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09 19:32:58

文档简介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课文。
2. 理解诗意,通过一系列语言训练,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能力。
3. 借助阅读相象,感受六月西湖荷花的美,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诗句的语言之美。
2重点难点
有感情地朗诵古诗,借助阅读相象,感受六月西湖荷花的美,体会诗人的情感和诗句的语言之美。
3学情分析
(1)情感态度方面:绝大多数同学是喜欢学习古诗的,认为认真学习古诗对学习语文知识是有很大的帮助。 (2)学生能力方面:大部分的学生都已养成了很好的预习习惯:在预习一首新诗时,多数学生能做到读通顺、圈生字词、查不会的词的意思,查诗的意思、查作者的资料、部分学生有提问题的习惯。但是当问学生:“你是否有科学的古诗文学习方法?”时,75%认为自己没找到或没有,说明老师平时不够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的总结和提炼。 (3)知识储备方面:一半的学生读过《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一半的学生是首次接触。这首诗中较难理解的词句主要集中在一二行,其中“ 毕竟”“六月中”“不与四时同”,较多学生不理解;“无穷碧”“别样红”和“映日”也有部分同学觉得难理解。
4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激情导入
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如果把杭州比作人间天堂的话,那西湖无疑是这天堂中最璀璨的明珠了,下面我们就随着南宋诗人杨万里一起走进六月的西湖。
活动2【讲授】解释题意,指导朗读
1、解释题意,指导朗读。
出示课题,学生齐读
提示:题目比较长,读好它的停顿很重要。读课题时中间该有一处停顿。
学生回答
2、师问:从题目当中你知道了什么?
3、指导朗读
齐读、指名读(读诗和读别的课文不一样,有它自己的节奏和味道)
活动3【活动】明诗意
1、理解词意
师:就把你认为比较重要的字词和诗句的意思说给同桌,把不明白的地方标注出来
出示:《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部分注释
学生讨论、集体纠正
2、领会诗意
师问:同学们学到这儿,我们反复读了很多遍,那么这首诗到底写了什么呢?
指名回答
板书:情、景 不同
师说:这首诗就是既写了景有舒了情,那么咱们就到诗中区品一品这情这景。
3、学习第一、二两行诗句。
指名读。
师问:读一读着两句,你能感受到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学生讨论、集体纠正
4、学习第三、四两行诗句。
过渡:一起去西湖看看(出示图片)美吗?六月的西湖到底有什么美?让诗人这样去赞美它
指名读
探究:1)你看到了什么?
2)在这一片碧绿之中,那莲花也是非常的娇艳,它红的像什么?
3)这莲花为什么这样红?
学生讨论、探究、教师指正
活动4【活动】感悟诗情
过渡:现在你能理解杨万里为什么喜欢六月的西湖吗?
(引导学生体会西湖的壮美)
师:在世人的心目当中,西湖的荷花都是柔美的,一提到它大家都会大家都会想到美丽的女子,可是只有杨万里发现西湖壮美的一面,发现它热情奔放的一面,给我们呈现了不同的西湖,杨万里的这首诗也正因为写出了不同,所以人才经久不衰
活动5【练习】探究写法
师问:再看题目有什么问题要问老师的吗?
引导学生了解以写景来写送别的写法
活动6【作业】作业
课后查阅写西湖美景的诗文,读一读,比较、体会诗词之间的异同。
课件11张PPT。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宋 杨万里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 ,
映日荷花 。到底在朝阳映照下异常红艳异常碧绿四季,这里指除六月外的其它时节与蓝天相接无穷碧别样红  。 苏堤春晓花港观鱼断桥残雪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意品写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