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过后是宋词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唐诗过后是宋词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10-08 20:0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唐诗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过后是宋词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
教案
教学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目标
1、 通过语句品味把握作者对流行歌曲和当代诗歌的认识观点。
2、 学习作者以文化传承与汲取精华、创新发展的角度解读文化现象的思维方式。
3、 品味、借鉴本文旁征博引、形象诙谐的语言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特点。
说明:
葛兆光的《唐诗过后是宋词》以开放的心态平等看待流行歌曲和当代诗歌,对两者的关系与现状有独到的认识和分析。第三单元的主题是“文化的制约与创造”,而高二下的学生应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素养,教师在教学中可通过具体的层次分析和语言分析,重点引导学生关注作者是如何从历史传承与汲取精华、创新发展的角度来解读社会文化现象的,以提升对同类问题的思辨能力。此外,本文旁征博引,显示出作者作为著名学者的丰厚底蕴,兼之语言形象、诙谐,容易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在写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手法上也有值得效法之处。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通过语句品味把握作者对流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歌曲和当代诗歌的认识观点;领会作者从文化传承与汲取精华、创新发展的角度解读文化现象的思维方式;品味本文旁征博引、形象诙谐的语言特点。
2、 难点:以文化传承与汲取精华、创新发展的视角自主解读文化现象;借鉴本文旁征博引、形象诙谐的语言特点。
说明:
本文看似观点鲜明,但由于大量运用类比和比喻
( http: / / www.21cnjy.com )手法,且有旁征博引的特点,因此在某些语句的理解上还存在障碍,需要反复品味。另外,本文见解独到、旁征博引、形象诙谐等优点十分显著,最大的难点不在欣赏,而在学习与迁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意图
课前预习
布置预习:1、 文章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以空行为标志分成三个部分,请分别为三部分拟小标题。2、 划出文中所引用、化用的诗文典故,并通过查资料等方式自主理解。
1、 通读全文,分别为三部分拟小标题。2、查阅相关资料,寻找并理解文中所引用、化用的诗文典故的含义。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一方面为文意的理解扫除障碍,暗含层次梳理的要求,另一方面也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本文旁征博引的语言特点,加强文学积累。
整体把握
1、 提问:文题“唐诗过后是宋词”有何意味?比较:唐诗过后是宋词。唐诗过后是宋词!唐诗过后是宋词?如果要在文题后加一个标点符号,哪一个更合适?说说你的理由。2、 预习作业反馈:分小组交流小标题,选出小组最佳并加以评析,最终通过全班交流评选出班级最佳。 小标题的点评必然联系到课文的层次分析和语言分析:既要对行文层次内容把握准确;又要尽可能符合文章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本身的语言风格。
1、 速读课文,思考并概括作答。2、(1)分小组交流各自所拟的小标题,并说明理由或自我点评。(2)同学互评,推选小组最佳。(3)全班交流,推选班级最佳,结合课文的层次分析和语言分析总结评价的标准。
对文题的理解其实就是对本文论题与主旨的理解,题为“唐诗过后是宋词”,实则议的是“‘诗’的时代是否让位给‘歌’的时代”,最后得出结论:如今是一个“既没有了唐诗又还没等到宋词的时代”。这一问题的思考,不仅能启迪学生整体把握文意,而且有助于理解文章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类比的手法和历史发展观的思想。而小标题的交流不仅是对预习作业的反馈,更进一步帮助学生区分文章的三个层次,理清文脉,还暗含了文章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语言风格特点的把握,为下一环节作铺垫。
重点突破
提问:具体来说,作者对流行歌曲和当代诗歌各有怎样的形容和评价?圈划出你认为形容得最妙和评价得最妙的词句,朗读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给同学听,并说明喜欢的理由。 此处或可请同学穿插诗文典故的阐释,以此帮助深入理解和欣赏。
1、学生再次阅读课文,对关键的语句进行圈划、品读。2、佳句朗读,交流感受、欣赏评价。
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引导学生细细品味课文形容
( http: / / www.21cnjy.com )描摹文字中感性的形象美与评价议论文字中理性的哲理美。而语言的品味,尤其是诙谐语气的感受离不开朗读。
能力迁移
片断作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2选1):1、 本文作者从文化传承
( http: / / www.21cnjy.com )与汲取精华、创新发展的角度解读流行歌曲的崛起现象,耐人寻味。其实,当今许多的文化现象亦可作如是观,你能举例说明吗?(可以讨论影视圈、文坛、艺术界乃至于城市建设中的热点现象,也可以就某些影片、电视剧、作家作品等等发表意见。)2、 你是否认同作者对流行歌曲和当代诗歌的看法?请谈谈你的意见。
1、学生根据自己的积累与思考选择题目,迅速写作。2、片断作文交流。
片断作文题一启迪学生以文化传承与汲取精
( http: / / www.21cnjy.com )华、创新发展的视角自主解读文化现象;片断作文题二鼓励学生拓展思维,质疑思辨。多元化设计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多方面的学习潜能。
课后作业
将片断作文扩展成800字作文,注意语言的润饰(如旁征博引、形象化、幽默化等等)。
学生按照要求,完成作业。
在课内交流的基础上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积累与修改、完善的空间,同时再次强化对文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旁征博引、形象诙谐等语言特点的借鉴运用。
思路点拨
本文以开放的心态平等看待流行歌曲和
( http: / / www.21cnjy.com )当代诗歌,对两者的关系与现状有独到的认识和分析,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共鸣。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在课前做一个班级调查,请同学推荐他们喜爱的歌词,唤醒学生已有的情感积累,在课文学习之后再请学生重新审视这些歌词,借鉴作者的评论角度,从主题和风格两个方面来加以评析。对于本文语言特点的领会和借鉴,可以让学生自主研讨,以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也可根据生情,加强引导,缩小范围,启发学生抓住文中对比鲜明、生动形象的典型语句细细品味(如第2然段中“腰缠万贯的中产阶级……成了时髦的健美餐”),体会其表达效果,并进行仿写。

练习举隅
1、 作者认为,柳永、晏殊、欧阳修、苏轼等都是以文化人的身份参与宋词的创作,从而提升了宋词的文学品格,你认为呢?请举出宋词实例加以说明。
2、 文章
( http: / / www.21cnjy.com"
\o
"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t
"_blank )最后一句写道:“随便怎么都行,只要有让人还能感动的东西,因为我们这个时代已经不太会被什么无关紧要的东西感动了”。你对句中“让人还能感动的东西”如何理解?
3、 如作者所言,流行歌词中也有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些“写得相当不错”,“歌词里有不少意象很美也很有深意”。你喜欢的歌曲有这样的歌词吗?如果有,请加上你的评语向大家推荐;如果没有,请试着写一两段你理想中的歌词与大家分享。