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图序 教学设计 (6)

文档属性

名称 荔枝图序 教学设计 (6)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09 16:13: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荔枝图序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了解“序”和作者及课文中出现的常见文言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2.了解课文条理清晰的特点。
3.
了解荔枝的特色
4.读读背背,培养文言语感。
2重点难点
1.把握文章语言简洁,说明生动、条理清楚的写作特点。
2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词句,理解文章的写作目的。21教育网
3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本文是一篇咏物小品,是作者为画工所绘的荔枝图写的一篇序。在唐朝时,一般北方人是很难一睹荔枝芳容的。白居易于元和十四年(819年)任忠州刺史,第二年命画工绘了一幅荔枝图,并亲自为之作序。题目中的序是一种文体,序,又名“序言”“引言”“前言”是放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有书序和赠序之分21cnjy.com
序文生动地介绍了荔枝的形、色、香、味等特色,为我们展示了荔枝独特的风采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简介作者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唐代大诗人。曾官居太子少傅,晚年自号香山居士。他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观点。

、字词检测
帷(wéi)
缯(zēng)
绡(xiāo)
瓤(ráng)
枇杷(pí)(
pa)
醴酪(lǐ)(lào)
五、诵读课文
1、听录音,注意字音、停顿。
2、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
3指名读,请学生点评。
六、疏通文意
借助课下注释,自主了解文章大意,有不懂的
小组交流合作解决
1、重点词语:
通假字
华通花
去:离开,这里指香味消失。
词类活用:
荣:形容词用作动词,开花。
图:名词用作动词,画图。
书:名词用作动词,书写。
4、难句点拔。
a、荔枝生巴峡间,树形团团如帷盖
b、华如橘,春荣;
c、实如丹,夏熟
d、大略如彼,其实过之
e、南宾守乐天命工吏图而书之,盖为不识者与识而不及一、二、三日者云。
七、合作交流
(1)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描绘荔枝的?又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果实的?请在下列括号里填上相应的项。
A、树形→(
)→(
)→果实
B、朵→(
)→(
)→(
)→(

→浆液
(从整体到局部,从外到内

【写作特色】
层次清晰。文章先从大处落笔,介绍荔枝的产地。接着描绘树形,给人一个总体印象。然后分别介绍它的叶色、开花和结果季节、果的形状,颜色,外壳及果肉,味道特点和它离开树枝后不易保鲜的特性,最后交代写此序的缘由及目的。文章在介绍荔枝时采用从整体到局部、外观到内部的顺序,一一写来,层次清晰,形象具体。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小结】
本文用简洁的语言生动地介绍了荔枝的形、色、香、味等特色,为我们展示了荔枝独特的风采。
【课堂检测】
1、说明荔枝树形的语句是—————
2、说明果味的语句____________
3、说明荔枝不易保鲜的语句是————
4、说明写作目的的句子是——————
八、指导背诵,积累佳句。
1、方法指导。
为既快又准地背诵本文,可结合板书,按照作者的说明顺序,抓住关键词进行。
2、学生练习背诵。
【布置作业】
仿《荔枝图序》的写法描写一种水果或蔬菜
附:板书设计
外形
介绍荔枝特点
颜色
荔枝图序
香味
独特风采
保鲜
交代作序时间、原因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