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清塘荷韵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熟读全文,感悟文意。
过程与方法目标:比较前人笔下的荷花与作者笔下荷花的不同。学习情、景、理交融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爱自然、爱生活、爱人生的情趣。
2学情分析
学生能朗读课文,对作者了解甚少,让学生搜集有关季羡林的资料。
3重点难点
比较前人笔下的荷花与作者笔下荷花的不同,学习欲扬先抑、托物言志的写法。
4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请同学们背诵与莲有关的诗词文。通过背诵诗词文,我们知道了古代周敦颐、李渔都是爱荷之人,今天我们就来看当代的季羡林是如何爱荷的。我们来学习《清塘荷韵》。
新授:一、介绍作者:季羡林(1911-)语言学教育家和梵文学者。山东清平(今临清)人。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西洋文学系。1941年获德国格廷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东方语言文学系主任、副校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南亚东南业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二届委员,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中国南亚学会第一届会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一届副会长,中国语言学会第二届会长,中国外国文学研究会第一届副会长,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第一届会长。中国民主同盟盟员。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二至五届全国政协委员。长期从事印度古代语言文学、印度佛教史、中印文化关系史及吐火罗语的研究。著有《印度古代语言论集》、《中印文化关系史论文集》,还有《大唐西域记》等。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二、让学生知道:感动中国2006季羡林【颁奖辞】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季羡林:最难时也不丢掉良知。21·cn·jy·com
三、学习生字词语:(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脍炙人口旖旎睥睨支离破碎
四、学生自读课文,梳理文章思路。(读三遍)
学生得出答案:全文以荷为线索,由想荷------种荷------盼荷------赏荷------咏荷、祝荷,赞美了生命的力量,表达了作者爱自然、爱生活、爱人生的情趣。www.21-cn-jy.com
五、再读课文,探究下面问题,理解文意。
《清塘荷韵》是以描写荷花为主,还是以抒写作者的心情取胜?
学生讨论后得出:以抒写作者的心情取胜。其一,在等了两年后,第三年出现奇迹,然而荷叶仍是孤零零的几片------虽微有希望但究竟令人心灰的一年。其二,第四年,奇迹降临,荷叶扩成一片,于是作者心中狂喜,得出感悟------生命力强大。其三,叙述春去冬来,残荷消失,感慨“春天还远吗”------以超然的心态面对生命的消逝。21教育网
《清塘荷韵》的写法与本单元那篇课文相类似,说说你的意见。
学生发现:与《爱莲说》相类似,都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不同之处,《清塘荷韵》还用了欲扬先抑的写法。21cnjy.com
知识拓展:作者笔下的荷花和古人笔下的荷花有什么不同?
作者的写作技巧是:情、景、理交融。
学文感悟:爱自然、爱生活、爱人生。
作业:搜集有关季羡林的资料,完成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想荷------种荷------盼荷------赏荷------咏荷、祝荷
爱荷
顽强的生命里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