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寄北 课件 (2)

文档属性

名称 夜雨寄北 课件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09 09:40: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4张PPT。夜雨寄北李商隐夜雨寄北李商隐诗人在巴蜀,亲友在长安,因此诗题为“寄北”。解 题诗人亲友学 习 目 标: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
2、 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 通过反复诵读诗歌,尝试赏析诗歌。学 法 指 导1、初读,整体感知;再读,感受意境;三读,体会感情。
2、古诗句赏析,可以从画面、炼字、修辞、感情入手。 李商隐(813~858),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怀州河内(现河南省沁阳县)人,唐代诗人。与杜牧合称为 “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传世。作者资料预 习 检 测 (1)文学常识填空:
李白、杜甫在文学史上有“大李杜”之称,而本诗的作者______和杜牧则有“小李杜”之称。
(2)解释下列诗句中加下画线的字的意思。
① 何当共剪西窗烛 [何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却话巴山夜雨时 [却]:_________;[话]:__________ 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七言绝句)初读诗歌,整体感知 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 归期/ 未有期,巴山/ 夜雨/ 涨秋池。何当/ 共剪/ 西窗烛,却话/ 巴山/ 夜雨时。品读、停顿、会意视频
会意再读诗歌,理解诗意根据课下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这首诗的大意 三读,体会感情 (一)自主学习(先自主学习以下问题,疑难问题在题号上做出标记。)
1、“巴山夜雨涨秋池”中的“涨”字,意蕴丰富,请从眼前景、心中情两个方面作些分析。
2、诗中的两处“巴山夜雨”有什么不同?其作用各是什么?
3、“秋”字在诗中起到什么作用?
4、自选角度赏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二)合作研讨(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赶快参加吧!) 小组长组织组员研讨自主学习时解决不了的问题。 (三)展示讲解(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抓住机会,亮出风采!)拓 展 延 伸
分别积累两句关于雨和思乡的诗句 ,最好能说出作者、出处。巩固提升(真金不怕火炼,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1、文学常识填空:
( )和( )在文学史上有“大李杜”之称,而本诗的作者( )和杜牧则有“小李杜”之称。
2、用“/”画出古诗的朗读节拍。
君 问 归 期 未 有 期, 巴 山 夜 雨 涨 秋 池。 何 当 共 剪 西 窗 烛, 却 话 巴 山 夜 雨 时。
3、对《夜雨寄北》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君问归期未有期”所含情感是无法尽快与好友相见的无奈。
B.“巴山夜雨涨秋池”是说自己处境的孤寂凄冷。
C.“何当共剪西窗烛”是指对与好友促膝深谈的深切期盼。
D.诗中最后两句是实写自己的经历。 4、《夜雨寄北》诗中写思归而不得的愁苦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对未来欢聚的向往之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5、诗人想像什么时候才能回到家中,和妻子一起一边剪去燃尽的烛芯,一边回味这巴山的绵绵夜雨。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一种怎样的心情?
6、积累古诗词中表达思乡或思亲之情的名句,并指明作者和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