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故人庄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初步体会诗中对仗句的特点。3.通过诵读这首诗,感受朋友之间聚散两依依的浓浓情谊,激发学生珍惜人间友谊的美好情感。
2学情分析
《过故人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人,写的是诗人应邀到一位农村老朋友家做客的经过。在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之中,举杯饮酒,闲谈家常,充满了乐趣,抒发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这首诗初看似乎平淡如水,细细品味就象是一幅画着田园风光的中国画,将景、事、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对于八年级的学生通过朗读、品味应该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3重点难点
通过诵读这首诗,感受朋友之间聚散两依依的浓浓情谊,激发学生珍惜人间友谊的美好情感。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同学们,在我们的文学长河中,有一颗璀璨的星星,那就是唐诗。有成就的诗人更是数不胜数,孟浩然就是其中的一个。以前,学过几首孟浩然的诗,谁来背一下?2、学生背诵《春晓》、《宿建德江》。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浩然的另一首诗《过故人庄》
活动2【讲授】朗读感知,品味诗情 1.请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古诗。(1)出示自学要求一,请学生朗读,明确要求。师随机点击“资料”,老师搜集了一些资料可以帮助大家理解这首古诗。2.学生自学,师巡视。3.交流(回到老师的界面)(1)指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2)读了此诗,你知道它讲述了一件什么事?(孟浩然接受一位老朋友的邀请,来到乡村做客的事。)(3)从这首诗中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诗人与老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4)你从哪里体会到的?4.交流:点击“邀“——“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一句(1)指名读诗句,理解字词故人——老朋友具鸡黍——准备丰盛的饭菜(2)受到老朋友的邀请,看到这一桌丰盛的饭菜,诗人心情怎样?(开心、高兴)(3)指导读好这句诗句。5.交流:点击“话”——“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1)指名读。(2)把你的体会说说。(打开窗子,面对谷场和菜园,举起酒杯畅饮美酒,闲谈农事。只有老朋友之间才会谈家常事。)(3)随机理解“桑麻”(4)看着插图,发挥你的想象,完成“说一说”——“想象诗人和老朋友会聊一些什么?)(5)学生自己完成。(6)交流(真是太感谢你为我准备了这么丰富的菜肴,下次欢迎你到我家去做客。)(你们这儿真美,真想一直住在这儿啊!)(今年的收成怎么样?还好,有可能是个大丰收。)…………是啊,深情厚意只在淡淡的几句询问农事中,就在这悠然地举杯饮酒,闲谈农事中。(7)齐读“话”句6.交流:点击“别”——“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1)指名读(2)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依依不舍)(3)即将分别了,孟浩然会和友人说写什么?和旁边的同学说说。(4)交流。7.是啊,真挚的友情让诗人依恋,农家的生活让他向往,那还有什么让诗人要相约重阳日在来赏菊花呢?(优美、淳朴的田园风光。)(1)出示“景”——“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放眼望去绿树围绕着村边,青山在村外横卧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你看到的说出来。)(2)读好此句。(3)讲述对仗句。师范读“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句诗读上去朗朗上口,你知道它永乐什么修辞手法吗?(对仗)师讲述什么是对仗句。师生对对子:“绿树”对________;“村边”对_______;“合”对______“绿树村边合,”对____________这首诗中还有一句对仗句找出来。(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师生共对对子。读好这两句诗句。练习背诵。
活动3【练习】积累拓展
请同学们想一想,你还记得那些写朋友之间深情厚意的古诗,指名背一背。
活动4【练习】练习巩固
孟浩然的《过故人庄》中的诗句“ , 。”描写了山村优美的景色。“ ,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活动5【作业】课后作业
1.把这首诗改写成一篇记叙文。2.收集关于友情的古诗。
课件15张PPT。作文训练细节焕发
人物光芒一、教学目标
1、掌握一些细节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2、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
二、教学重点难点
人物细节描写的方法和技巧。
恰当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反映人物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
三、教学方法
自主 合作 探究
四、教学课时1课时
猜猜他是一个什么人?1 一个老人唤住我
2 红肿的两眼含着泪水,嘴唇发青,缠着破烂的衣服,浑身污秽的脓疮……
3 他把一只浮肿、又红又脏的手伸向我
4 他呻吟,哀求一点施舍。大家成功得到此人是乞丐的结论的理由是什么?
外貌
动作
语言细节
描写。
我看见他戴 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艰难地穿过铁道.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上面两个片段,哪个片段给你留下了深刻地印象?
“ ”一词,说明父亲年事已高,步履不稳,过铁路需人扶持。而今,为了“我”却在铁道间蹒跚前往。 “两手 着;脚向上 ;身子 ”说明父亲胖,吃力之状可以想见。蹒跚攀缩微倾 探究 通过比较,请大家讨论,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有哪些方法和技巧?1.仔细观察,捕捉瞬间
2.选用典型,情景再现
3.精选词语,巧用修辞
4.运用联想,刻画心理 选自《社戏》
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
大家立刻都赞成,和开船时候一样踊跃,三四人径奔船尾,拔了篙,点退几丈,回转船头,驾起橹,骂着老旦,又向那松柏林前进了。 选自《武松打虎》 武松读了印信榜文,方知端的有虎。欲待转身再回酒店里来,寻思道:“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存想了一回,说道:“怕甚么!且只顾上去,看怎地!” 选自《贾芸谋差》 ?
贾芸笑道:"舅舅说的倒干净.我父亲没的时候,我年纪又小,不知事.后来听见我母亲说, 都还亏舅舅们在我们家出主意,料理的丧事.难道舅舅就不知道的,还是有一亩地两间房子,如今在我手里花了不成?巧媳妇做不出没米的粥来,叫我怎么样呢?还亏是我呢,要是别个,死皮 赖脸三日两头儿来缠着舅舅,要三升米二升豆子的,舅舅也就没有法呢." 探究怎样做到细致入微地描绘典型?
外貌
语言
动作
心理练笔 看下面的视频,运用细节描写写一段文字。 评论生生互评:
师评:
教师小结:
教师寄语:希望你用一双智慧的眼睛,看这大千世界,关注生活中的细节,寻找身边的美丽,描绘精彩的人生!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