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下雨天,真好 教学设计 (2)

文档属性

名称 11. 下雨天,真好 教学设计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09 14:29: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
下雨天,真好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感受雨中情趣
2、体味感伤情怀
3、品味诗意语言
2学情分析
琦君的《下雨天,真好》是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叙事散文。该单元的主题设置是“雨中情思”,而本文恰恰为这一主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文章通过对雨中往事的回忆,追忆逝水年华,表达了天真的稚子情怀以及对往事不再的感伤和惆怅,散发着淡淡的馨香和诗意。
对八年级的学生来说,雨中情思、童年情趣是一个较为熟悉的话题。但本文写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特别是作者对父母知己的深挚感念,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这就需要教师上课时要想办法为学生搭桥铺路,点拨引领,让他们真正感悟作者的雨中情思,诗意情怀。
3重点难点
一是雨中作者在感念父母时流露的凄凉感伤;一是学生较为敏感的“与知己漫步西湖”的情思。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下雨天,真好
先以一首经典校园歌曲《光阴的故事》作为课前铺垫,再以普希金的诗句“一切都是瞬间,一切都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变成美好的回忆。”导入新课。
活动2【讲授】出示目标
体会作者笔下的雨天情趣
感悟作品中天真的稚子情怀、温馨情感以及往事不再的感伤惆怅
体味散文诗意的语言特点
活动3【活动】初读课文,整体感悟:
1、作者为何如此喜欢
“下雨天”?试用文中概括的语句来回答。
2、文中写了几种雨中情趣?请快速默读课文,试用概括的语言依次填出
:躺在母亲臂弯里听故事
冒雨漂小木船
雨天逃学——帮母亲剪线头陪父亲赏雨赏花
与众人听鼓词儿
和帮工一起拣霉谷子——在杭州想念母亲
——雨夜看红楼梦
——怀念父亲————与知己漫步西湖
活动4【活动】精读课文,合作探究:
1、作者认为“下雨天,真好”,请问“好”在哪里?默读课文,试用以下句式回答。
示例:
下雨天,真好。好在可以————,真————。
示例:
下雨天,真好。好在可以(与知己漫步西湖),真(浪漫)。
静谧的湖山,迷蒙的烟雨,低斜的梅花,悠悠的笛声。亭亭少女,翩翩少年,这是何等唯美诗意的画面啊。所以尽管二十年过去了,作者依然难忘。闭上眼,还有一种声音在耳边低回萦绕。是的,悠悠笛声如一道爱的暗语,开启了两颗年轻的心。一人走来低语:一生知己是梅花;一人笑着迎答:湖上梅花待知己。那种心领神会的默契,那种默默无语的相知,真是“任是风雨也动人”!难怪作者会由衷地感慨“下雨天,真好”了。
下雨天,真好。好在可以(在杭州想念母亲),真(凄凉)。
下雨天,真好。好在可以(想起去世的父亲),真(感伤)。
明确:在想念母亲怀念父亲时,那些关于爱的温馨记忆全被雨一一唤醒,在生离死别中作者开始明白:自己曾经沐浴过一场怎样的爱的雨露,怎样在亲情的呵护中一路幸福地走过。所以才发自肺腑地感慨“真好”。这种在深切地体味了人事变迁和生命的况味之后的“好”,不再是少不更事的简单开心,纯粹快乐,而是沉淀成一种厚重的情感,好得更深沉,更隽永,更意味深长了。
2、“如果我一直不长大,就可以沉浸在雨的欢乐中,然而谁又能永远不长大呢”说说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光阴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往事再美好,亲人再关爱,终将烟消云散。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日子终将过去。表达了作者对往事不再、美好不再的感伤和惆怅。)
3、文中多次讲到逃避功课、希望霉变的谷子越多越好,为什么要把这些小孩子的“坏心思”津津乐道地写进文章里呢?
活动5【活动】品味语言,揣摩妙处:
1、那些有趣的好时光啊,我要用雨珠的链子把它串起来,绕在手腕上。
(让那些温润如玉的往事,润泽、装饰、陪伴着“我”的生活)
2、他提高声音吟诗,使我一路听着他的声音,不感到冷清…
3、在淅沥的风雨中,他吟诗的声音愈来愈低,我终于听不见了。
4、我凝望着低斜低斜的梅花,弄笛的人向我慢走来,他低声对我说:一生知己是梅花。
活动6【活动】适度拓展,总结升华:
1、
请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写一段关于雨天感受的童年趣事。
2、从母亲讲的“给瞎子送伞”,给唱鼓词儿的盛白米饭,请左邻右舍听戏,“我”送花给大家,你有什么感悟?
明确:心地善良,温柔敦厚。
活动7【讲授】小结
光阴把往事发酵,酝酿出爱的琼浆,饮之令人心醉。然而细雨声里,年华渐远;笛声在耳,斯人已去。难怪席慕容曾感慨:欢乐总是乍现就凋落,走得最急的都是最美的时光。好在隔着光阴的河流(距离),我们看到:一切过往皆美好。所以,不说感伤,不说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