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教学设计 (3)

文档属性

名称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教学设计 (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09 16:28: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及相关文史知识。
2、理解词的内容,把握词中的文学形象。
过程与方法:
反复吟诵作品,探究词的意境,探究词的表达技巧,增强鉴赏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感,学习诗人寄寓其中的精神与态度。
2学情分析
这首绝句和王昌龄《采莲曲》一样,核心意象也集中在莲花荷叶上面,但是与王昌龄的那首有两点不同:第一,王昌龄的《采莲曲》是借荷花莲叶衬托美人,而这里却单纯是写景色之美好。第二,王昌龄的《采莲曲》,在感觉、情绪上有多重曲折,而这一首,则单纯得多。就整首来说,就是一个画面。只是在引出这个画面之前,先用一个强调句式,来引起读者的关注。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词的内容,把握词中的文学形象,探究词的意境,探究词的表达技巧,增强鉴赏能力。
教学难点:把握艺术形象,探究词的意境及表达技巧。
4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情况:
1、作者:
杨万里:字廷秀,吉水人。他平时力主抗金,秉性刚直,立朝廉洁,遇事感言。他作诗主张师法自然,构思新颖奇特,笔调幽默诙谐,语言通俗活泼,风格爽朗轻快,人称“诚斋体”。他工于奇绝,以写景咏物见长,著有《诚斋集》。21教育网
2、本课生字,词语处理:
各小组公开交流,指读。听写。组长订正。
三、自主学习(初探诗境):
1、教师给出范读,学生听读,注意语气,停顿,重音。
2、学生大声地自由朗读诗歌,在朗读中初步地整体感知这三首诗词在形式上、音律上或内容上、情感上的特点。21cnjy.com
⑴、请学生圈划出体现全诗结构线索、意象线索、情感线索的语句,并用简洁的语句作批注。
⑵、根据课下注解,尝试古诗新译。
四、合作交流:
1、解析题目,这是一首什么内容的诗?
2、这首诗采用了哪些表达方式?
3、为什么先议论之后才描写?
4、与《采莲曲》写景有什么不同?
5、描绘三、四句的意境,探究应抓住哪些重点词语理解,思考这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
五、分享展示:
六、点拨梳理:
七、学生交流知道的关于描写“荷”的古诗句。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