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理解诗意,想象诗中美景,体会诗歌的意境。
2.体会诗人感情,背诵诗歌。
2重点难点
理解诗意,想象诗中美景,体会诗歌的意境。
3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理解诗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同学们,有人说,离别是诗,离别是歌,离别是泪水。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送别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作者:杨万里(1127~1206)南宋诗人。字廷秀,号诚斋。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读着诗题,你知道了送别的什么?
送别的时间是早晨,从“晓”字中可以看出;送别的地点是净慈寺。送别的人是林子方。
2.小结:21教育网
净慈寺,是西湖边上的一座寺庙。林子方,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一个朋友。这一天,林子方正要到外地做官,杨万里在西湖边上送别他。按照我们过去读过的送别诗的内容来猜猜,你认为这首诗中,诗人会写些什么?
(离愁别绪、临别嘱托、牵挂不舍……)
3.过渡:那么同学们猜得对不对呢?就让我们来走进这首诗吧。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先读读这首诗,读上两三遍,注意读准生字,把诗读通读顺。(生自由读)
三、自学古诗,理解大意
毕竟:到底。
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本诗指除六月外的其他时候。
接天:与天相接。
映日:映照着太阳。本诗中映照的是朝阳。(从题目的“晓”字中可以看出)
别样:特别。
3.理解了重点词语,说一说诗的大概意思,前两句和后两句分别写的是什么?
到底是西湖的六月时节,此时的风光与其他时候相比确实不同。与天相接的莲叶绿得无边无际,映照着阳光的荷花显得特别的鲜红。
四、品读诗境,赏析。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诗人开篇即说毕竟六月的西湖,风光不与四时相同,这两句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他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诗人用充满强烈色彩对比的句子,给我们描绘出一幅大红大绿、惊采绝艳的画面:翠绿的莲叶,涌到天边,使人感到置身于无穷的碧绿之中;而娇美的荷花,在骄阳的映照下,更显得格外艳丽。
这种谋篇上的转化,虽然跌宕起伏,却没有突兀之感。看似平淡的笔墨,给我们展现了令人回味的艺术境地。
【参考译文】
到底是西湖的六月天,风景跟其他时节就是不一样。与蓝天相接的荷叶呈现无穷无尽的碧绿,映在朝阳里的荷花红得特别出色。21·cn·jy·com
【小结】
诗人驻足六月的西湖送别友人林子方,但诗人并没有讲怎样“送林子方”,只是说“晓出净慈寺”所见的六月西湖景色,重彩描绘莲叶荷花,写得明丽阔大、饱含感情。全诗通过对西湖美景的极度赞美,曲折地表达对友人的眷恋。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