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塘荷韵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清塘荷韵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09 19:26:29

文档简介

清塘荷韵 教学设计
1教材分析
本文是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一篇散文。单元主题是“花之君子”,本文属于“拓展阅读”的其中一篇。本文是季羡林先生于86岁高龄时完成的佳作,文章写的是荷从虚无到繁茂的漫长历程,重在写荷顽强的生命力,写作者的欣慰和希望,文章中浸透了作者对人生及人类历史的沉重思索,是智者与自然的对话,是心灵与自然的交融,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并不奢求学生能深刻体悟生命的内涵,只希望通过本文的学习,能让学生串连起自我的生活体验,体会到一种生命力的顽强,在心中留下一颗千年不烂的生命的种子。
2教学目标
“大纲”规定:散文的教学重点是总体把握思想内容,体会作者情感,分析艺术手法,品味艺术语言。因此课堂上就要设计一些教学环节,让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的方法去阅读分析课文。在学生自主阅读分析的基础上,教师适当讲解点拨,拓宽学生的思路,深化对文章的认识,让学生在阅读的深度和广度上获得新的认识。根据大纲要求,针对本文的特点,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记住文中的生字词,了解与作者有关的文学常识。
2.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行文线索。
能力目标:
1.细读重点文段,勾划描写荷的语句,领会文章的主旨。
2.理解文中抒情议论句的深刻含义,品味荷之神韵美。
情感目标:感悟文中作者对生命的理解,体会荷顽强的生命力,从而更加珍惜自己的人生。
3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初二的学生。尽管学生以前感受过这类散文,对散文的语言美、意境美,进行过初步的鉴赏。一般能说出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但学生主要还是停留在泛读和初读的层面上,整体把握的意识不强,对意象的分析、语言的品析较粗浅,还不能做到准确把握文章主旨。可见他们的思维能力、审美能力和个性化阅读素养尚在形成之中。
4重点难点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是为了达到不教”,我希望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掌握写景抒情类散文的基本阅读方法。从课本到读本再到课外拓展,使学生对散文的阅读从感性上升到理性,提高阅读技巧和能力。本文有许多语言非常优美,尤其是描写荷花的内容。同时学生在“品味语言”环节存在较大问题,本节课在这一方面要多加训练。因此,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设计如下: 
重点:细读重点语段,赏析文章描写荷叶、荷花的词句,体悟荷之神韵美。
难点:研读文中有关生命的语句,理解其深刻含义,感悟作者对生命的理解。
5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教学过程
智者乐,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宠辱不惊。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汇入传统,把心留在东方。这是2006年感动中国组委会给季羡林先生的颁奖词。季老先生为人所敬仰,不仅仅因为他的学识,还因为他的品格。他一生对荷花情有独钟,那我们今天就随他一起走进《清塘荷韵》的世界,去感受人那种人如其荷,心有其韵的美好境界吧。
活动2【讲授】检查预习
1.教师校对学案上的字词。
(1)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画出文中难以理解的字词加以识记。
给划线字注音
脍炙人口()( ) 接踵而至( ) 细若单薄()
旮旮旯旯()( )旖旎()( )睥睨()( )
(2)为学生整理课文思路:
以“荷”为线索,梳理文章结构层次:
种荷→→ →祝荷
(3)根据提示,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先生在门前的( )撒下几颗种子,()期待之后,终于等到了荷叶满塘、荷花盛开。
活动3【活动】交流展示与综合训练
一、交流展示
1.检查生字词,展示预习成果。
2.理清思路,概括主要内容。
二、课堂探究
1.作者为什么要如此煞费苦心地种植荷花呢?
明确:作者在记忆里曾经有荷花的碎影;没有荷花不符合作者的审美观念;中国人没有不爱荷花的。
2.作者在描述荷花的生长情况时,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请同学们齐读4-6段,找出表现荷花生长情况的变化以及作者心情变化的句子,完成下表。
时间
荷花的生长情况
“我”的心情变化
第一年
一直到秋凉落叶,水面上也没有出现什么东西
心里总希望“小荷才露尖尖角”
第二年
春水盈塘,绿柳如丝,一片旖旎的风光,可是水面仍然没露出什么荷叶
已灰心,没有希望
第三年
投莲子的地方长出了五六片圆圆的绿叶,虽颜色极惹人喜爱,但是却细弱单薄,可怜兮兮地平卧在水面上
虽微有希望但仍灰心
第四年
荷叶扩张,全被绿叶覆盖,一些绿叶长成亭亭的荷叶
心中的疑云一扫而光,不禁狂喜
3.从作者种荷、盼荷的过程中,你领悟到了什么生活哲理?
明确:荷花从“一粒粒种子”到“满塘风荷举”历经了四年漫长的等待、力量的积聚,这表现出了荷“顽强、坚韧”的生命力。
三、精讲点拨
1.找出表现荷花生命力顽强的句子,并作简要赏析。(赏析句子的三个维度:用词美;修辞美;哲理美)
(1)绿盖擎天,红花映日,把一个不算小的池塘塞得满而又满,几乎连水面都看不到了。一个“塞”字,仿佛在读者面前呈现了一幅满塘尽是挨挨挤挤、密密麻麻的荷花的绚丽画面,充分表现了荷花旺盛的生命力。
(2)这些红艳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凌驾与莲叶之上,迎风弄姿,似乎睥睨一切。
这个句子运用拟人的修辞写出了荷花卓然挺立、迎风弄姿的外形之美和洁身自好、睥睨一切的内在气质美。
(3)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
这是作者对荷花顽强生命力的赞美。(表达观点的句子)不仅荷花,其实世间万物都是具有生命力的,它们往往以任何人都无法抵御的力量在蓬勃生长着。
2.荷花那种顽强而漂亮的生命,那种 “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及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会让你联想到日常生活中的哪些事物呢?
3. 在作者眼中,生命如荷花,在历经艰辛和奋斗后,终于迎来了生命的春天。那么,你是如何看待生命的?写一段话,说说自己对生命的看法和理解。
活动4【测试】巩固提高
1.给划线字注音
脍炙人口()()接踵而至()细若单薄()
旮旮旯旯()()旖旎()()睥睨()()
2.将下面的诗句补充完整
(1)小荷才露尖尖角,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接天莲叶无穷碧,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清水出芙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低头弄莲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短文《昙花》,完成文后练习题。
只看过一次昙花的开放,那种感觉凄美而壮烈。
一共五盆,排在大厅的一旁。
圆筒形的主板,傲然直立。分枝多,呈叶状形,枝上巍巍然地挂着即将灿烂开放的花蕾。我和朋友,坐在厅里,喝茶、谈心。茶原本是甘醇的,话原本是投缘的,但是,今晚,整颗心,都去了昙花那儿,心情有点儿焦躁,有点儿兴奋,又有点儿不安。所以,入口的茶,变得无味;入耳的话,变得单调。
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聊着。最后,索性闭口不语了。等。在全然的寂寞中等。子夜过后,还是没有动静。意识渐渐地陷入半朦胧的状态中,忽然,响起一种很轻微、很轻微的声音“啪啪啪、啪啪啪”,好像蝴蝶振翅欲飞时所发出的声响。迅束睁开眼睛,盆里的昙花,灿烂地、绚丽地、快活地、无羁地开放了。花,很大很大;色,非常非常白;味儿呢,浓郁强烈。我看,我闻,我惊叹。立在枝上的昙花,顾盼生辉,得意非凡。它尽情地享受人间蜂拥而来的爱。然而,就在“旖旎风光无限好”的时刻,鸡啼声起,它大量地来。不作无谓地流连与挣扎,它迅速萎谢。
独我,羡慕它。它辉煌而来,辉煌而去。生命最短,不曾浪费一点一滴。
(1)根据环境写四字词语各3个
昙花开放时的情景:
昙花开了,众人:
立在枝上的昙花:
(2)第七自然段有一个等字,可以看出作者什么心情?在文中有哪些表现?
(3)昙花开了!用一两句描绘昙花盛开的情景。
(4)用一句话写出阅读感言
活动5【作业】课后作业
1.积累描写荷花的诗词名句。
2.搜集关于季羡林的文章,再次感受其人格魅力。
课件10张PPT。清塘荷韵季羡林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旖 旎翘 盼接 踵睥 睨脍 炙人口单 薄旮 旯yǐ nǐ qiáozhǒnggā lápì nìkuài zhì bó扫清字词障碍柔美的样子 美味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大家都称赞。眼睛斜着看,形容高傲的样子。 一直到秋凉落叶,水面上也没有出现什么东西
心里总希望“小荷才露尖尖角”春水盈塘,绿柳如丝,一片旖旎的风光,可是水面仍然没露出什么荷叶
已灰心,没有希望 投莲子的地方长出了五六片圆圆的绿叶,虽颜色极惹人喜爱,但是却细弱单薄,可怜兮兮地平卧在水面上 虽微有希望但仍灰心 荷叶扩张,全被绿叶覆盖,一些绿叶长成亭亭的荷叶 心中的疑云一扫而光,不禁狂喜 1.绿盖擎天,红花映日,把一个不算小的池塘塞得满而又满,几乎连水面都看不到了。
2.这些红艳耀目的荷花,高高地凌驾于莲叶之上,迎风弄姿,似乎睥睨一切。
3.天地萌生万物,对包括人在内的动、植物等有生命的东西,总是赋予一种极其惊人的求生存的力量和极其惊人的扩展蔓延的力量,这种力量大到无法抗御。
未长成的蝉的地下生活,至今还是个秘密,不过在它来到地面以前,地下生活所经过的时间我们是知道的,大概是四年。以后,在阳光中的歌唱只有五星期。四年黑暗中的苦工,一个月阳光下的享乐,这就是蝉的生活。我们不应当讨厌它那喧嚣的歌声,因为它掘土四年,现在才能够穿起漂亮的衣服,长起可与飞鸟匹敌的翅膀,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中。——法布尔《蝉》资料链接:季老在黑暗残酷、泯灭人性的“文革”时代,他不堪忍受那残暴的批斗与羞辱,在生与死的抉择中决意自杀。
他反复思索种种自杀方式,最终选定吃安眠药死。正当他要实施自杀时,突然被揪去批斗,狠打暴踢,鲜血流淌。他的思想却发生了变化:“不想死了”,“还是活下去吧”。
他决意忍辱偷生,坚持自己的信念。于是,为着适应不断的批斗,他竟然想出每天站在自家阳台上进行“批斗锻炼”:“低头弯腰,手不扶膝盖,完全自觉自愿地坐喷气式”,“还在心里数着数,来计算 时间,必至眼花流泪为止”。 ——坚守希望、热爱生活 季老先生一生经历坎坷,被劳改、批斗,见证了许多荒谬之极的历史事件,耄耋之年,季羡林以自省之笔,在《牛棚杂忆》中记录了自己所经历的这一切。作者是这样来评价这本书的,“它带去的不是仇恨的报复,而是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照见恶和善,丑和美,照见绝望和希望。”
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
生命像向东流的一江春水,他从最高处发源,冰雪是他的前身。他聚集起许多细流,合成一股有力的洪涛,向下奔注,他曲折的穿过了悬崖峭壁,冲倒了层沙积土,挟卷着滚滚的沙石,快乐勇敢地流走,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
—— 冰心《谈生命》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南宋)杨万里《小池》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莲,花之君子者也 ……
——(北宋)周敦颐《爱莲说》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杨万里《晓出静慈寺送林子方》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
——西洲曲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
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采莲曲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