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7张PPT。清塘荷韵
季羡林题解 清塘荷韵,意为清塘上荷花的韵味。韵,韵味,含蓄的意味、情趣。文章要写的就是这荷花的韵味;清塘只不过是环境,不是作者所要表达的重点。 但是,由于有了这样一个幽静、 清雅的环境衬托,荷韵也就更浓、更加引人了。题目富有诗意,把读者带到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使人眼前浮现出一幅瑰丽的图景,真有景未见人先醉之感,增强了文章的吸引力。走进作者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字希逋,又字齐奘。中国著名文学家、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翻译家,散文家,精通12国语言。曾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2009年7月11日北京时间8点50分,国学大师季羡林在北京301医院病逝,享年98岁。季老与荷 季老研究佛学梵文较有造诣,他的研究与印度文化、佛教有着密切的关系。作为佛教“净土”代表的荷花丰富了中国荷花文化的内涵。从佛教的观点来看,莲花(即荷花)是释迦牟尼的宝座,它是不受轮回的污浊环境影响的“佛的本质”,加上季老又是一个道家思想较浓厚的人,他追求清净无忧,荷花正像一个品行高洁的隐居者一样,恰恰符合了季老的追求。所以他才会对荷花特别地情有独钟,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散文。
自渎课文,你认识徘徊( ) 脍炙( ) 旖旎 ( ) 睥睨( ) 凌驾 ( ) 翘盼( ) 淤泥 ( ) 接踵( )páihuáikuàizhìyǐ nǐPì nì líng qiáo yū zhǒng掌握词语(给黑体字注音并解释词语)?脍( )炙人口
?旖旎( )
?接踵( )而至
?睥睨( )
?旮旯( )
美味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大家都称赞。柔和美好。后面的人的脚尖接着前面人的脚后跟,形容人多,接连不断。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角落,比喻偏僻的地方。kuàiy? n?zh?ngpì nìgā lá快速阅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动眼 动脑 再动笔荷(线索): 荷(1-2段) —— 荷(3段)
荷(4-6段)—— 荷(7段)
荷(8-12段)—— 荷(13段) 种盼赏赞祝想跳读课文,解决下面的问题: 1.你认为作者为什么要如此费心的种荷花呢?
2.你知道荷花的生长过程吗?看看文中描述的荷花,它的生长经历了怎样一个过程?
3.在荷花的生长过程中,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找出能反映作者心情的句子。
阅读4-6自然段,勾画描写荷生长过程的句子,思考作者的心情是怎样变化的?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什么也没有仍然什么也没有细弱单薄、可怜兮兮的五六个叶片出现一大片绿叶,并迅速扩张,遮蔽了半个池塘希望—事与愿违
(失望)翘盼—灰心(灰心)盼星星盼月亮—虽微有希望但究竟仍是令人灰心(仍灰心)迟迟疑疑———疑云一扫而空——狂喜(狂喜)
思考: 1、作者从种莲,盼荷的过程中,领悟出了什么生活哲理?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
2、如何理解这句话?
这句话季老充分
地赞美了生命,
讴歌了生命的伟
大力量。返回 3、读6、7段文字:从荷叶蔓延的过程中,你能品味出荷叶怎样的内在神韵?请结合具体的词句 (从时间、空间、数量等方面)说说你的理解。孕育之艰辛,
生命力之旺盛。 坚韧顽强 4、速读8、9两段,请找出作者描绘的两幅荷花图,用文中的诗句给这两幅画面命名并说说你有怎样的感受。“映日荷花别样红” “池花对影落” 秀雅脱俗安宁静谧豁达超然坚韧的生命精神
豁达的生活态度
美好的生活愿望 荷 韵季之▲本文的主旨是什么?作者在作品中揭示了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哲理? 本文通过荷花的风韵,颂扬了生命的力量,抒发了热爱生活、对美好生活前景充满信心的情怀。
作者在作品中揭示了这样一种生活哲理:“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