又是“不自由”的,他对草原的情感,又将是怎样的呢?一起朗诵课文的第13自然段
“母牛”和“烈马”两个反差的意象。 让人想到什么?
学生交流讨论后老师概括:
用“母牛”这意象表达了作者对草原的温柔之爱,全身心投入的敬仰之爱,易让人想起“母亲”的意象。而“烈马”却正好与“母牛”相反。火热的爱,不顾一切的爱,甚至有点野蛮的爱。
(4)有了这样迥然不同的感情,情感的源头是什么?映射出的人生态度是什么?(让同学们思考后提问学生)
明确:(肯定同学们的回答。)作者的人生态度是一种“善忘”的豁达。由于作者是沉稳的,不喜张扬的。所以,在他的眼里,草原也必然是“静默”的,不是通常所说的“喧闹”的。
(5)“静默”在文中体现在那些方面,为何说草原是静默的?
让同学们回答后老师总结:
草原是辽远的苍茫的。一个人,站在在草原上,可以任意遐想,悟出一些我们以前根本没悟出的哲理。这时的草原是静的,也就是作者所说“静默”的。没有受到世俗的侵扰。所以,人,也必将是“静默”的。也是个“善忘者”。
(6)本文表达了作者对草原怎样的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草原的深沉厚重的热爱,像儿女对母亲的那种热爱和仰慕。
三、小结:
这是一篇赞美草原的文章。作者没有直接去写草原的特点,而是通过写人的感受来写,而且是草原人特有的感受来写。写出了草原之美,不在可见的美色,不在可听的美声,美不在城市人的景观,美不在美丽的语言,美在无言,美在静默,美在草原放牧者在静默中对于水草自由的想象和感受。
活动3【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
2、描写一处自己喜欢的景物,要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作业要求:a、细致描写,抒发真情。b、体裁、内容、字数不限)
课件17张PPT。静默草原作者简介 鲍尔吉·原野,蒙古族。1958年生。内蒙古赤峰市人。我国著名的蒙古族作家、儿童作家。从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等均多次获奖,近年来以散文创作为主,著有《百变人生》、《掌心化雪》、《惟一的橘子惟一的灯》等散文集13部,曾获人民文学散文奖、文汇报笔会奖、中国新闻奖金奖。
他的文字如野马破阵,云过山峰。方家评论说:豪放、幽默、睿智、雅洁、细腻,皆是鲍尔吉·原野作品的特色。
欣赏草原风光诵读课文字词检测鲍 前瞻 簇立 迥然不同
摩挲 面颊 长鬃 翡翠
嘤 衣襟 咆哮 冥想 ·············bào zhān cù jiǒng suō jiá zōng fěi yīngjīnpáo xiàomíng体会草原的特点朗读课文,画出描写草原的句子,说一说文中写出了草原的哪些特点? 草原特点:①辽远而苍茫 ②看不到与看不尽 ③在单一中呈现丰富 ④草原没有边际,它的每一点都是草原
的中心 ⑤可以接触 体会作者的感受朗读课文,从文中找出抒写作者感受的语句。作者对草原感受的句子:(1)辽远而苍茫。人难免为这种辽远而惊慌。(2)草原不可看,只可感受。 (3)在草原上,辽阔首先给人以自由感,第二个感觉是不自由,也可以说是局促。(4)具备了看不到与看不尽这两种特点。 (5)觉得所有的拐杖都被收去了,所有的人文背景都隐退了,只剩下天地人,而人竟然如此
渺小与微不足道。 (6)草原与我一样,也是善忘者,只在静默中观望未来。 因为壮阔,感到很自由,不受拘束;但是完全没有拘束,也就没有指引,人突然感到局促,无措。另外,人被突然放置在大自然面前,显得那样渺小,由此感受大自然——草原的博大。 自由感和不自由感是否矛盾?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合作探究体会比喻句的作用 为什么作者要说愿意像“母牛”和“烈马”一样?
母牛和烈马各蕴含作者的什么情感?合作探究母牛——品尝清水——温柔的爱
烈马——摩挲草尖——热烈的爱
草原可以让人感受到宽容温柔的一面,也可以体会残酷坚硬的一面——丰富人的性情用“母牛”这意象表达了作者对草原的温柔之爱全身心投入的敬仰之爱易让人想起“母亲”的意象。而“烈马”却正好与 “母牛”相反,火热的爱不顾一切的爱,甚至有点野蛮的爱。
合作探究 本文表达了作者对草原怎样的感情?表达了作者对草原的深沉厚重的热爱,像儿女对母亲的那种热爱和仰慕。合作探究合作探究 本文题目是“静默草原”,“静默”在文中体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说草原是“静默”的?草原是辽远苍茫的。一个人,站在在草原上,可以任意遐想,悟出一些我们以前根本没悟出的哲理。这时的草原是静的,也就是作者所说“静默”的,没有受到世俗的侵扰。所以,人也必将是“静默”的。
小结这是一篇赞美草原的文章。作者没有直接去写草原的特点,而是通过写人的感受来写,而且是草原人特有的感受来写。写出了草原之美,不在可见的美色,不在可听的美声,美不在城市人的景观,美不在美丽的语言,美在无言,美在静默,美在草原放牧者在静默中对于水草自由的想象和感受。 1、完成课后练习
2、描写一处自己喜欢的景物,要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