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三峡(余秋雨)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了解余秋雨的成就,主要是其“文化散文”的特点。
有感情的朗读和背诵相关内容,体会本文由三峡的自然和文化景观引起的关于社会历史、人类精神与民族精神的思考。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学情分析
由于乡下孩子的教辅材料较少,以及接收信息的缓慢,对于余秋雨以及“文化散文”的知识知之甚少,因此在设计本课时我采取的是诵读理解的方法。21教育网
3重点难点
体会本文由三峡的自然和文化景观引起的关于社会历史、人类精神与民族精神的思考。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三峡
三峡工程的“大功告成”使得天造地设的美丽三峡只能储藏在人们的记忆里。在“三峡”逝去的日子里,我们只能沿着前人记述,寻觅其影子。余秋雨曾经为我们提供过一幅影像。今天我们一起跟随余秋雨走近《三峡》。21cnjy.com
活动2【讲授】走近作者
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当代文艺理论家、散文家。1992年《文化苦旅》出版,一时风行海外。随后,他的《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借我一生》等散文集,继续掀起“余秋雨散文热”。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在博大的文化视野和强健的文化精神下,瞩目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兴衰荣辱,其文上溯“五四”散文的理性精神和启蒙传统,在中国当代散文创作“理性精神的回归”中“卓尔不群,后来居上”。余秋雨糅合山川、风俗、人情、历史与主体评述于一炉的散文风格,为当代散文写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模式。
活动3【活动】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给下列词语注音
虔诚
(
)
朝觐(
)
庇佑(
)
熏黑(
)
冗长(
)
蠕动(
)
绰约(
)
汲取(
)
渊薮(
)
纵横驰骋(
)
搔首苦吟(
)21·cn·jy·com
2、全文由三节正文组成。作者按照顺江而下的游览过程,选择了三峡中最具人文气息的几个景点,来展开联想,驰骋想象,抒写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味。请找出相关的景点。
活动4【活动】自主合作、研讨主题
逐部分画出自然景观以及作者对于相关历史文化的深邃思考。
活动5【讲授】小结
美丽的三峡,你情归何处?
活动6【作业】布置作业
与李白、郦道元诗文的表达重点相比,余秋雨散文的表达重点是什么?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