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曲 教学设计 (2)

文档属性

名称 采莲曲 教学设计 (2)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09 15:49: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采莲曲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大声朗读诗歌,理解并记住燎、溽、侵晓等词的音、形、义,在此基础上理解诗歌大意。背诵三首诗歌。
2.在诵读中抓住直接描写荷的诗句,通过对重点词的品味感受荷叶荷花的神韵,并区分三首诗各自描写荷花的不同角度。
3.抓住关键词,说说三位诗人表达在诗歌中各自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2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鉴赏的能力。所以本节课的主要任务就是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通过合作探究来对诗歌中的重点语句进行赏析,体味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本班学生在合作探究、小组展示方面表现比较好,所以课堂上教师尽可能把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获得”。抓关键语句,不全面铺开,一课一得,老师要做好的就是问题引领,把学生引向要研讨的内容。
3重点难点
抓住直接描写荷的诗句,通过对重点词的品味感受荷叶荷花的神韵,并区分三首诗各自描写荷花的不同角度。
4教学过程
一、猜谜导入
1、猜谜:“一个小姑娘,住在水池塘,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
2、揭示谜底荷花,问:荷花还叫什么?
芙蓉、莲
3、莲花的叶子叫做什么?(引出荷叶)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词来形容荷叶呢?
4、师:每到春末夏初之际,荷塘里,荷叶绿了;到了盛夏时节,荷花红了,一个个粉嫩的莲蓬露出了它们的小脑袋。等莲蓬成熟后,采莲姑娘们就会穿着漂亮的裙子,摇着小船,来到荷塘采摘莲蓬。那美妙的景象让唐代诗人王昌龄都陶醉了,于是他写下了著名的《采莲曲》。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5、师:就让咱们和诗人王昌龄一起,来到荷塘,欣赏采莲姑娘们采摘莲蓬时的美景吧!
二、初读古诗
1、请大家把书翻到该页,自由地把古诗朗读两遍,注意把字音读准,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生字。读对了,夸夸他,读错了,帮帮他。
3、认读生字:罗、裁
4、认识多音字:觉
5、谁能把整首诗读给大家听?其他的同学认真听,听听他的字音读准了吗?句子读通顺了吗?(指名读,生评价)
6、其实,读古诗不仅要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顺,还要把古诗的节奏读出来。(师范读)谁能像老师这样读一读?(指名读,评价)
三、品读古诗
(一)学习一二行古诗
1、自己把一、二行诗好好地读一读,边读边想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
2、指名读第一行诗,相机解释罗裙。
3、猜谜“十把小剪刀,剪掉衣服角。”学习“裁”字的字形。
4、师范读第一行诗,同学们边听边想: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指名说)
5、荷叶碧绿碧绿的,姑娘的罗裙翠绿翠绿的,绿得那么轻爽,绿得那么醉人,谁能把这种美的感觉读出来?(指名读)
6、闭上眼睛,老师带你们到荷塘去看看美景吧。睁开眼睛,看到这么多的绿色,你觉得怎么样?(指名说,小组读)
齐读第一行诗。
7、是啊,绿色让人觉得凉爽,觉得生机勃勃,还让人感到心旷神怡。在荷塘里,除了绿色,你还看到了什么颜色?
8、荷花盛开,像一张张笑脸,而采莲姑娘的脸庞红润艳丽,又如同出水的荷花,人和花真是难以分辨,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指名读,想读的同学站起来一起读)
9、老师已经看见了那个画面,荷叶和姑娘穿的罗裙是绿色的,分不清哪是荷叶,哪是姑娘的罗裙,采莲姑娘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看上去好像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姑娘的脸庞开放,互相比美,难怪诗人会发出这样的感叹。(男、女生读,齐读)
(二)学习三、四行诗
1、这么美的采莲姑娘在荷塘里采莲,为什么诗人却看不见呢?读读三、四行诗吧。(自由读,指名说)
2、原来,采莲姑娘的罗裙已经与荷叶混在一起,采莲姑娘红扑扑的脸也与荷花交相辉映,分不清哪里荷叶,哪是罗裙,哪是荷花,哪是姑娘的脸,瞧,这个“乱”字用得多好呀,写出了这种融为一体的美,正是“乱入池中看不见”,谁能读读这行诗?(指名读,男、女生比赛读)
3、诗人为什么看不见采莲姑娘呢?(师生配合读)
4、咦!你们听!什么声音?(课件出示flash画面)
5、听了这歌声,你有什么感受?(指名说)是呀!景美、人美、歌更美,诗人也像我们一样,听到这优美的歌声才发觉在这荷塘之中采莲姑娘正摇着小船缓缓而来呢,谁能来读一读?(指名读)
6、诗人起初在茂密的荷塘中寻找着采莲姑娘,想找又找不到,后来顺着优美的歌声看见了身穿绿罗裙,美丽似荷花的采莲姑娘,心里可高兴了。(齐读第三、四行诗)
7、碧绿的荷叶,粉红的荷花,美丽的姑娘,动听的歌声,多么让人陶醉呀!让我们再一次来欣赏这美丽的景象,一起把整首诗读一遍,读出感情,读出韵味。(配乐齐读)
(三)师小结:
随着大家的吟诵,我仿佛来到了荷塘边,看到姑娘的罗裙和荷叶一样碧绿,姑娘的笑脸与荷花相映成趣,动听的歌声在荷塘上空飘荡,这真是一幅动人的采莲图。
四、背诵古诗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试着背一背古诗。
2、师用图片,动作帮助记忆。
3、没有提示了,你还会背吗?(指名背诵)
4、开吟诗会配乐背诵。
五、拓展古诗。
1、欣赏《江南》,师范读。
2、师讲解诗意。
3、学生自由读《江南》。
4、合着音乐唱《江南》。
六、作业:回家后,把这两首古诗背给小伙伴或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