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苏幕遮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及相关文史知识。
2、理解词的内容,把握词中的文学形象。
过程与方法:反复吟诵作品,探究词的意境,探究词的表达技巧,增强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感,学习诗人寄寓其中的精神与态度。
2学情分析
这一首词,所写的也是莲塘景象,也是以莲叶和莲花为核心意象的。但是,既不同于王昌龄《采莲曲》的歌颂少女,又和杨万里的赞美西湖景色异趣。这首词的主题,是身在异乡见荷塘之景,而生思乡之情。钱仲联先生分析此词时说:“提起荷花,风裳、水佩、冷香、绿云、红衣等字面往往挥笔即来,而荷花的形象,却在这些词儿的掩盖下模糊了。”
这首《苏幕遮》之所以为写荷绝唱,正是在于它能洗尽铅华,为凌波仙子做了出色的传神。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分析诗词的意象及意境,从而把握诗人的感情。
教学难点: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4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进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情况:
1、作者:
周邦彦(1057-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中国北宋词人,妙解音律,善于作词,羁旅愁思是他词作的重要题材,咏物也是周词的主要题材,周邦彦是继柳永之后北宋最有影响力的婉约派词人。周词语言富丽精工,音调和谐,讲究格律,被称为“词中老杜”,“词家之冠”。技法上成为婉约词的集大成者。
周邦彦的词以富艳精工著称,但这首《苏幕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清新自然。21教育网
2、本课生字,词语处理:
各小组公开交流,指读。听写。组长订正。
三、自主学习(初探诗境):
1、教师给出范读,学生听读,注意语气,停顿,重音。
2、学生大声地自由朗读诗歌,在朗读中初步地整体感知这三首诗词在形式上、音律上或内容上、情感上的特点。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⑴、请学生圈划出体现全诗结构线索、意象线索、情感线索的语句,并用简洁的语句作批注。
⑵、根据课下注解,尝试古诗新译。
3、问题一:从结构看,词的上下片分别侧重写什么?
问题二:词的下片抒情,抒发了一种什么情感?
四、合作交流:
1、上片的景中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从感官上来讲,词人是从哪三个角度来描写这幅画的?21cnjy.com
2、哪些句子能够看出作者是表达思乡之情的?
3、作者上片写荷花,下片直接写思乡,你觉得突兀吗?结合课后习题第二题,想想联系上下两片感情纽带的是哪个意象?21·cn·jy·com
五、分享展示:
六、点拨梳理:
七、佳句赏析:
找出你认为这首词写得最好的句子,细细品味它妙在何处。
例:
1、“叶上初阳乾宿雨,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2、“五月渔郎相忆否?”
八、、深化主题:
词中除了流露出作者强烈的思乡之情外,还寄托了其他什么情感?
九、教师出示范仲淹的《苏幕遮》,学生讨论完成,与本诗作比较。
十、再次齐读全诗,再探诗歌意境。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