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曲 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采莲曲 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09 15:52: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采莲曲
教学设计
主备教师
参与教师
审核人


1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有关的文学常识,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背诵积累。2、理解诗词大意,品析名句,学习诗歌写法,理解诗词中蕴含的情感。
3、从诗词中得到美的熏陶;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
重点
感受诗词创造的意象和丰富意境,品味诗意。
难点
通过品味诗歌语言,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一、激情导入:检查《爱莲说》的背诵导入。二、出示学习目标并阐释,明确重难点三、学习新课(一)【知识链接】王昌龄(公元698-756年)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
( http: / / www.21cnjy.com"
\t
"_blank"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他的七绝与李白并称,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他的边塞诗气势雄浑,格调高昂,充满了积极向上的精神。有“诗家天子王江宁”之称,存诗一百七十余首,代表作有《出塞》、《芙蓉楼送辛渐》等。作品有《王昌龄集》。
本环节教师个人教学设计:
学生结合《配套练习》圈划识记作者。(留意划线部分)
(二)【基础知识】1、掌握下列生字:一色裁(
)芙蓉(

乱入(释义):争先恐后地进入。2、划分诗歌节奏、朗读诗歌并背诵,结合注释理解诗词大意
本环节教师个人教学设计:自由朗读,划分节奏;2、掌握字词。
(三)【重难点学习】一、自主学习:1、《采莲曲》分别描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描写了江南采莲少女的劳动生活和青春的欢乐。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2、词人选取了哪些意象?描绘成了几幅图画?你认为哪些字词写得好?你喜欢哪些词句?
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两幅。“乱入”二、合作交流:
赏析“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示例:这两句写的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难辨的感觉。“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很好地表现了人花难辨、花人同美的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本环节教师个人教学设计:小组讨论,欣赏诗歌
(四)【拓展提升】王诗暗写、杨诗明写颜色句各自的好处是什么?
本环节教师个人教学设计:将两首诗放在一起,进行比较阅读,加强学生的记忆。
(五)【当堂检测】细读下列两首诗,完成问题。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扬子江头杨柳眷,杨花愁杀渡江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⑴两首都是写离愁别绪的诗,但诗的表现手法却不同。李白的诗偏重
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郑谷诗则
抒发了友人之间的离别之苦。⑵古人论诗有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意即描写景物也是为了抒情。李白诗中可为例的一句是: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⑶下面是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两首诗都生动地表现了朋友分别之苦,具有极强的感染力。B.
两首诗都极力通过描绘景物,渲染离别的气氛。C.
李白诗情感表现热烈奔放,而郑谷诗情感表现则含蓄委婉。D.
两首诗都着力强调分离的“距离之远”,突出了友人之间的深厚情感
四、【课堂总结】五、【布置作业】完成《配套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