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听那冷雨 课件 (3)

文档属性

名称 听听那冷雨 课件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09 13:54: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

听 听 那 冷 雨

余光中

走近作家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出生于南京,1949年5月到达台湾入台大外文系,现任台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和评论家。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白玉苦瓜》,散文集《左手的缪思》等各十余部,另外还有评论集《掌上雨》,本文创作于1974年的台湾,这时他已经离开大陆25年了。? 拟题美 文章写了在厦门街的巷子里听雨,大陆听雨,日式的古屋里听雨,地域伸得远;写了1974年听雨,70年代以前听雨,25年以前听雨,时间拉得远,因此用“那”不用“这”。“冷”既是自然的感觉,又表达作者离开大陆的内心凄凉,孤单,思念。两个“听”字,更能表达缠绵浓郁的乡愁。 我美吗
惊蛰一过,春寒加剧。先是料料峭峭,继而雨季开始,时而淋淋漓漓,时而淅淅沥沥,天潮潮地湿湿,即连在梦里,也似乎有把伞撑着。而就凭一把伞,躲过一阵潇潇的冷雨,也躲不过整个雨季。连思想也都是潮润润的。我美吗
不然便是雷雨夜,白烟一般的纱帐里听羯鼓一通又一通,滔天的暴雨滂滂沛沛扑来,强劲的电琵琶忐忐忑忑忐忑忑,弹动屋瓦的惊悸腾腾欲掀起。 我美吗
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沥淅沥淅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
雨气空濛而迷茫幻,细细嗅嗅,清清爽爽新新,有一点点薄荷的香味。

叠词美

余光中先生很看重我,本文因我而音韵和谐,意境优美雅致,诗意荡漾,余音袅袅,雨声缠绵,含蓄委婉。雨是点点滴滴,情是丝丝缕缕。 我美吗
雨敲在鳞鳞(层层)千瓣(片、块)的瓦上,由远而近,轻轻重重轻轻,夹着一股股的细流沿瓦槽与屋檐潺潺泻下,各种敲击音与滑音密织成网,谁的千指百指在按摩耳轮。“下雨了”,温柔的灰美人来了,她冰冰的纤手在屋顶拂弄着无数的黑键啊灰键,把晌午一下子奏成了黄昏。? 用词美 “鳞鳞”让人想到了千千万万条活崩乱跳的鱼,鱼身上层层叠叠晶光闪亮的鳞片;一个量词——“瓣”,让我们眼前出现了幻觉,每座屋顶都铺满了漂亮的花瓣,这是写雨打在屋瓦上的情景吗?简直美得不可思议,美得让人心醉.意境美 也只有家乡的雨才会有这么美,也只有想起家乡,也只有依恋和向往中国古老文化,才会想到这样美妙的词吧!连乌云带来的雨,在作者笔下也变成了演奏着钢琴的美人,集温柔与冷艳、高雅与多情于一身!
我美吗
无论是疏雨滴梧桐,或是骤雨打荷叶,听去总有一点凄凉,凄清,凄楚,于今在岛上回味,则在凄楚之外,更笼上一层凄迷了 。诗意美 “疏雨滴梧桐”、“骤雨打荷叶”,句式工整,意境优美,强调了雨的声音。作者化用了唐朝孟浩然的“微云淡河汉,疏雨滴梧桐。”元朝元好问的“骤雨过,琼珠乱撒,打遍新荷”?诗句。诗化的语言读起来给人以画面感、节奏感。音韵美 “凄凉”“凄清”“凄楚”“凄迷”,四个近音近义词的运用,使文章有了音韵美,也营造了凄凉的氛围,使读者仿佛置身凄迷的雨中,更能充分表达游子的家国之思。
我美吗
雨来了,雨来的时候瓦这么说,一片瓦说千亿片瓦说,轻轻地奏吧沉沉地弹,徐徐地叩吧挞挞地打,间间歇歇敲一个雨季,即兴演奏从惊蛰到清明,在零落的坟上冷冷奏挽歌,一片瓦吟千亿片瓦吟。? 我美吗
但不久公寓的时代临,台北你怎么一下子长高了,瓦的音乐竟成了绝响。千片万片的瓦翩翩,美丽的灰蝴蝶纷纷走,飞入历史的记忆。
前尘隔海,古屋不再。听听那冷雨。情感美 游子在日式的古屋里听雨,尽管是如泣如诉的挽歌,但心中还有些微的念想,而今古屋不在,最后的一点梦想也被击碎了,我们仿佛看到作者的脸上正淌下两行痛楚的泪水,听到他说:“我的家乡哦,何时能回呀!”我发现
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
听听那冷雨,看看那冷雨,嗅嗅闻闻那冷雨,舔舔吧,那冷雨。 我发现
雨是一种单调而耐听的音乐是室内乐是室外乐...... 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一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 我发现
雨是一种单调而耐听的音乐,是室内乐是室外乐...... 回忆江南的雨,下得满地是江湖,下在桥上和船上,也下在四川,在秧田和蛙塘,一下肥了嘉陵江,下湿布谷咕咕的啼声.标点美
我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往往不只是简单的停顿,我是语言,我有文字的气质,有时我甚至比语言还要“语言”——我是表情,我是情感,我是动作。余光中先生在本文中就让我尽情、潇洒了一次,我把他的思乡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还有一种含蓄蕴藉幽幽怨怨的美。我爱总结
本文语言优美,美在运用了大量的叠词,超常的用词,诗化的语言,音韵的和谐,多种修辞的灵活运用,标点符号的自由、洒脱。所有的美随着冷冷的雨声汇成一首乡愁之歌。这优美的文字,丰富的联想,营造出一幅美丽、流动的画卷,并流淌着浑如天籁的音乐,让读她的人思接千载,如临其境,精神为之震撼,心灵为之感动!
乡愁
——余光中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