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10.
芙蕖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了解李渔,积累本课重点文言词语。
2.理解本文结构严谨、详略得当的特点。
3.学习课文兼用多种表达方式,以清新活泼的笔调来说明事物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朗读、学习小组自主合作探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作者对莲花的喜爱之情,学习作者不拘泥于古人,敢于创新的精神。
2学情分析
通过近两年的文言文学习,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文言文知识,阅读文言文的能力较初一有了一个质的飞跃。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积累本课重点文言词句。
2.理解本文结构严谨、详略得当的特点。
教学难点:学习本课兼用多种表达方式,以清新活泼的笔调来说明事物的方法。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预习导引
芙蕖即莲花,在理学家眼中,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一位“道德君子”;在佛的世界里,莲是净土,是人心灵的伴侣。今天我们再来学习李渔的《芙蕖》,相信大家通过学习一定会对莲花有一个全新的认识。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活动2【讲授】诵读疏通,整体感知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
2.自主译读课文。
3.合作交流,就自己的疑问与同组交流、探讨,解决疑难。
活动3【讲授】研读赏析
1.本文主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从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2.正是由于作者对芙蕖有着如此深厚的感情,作者笔下的芙蕖也是美不胜收的,下面让我们一起来领略作者笔下芙蕖的美。学生朗读课文,寻找文章的美点,然后全班交流。交流时可用“芙蕖之美,美在————,你看———————”这样的句式。21教育网
3.文章第二段重点写什么?怎样写的?
3.这篇赞美荷花的文章有什么独特之处?
活动4【活动】问题探究,品读赏析
1.本文是怎样层次井然地讲述芙蕖?
2.本文在说明芙蕖的“可人”之处时,是如何进行分类的?
3.作者认为芙蕖是“四命之中,此命为最”,哪些语言明白表示了作者对荷花的深厚感情?找出来并作简要分析。21cnjy.com
活动5【练习】拓展训练
1.选择自己喜欢的事物,模仿本文的结构,写一篇短文。
2.展示、交流。
活动6【测试】巩固练习,反馈。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群葩(
)
菡萏(
)
异馥(
)
草菅(
)
飘飖(
)
效颦(
)
2.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
(1)以芙蕖之可人,其事不一而足。
可人:
(2)群葩当令时。
当令:
(3)无如酷好一生。
无如:
(4)又时病其漏。
病:
3.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则又日高日上,日上日妍。
(2)有五谷之实而不有其名,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
4.选文是如何来述“芙蕖之可人”的?
5.选文最后一段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6.选文说芙蕖“可目”“可鼻""可口""可用",除此之外,你认为芙蕖还可怎样?试表明你的观点。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